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产妇第二产程不同分娩体位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足月妊娠的初产妇128例,根据产妇意愿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产妇均采取手膝分娩方式,对照组产妇均采取仰卧分娩方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膝分娩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且对母婴伤害较小,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膝位分娩 卧位分娩 分娩结局 对新生儿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程护理干预在头难产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的头难产产妇中,随机抽取108例参与本次研究,将108例头难产产妇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产妇5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产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经过产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中剖腹产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阴道分娩率远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5.6%,远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产程时间长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产程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产程,增加阴道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改善头难产产妇的分娩结局,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产程护理 头位难产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应用于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胎方位异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自由卧,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方位异常产妇实施间苯三酚联合同侧俯卧方式,缩短了产程,促进了自然分娩

  • 标签: 间苯三酚 同侧俯卧位 胎方位异常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单胎头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初产妇在临产后,由经过培训的助产士指导,采取自由体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仰卧。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2h内出血量、会阴损伤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产后2h内出血量、会阴损伤程度、剖宫率、阴道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由体位分娩能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率、阴道助产率及会阴裂伤率,减少母婴并发症。能明显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分娩减痛在初产顺产产妇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的400名初产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实验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法结合分娩减痛方法。结果实验组三个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分娩失血量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方法和分娩减痛的应用,在妇产科初产妇中能发挥较好的应用效果。联合应用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自由体位分娩法。两种辅助分娩方法的联合使用产生了更好的效果。

  • 标签: 自由体位法 分娩减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给予活跃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100例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给予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最终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21例,2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6例,6.00%),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的血清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提升产妇顺产率,减少对产妇凝血系统影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锥管神经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329例产妇,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67例,进行正常分娩;观察组162例,进行无痛分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0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4.11±1.52)VS(7.94±2.64)h,差异明显(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Apgar评分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时间,且不会影响分娩结局,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无痛分娩 正常分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进行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轻度子痫前期孕妇6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统计两组患者分娩后产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比剖宫产组发生HELLP综合征比例、产后出血量大于500ml比例和产后贫血比例显著下降(P<0.05)。阴道分娩组比剖宫产组发生早产儿、胎儿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窒息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轻度子痫前期孕妇采取经阴道分娩孕妇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

  • 标签: 轻度子痫前期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初产妇80例,均无剖宫产指征,为我院产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全程陪伴分娩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产妇剖宫产率为7.5%,阴道助产率为5%,自然分娩率为87.5%,对照组依次为27.5%,12.5%,6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阴道分娩产妇,观察组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平均(156.3±25.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7.2±11.5)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可显著提高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 标签: 全程陪伴 分娩护理 分娩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分娩产妇应用优化分娩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产妇优化分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各项分娩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会阴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应用优化分娩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阴道分娩 优化分娩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分娩镇痛应用导乐无痛分娩法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分娩镇痛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实行导乐无痛分娩,对照组实行常规分娩镇痛。分析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分娩镇痛总有效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为5.0%,比对照组的22.5%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运用导乐无痛分娩法,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

  • 标签: 临床分娩镇痛 剖宫产 导乐无痛分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份期间收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和常规的卧与半卧助产,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除产疼痛程度、焦虑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分娩结局和控制感结局更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而言,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方式经过试验证实其效果较好,帮助减少产妇的焦虑水平、疼痛程度,使产妇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保障,具备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分娩效果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各6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卧式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效果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且降低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分娩效果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俯卧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可减轻患者背侧肺组织压力,促进肺泡复张,改善气体交换。至今,PPV已被认为是纠正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难治性低氧血症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护理措施。俯卧通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是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让病人选择俯卧式体位,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肺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善胸壁的顺应性;以促进下垂不张部位的肺得以扩张,进而实现通气灌注比例的调节以及呼吸衰竭病人氧合情况的改善,最终确保肺功能尽快恢复以及早日脱机。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护理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侧俯卧配合徒手矫正在头难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头难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的产妇应用常规阴道分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侧俯卧配合徒手矫正法,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俯卧配合徒手矫正对头难产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侧俯卧位 徒手矫正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产妇的分娩风险,提高对经产妇风险认识,确保产妇的妊娠及分娩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经产妇,孕期体重增加在15kg以上、人流次数在2次以上、距离分娩时间间隔10年以上50例为观察组;孕期体重增加在15kg以下、人流次数在2次以下、距离分娩时间间隔10年以内50例为对照组;对于两组产妇体重、新生儿大小(实际新生儿体重与前次新生儿体重增加至少500g),对于两组产妇在临床上的基本特征、分娩方式以及难产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相比,各观察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经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以及高危妊娠管理工作,对于产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镇痛导乐陪伴分娩在顺产分娩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自然分娩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待产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非药物无创镇痛联合导乐式全程陪伴,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进展、镇痛效果、产后出血及产后情绪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足月产妇实施无创镇痛全程导乐陪伴,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镇痛效果良好,可促使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值得推广。

  • 标签: 顺产分娩 无创镇痛 导乐陪伴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取仰卧体位。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更短,阴道分娩成功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两组的胎儿窒息发生率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能有助于促进尽快分娩,缩短产程,增加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护理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导乐分娩对经阴道分娩产程和产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生产的12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进行全程导乐分娩。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导乐分娩组各产程时长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导乐分娩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导乐分娩可显著缩短经阴道分娩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并有效减少产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导乐分娩 经阴道分娩 产程 产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