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在中枢神经康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中枢神经康复患者80例,对患者采取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枢神经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康复中采用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能促使患者中枢神经康复,效果显著。

  • 标签: 毫秒级节律反馈训练技术 中枢神经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通过CT检查和MRI检查的方式,对其影像学特征、病理关系予以鉴别。结果CT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4.44%;MRI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检出率为91.67%。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可通过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分析,为后续诊疗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加以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5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乙两组,两组均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静点加鞘内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甲组予以综合护理,乙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甲组(42.3%)低于乙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7,P<0.05);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8.5%)高于乙组(65.4%),差异显著(χ2=3.271,P<0.05)。结论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PCNSL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甲氨蝶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三维)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1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376例进行产检的高危妊娠妇女,376例研究对象均予二维彩超诊断以及三维彩超诊断;将进行二维彩超诊断作为对照组,三维彩超诊断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376例研究对象中,有54例胎儿为中枢神经系统为畸形,检出率为14.4%。经过不同方法检查后,中枢神经系统为畸形的检查情况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中检出有54例,无漏诊的情况出现,诊断符合率为100.0%(54/54),二维彩色超声检查组中有50例,漏诊的有4例,确诊率为92.6%(50/54),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组的诊断符合率较二维彩色超声检查组差异,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三维)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显著,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的诊断符合率,有效避免漏诊现象的出现,并且在检查中,对妊娠孕妇身体无创伤,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的安全性,该方法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 标签: 彩超(三维)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50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25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25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女童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护理后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护理依从性、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能改善女童日常生活过程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提高了女童的生活质量,有效抑制了女童第二性征的发育。

  • 标签: 护理干预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 行为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要点。方法回归分析2015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采取精细化手术治疗的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25例行甲状腺全切术,34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对侧部分切除19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64例,不暴露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例患者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患者短暂性喉上神经损伤,经过激素以及营养药物等治疗3个月后均可以正常发音。无一例患者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或(及)喉上神经损伤。结论熟悉甲状腺中喉返神经以及喉上神经的生理解剖结构,掌握新技术操作要点是降低神经损伤的重点。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喉上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诊治中高频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中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诊断,分析结果。结果病变组患者CSA、D1、D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1、2.32,P=0.03、0.02)。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损伤诊治中应用高频超声能够获得满意的形态学信息,能够为手术定位提供指导。

  • 标签: 高频超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尺神经损伤 诊治
  • 简介:摘要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目前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少数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

  • 标签: 颈椎病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64例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盲探式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对照组(n=32),以及采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观察组(n=32),比较两组患者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麻醉失败率等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够在提高麻醉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率,更具安全性,更实用于老年患者,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器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疾病(以癫痫病为例)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成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予以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参考组治疗有效率为72.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0.00%,明显低于参考组的2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概率为2.50%,参考组复发概率为1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癫痫病的治疗中,选择准确高效的诊断方法,科学合理的选择药物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病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风险因素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方法,分析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前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分析护理危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措施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和护理满意程度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实施预防措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分析护理服务中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为了改善神经外科实习带教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提升神经外科临床医疗和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神经外科医师,本文通过回顾总结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神经外科的教学工作,举例介绍了一些具经验和建议,为丰富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实习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炎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60例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面神经炎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治愈47例,明显好转10例,无明显改变3例。结论中医辩证治疗面神经炎配合外敷,针灸,提高临床疗效,收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神经炎 中医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简单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护理资料,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护理水平,降低了护理危险的发生,并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在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患关系以及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及对策。方法抽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病人给予研究,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给予活跃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100例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给予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最终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21例,2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6例,6.00%),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的血清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提升产妇顺产率,减少对产妇凝血系统影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锥管神经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06,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临床效果,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6例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3,推拿治疗)和观察组(n=63,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症状体征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颈椎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颈椎症状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动第Ⅲ、Ⅳ、Ⅵ对颅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Ⅵ颅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例,采用常规针刺+枕项部针刺法;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共治疗30天。比较治疗前后瞳孔、眼裂大小及复视、眼球运动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枕项部针刺法治疗Ⅲ、Ⅳ、Ⅵ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可用于治疗Ⅲ、Ⅳ、Ⅵ颅神经麻痹。

  • 标签: 颅神经麻痹 针刺 项针 枕项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护理策略。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量、转出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恢复,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