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联合潘生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西咪替联合潘生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25/2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头晕、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症状。结论西咪替联合潘生能有效的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西咪替丁 潘生丁 过敏性紫癜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苯酞胶囊、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苯酞胶囊,观察组加用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但组成差异对比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苯酞胶囊相比,应用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更为确切,药物毒副作用轻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疗效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其可致使患者出现脑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并以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表现。本病死亡率约为10%,致残率为50%以上,同时具有较高复发率,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 标签: 脑梗死 脑缺血 丁苯酞注射液
  • 简介:摘要乌司他是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纤溶酶等,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和清除氧自由基。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乌司他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以及减轻肺部水肿等途径起到肺部保护作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出血的72例患者(2017年4月—2018年4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催产素组与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组,每组各36例。其中催产素组患者采取催产素药物进行治疗,而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组患者采取卡前列氨三醇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等情况。结果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等情况显著优于催产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氨三醇(国产安利克)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卡前列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产科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是给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后比较两组产妇对产科知识掌握的优良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对产科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于产科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产妇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科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应用西咪替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0例,临床资料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其中消化系统反应12例,血液系统反应3例,③中枢神经系统反应10例,心血管系统反应8例,泌尿-生殖系统反应1例,内分泌系统反应3例,皮肤反应1例,肌肉骨骼反应2例。均经停药或相应处理好转。结论西咪替抑制药物氧化代谢作用的起始和终止都很迅速,对肝功能不全病人的抑制作用较强,并且有剂量依赖性。西咪替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在体内分布广泛,药理作用复杂,故不良反应较多

  • 标签: 西咪替丁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与雷尼替丁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效分析及临床用药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胃黏膜防御机制受损、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原因造成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例,临床经诊断分析采用西咪替与雷尼替丁治疗,总结临床药物药性及药理作用分析。结果20经西咪替与雷尼替丁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自身状态。结论从西药药理及相关作用出发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临床应注意对药理作用及药效的观察。

  • 标签: 西咪替丁 雷尼替丁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苯酞胶囊对症状性脑动脉硬化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症状性脑动脉硬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共51例,给予苯酞胶囊(恩必普,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g/粒),空腹口服,一次2粒(0.2g),一日四次,共14天。B组对照共47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一次10粒,一日三次,共14天。比较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对大脑中动脉的检测发现,两组病人都能提高血流的速度,但A组病人效果更显著(P<0.05)。对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苯酞治疗有症状的脑动脉硬化患者,其血流动力学得到较好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脑动脉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利福喷与口服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利福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福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福喷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利福平好,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利福喷丁 利福平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西钠引起迟发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促进护理人员早期评估和早期预防。方法通过实际病案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导致迟发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提出在药前评估,用药中防范,用药后观察。结果引起迟发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有单次用药剂量大,每日给药频次低,联合用药,吸烟等诱因,血管选择和静脉治疗方法不当等。结论临床使用头孢西钠应早期评估,早期干预,减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

  • 标签: 头孢西丁钠 迟发型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妇产科手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妇产科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型肝炎(HDV)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用相关的试剂盒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17例体检人员HbsAg的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率为57.6%,抗-HCV阳性率为1.8%,抗-HDV(IgM,IgG)阳性率为0.99%。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同时也存在丙型、型肝炎的感染,提示我们要以预防为主。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头孢西钠联合地塞米松在治疗急性附睾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附睾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头孢西钠加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头孢西钠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及体温变化;治疗后4周进行精液质量检查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实验组精子质量分析中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和b级精子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精子畸形率反而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西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附睾炎的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急性附睾炎 头孢西丁钠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利用随机双盲法将我院在2016年6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沙胺醇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96.0%)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0%),治疗组(0%)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0%),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具有确切疗效,并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沙丁胺醇 雾化治疗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行人文关怀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ICU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讨论,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9例。实验组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理念,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舒适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47例(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81.63%),实验组的护理舒适度46例(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77.5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患者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 护理理念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与吗啉联合疗法在治疗胃动力不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胃动力不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随机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55)。予以研究组疏肝和胃汤与吗啉联合治疗,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综合分析两组临床病症缓解的情况,并对各组的总有效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比乙组的72.73%高,P<0.05。结论积极联用疏肝和胃汤与吗啉对胃动力不足患者进行施治,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病症控制的效果。

  • 标签: 疏肝和胃汤 胃动力不足 临床疗效 吗丁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环酮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分别使用螺环酮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9.31%和51.72%,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w,HAMD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w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螺环酮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合并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较好,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丁螺环酮 难治性抑郁症 辅助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喘息性疾病应用硫酸沙胺醇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硫酸沙胺醇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及湿罗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01±1.52)d、(1.35±2.23)d、(4.16±1.3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应用硫酸沙胺醇雾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硫酸沙丁胺醇 雾化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