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行胆囊切除术469例,现对其中发生胆漏的8例(占1.705%)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全部治愈。4例经单纯腹腔引流治愈;2例先行ERCP及EST未成功后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先行PTCT术,后经手术行胆肠吻合治愈。1例经手术探查引流治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精细解剖胆囊三角,准确诊断,及时探查,放置引流,预防为主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胆漏 处理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手法复位“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观察其疗效,收集我院自1994年-2006年12月采用改良“8”字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08例,61例有完整资料,随访6-12个月,骨折的愈合结论,手法复位+横斜“8”字绷带联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锁骨骨折 改良&ldquo 8&rdquo 字绷带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8”字张力带加Magnuson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髌骨骨折采用“8”字张力带加Magnuson钢丝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综合评分法评定优4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采用“8”字张力带加Magnuson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捷,经济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髌骨骨折 &ldquo 8&rdquo 字张力带 Magnuson钢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间隔穿孔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前壁心梗6例,下后壁心梗2例;超声心动图显示6例穿孔部位在室间隔近心尖部,2例在室间隔基底部,穿孔直径为5~23mm;3例患者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其中2例在此基础上行介入室缺封堵术,1例在IABP支持下于发病4周后至胸外科成功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室壁瘤切除术;此3例患者至今仍存活;保守治疗的患者全部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少见,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介入治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8例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观察其临床病理表现,并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8例中有6例男患者,有2例女患者,年龄大小在22~6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1岁,高分化癌有7例,低分化癌有1例,肿瘤细胞如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等均呈阳性表达。结论耳鼻喉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析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以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

  • 标签: 粘液表皮样癌 耳鼻喉肿瘤 免疫组化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8”字全层缝合会阴侧切口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分娩产妇1800例,对对照组(900例)进行传统缝合方法缝合,对观察组(900例)进行内“8”字全层缝合,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7.4min,切口全部愈合,切口局部线头反应、硬结6例,切口愈合不良占0.67%,其愈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会阴侧切内“8”字全层缝合可以有效提高缝合质量,降低切口处不良状况,确保产妇早日康复。

  • 标签: 会阴切口 内&ldquo 8&rdquo 字全层缝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于诊断、处理失误致阑尾切余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总结分析2000—2010年因诊断、处理失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病例。结果因诊断、处理失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8例,包括回盲部肿瘤漏诊2例、阑尾残株过长和遗留远侧阑尾各1例,阑尾系膜出血1例,大网膜粘连综合症1例,盲肠扭转1例,宫外孕误诊1例,再次手术后全部治愈。结论诊断、处理失误;缺乏经验;对阑尾炎和阑尾切除术重视不够是导致阑尾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诊断处理 阑尾切除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体外细胞毒性方法,探讨其用于预测中药急性毒性的可能性。方法应用3T3细胞中性红摄取实验、MTT实验检测8种烈性中药的细胞毒性,将测得的IC50值分别与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小鼠LD50值进行比较。结果3T3细胞MTT、中性红2种检测方法中,以MTT法的检测结果与体内LD50的相关性较好。结论与3T3细胞中性红法相比,MTT法可较好地预测烈性中药的急性毒性,有望用于中药急性毒性的初筛实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8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例,对照组进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4例,观察组进行导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症率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研究发现,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止血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率低和住院时间少的特点,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较,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子宫动脉结扎术,介入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动脉栓塞术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 子宫动脉结扎术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血钾均低于正常,甲亢指标高于正常,给予补钾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结论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临床特点突出,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减少漏诊和误诊。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控制甲亢是防止周期性麻痹反复出现的关键。

  • 标签: 低钾型 周期性麻痹 首发症状 甲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依非韦伦抗HIV-1感染过程中出现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使用依非韦伦而出现精神障碍不良反应的8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探讨其护理要点。结果及时停用依非韦伦,短期应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和给予相应的护理后患者精神障碍症状很快消失。结论依非韦伦引起的精神障碍较少见,但是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发现精神障碍及时停药并给予对症护理是治愈这类不良反应的关键。

  • 标签: 依非韦伦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针吸细胞病理学(FNAC)检查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7例良性疾病的细胞学特征,并总结误诊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此7例的FNAC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观察其细胞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分别为毛母质瘤误诊为基底细胞癌,多形性脂肪瘤误诊为脂肪肉瘤,颈动脉体瘤误诊为腺癌,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癌,乳腺纤维腺瘤和不典型增生误诊为乳腺癌。结论做FNAC检查时须全面掌握疾病的细胞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 标签: 假阳性 针吸细胞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男性尿失禁患者留取尿培养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方法男性尿失禁患者在没有导尿情况下,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结果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避免了对患者造成损伤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

  • 标签: 男性尿失禁 尿培养 保鲜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腹部增强GE8排螺旋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低剂量组行低剂量腹部增强GE8排螺旋检查,常规组行常规剂量腹部增强GE8排螺旋检查,比较诊断效果。结果低剂量组有效毫安秒为79.67±24.63mAs、扫描剂量为9.14±3.06mGy,常规组有效毫安秒为193.02±43.74mAs、扫描剂量为23.53±6.16mGy,差异显著(p<0.05);两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腹部增强GE8排螺旋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在保持诊断效果的同时,患者接受辐射少,对机体损伤小。

  • 标签: 低剂量 腹部增强GE8排螺旋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白介素-8与白介素-10比值(IL-8/IL-10)水平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替罗非班的抗炎作用。方法选取经PCI干预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3例,随机分为非替罗非班干预组(SA1组)36例;替罗非班干预组(SA2组)37例。ELISA法检测SA1、SA2组PCI术前、术后24h血清IL-8、IL-10水平并计算比值。结果SA1、SA2组PCI术前IL-8/IL-1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1、SA2组术后IL-8/IL-10值均高于术前(P<0.05,P<0.05);SA2组术后24小时IL-8/IL-10值低于S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PCI术后的炎症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

  • 标签: 替罗非班 稳定性心绞痛 白介素-8 白介素-10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的目的在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及高血压颅内出血的病人对细胞因子IL-8、TNFa等的影响,了解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典型的脑外伤及高血压颅内出血的病人24例,分成空白对照组(I组,即不用异丙酚诱导维持麻醉),用异氟醚、芬太尼常规诱导插管,具体麻醉方法即用3%~4%异氟醚、芬太尼4ug•kg-1,维库溴铵0.15mg•kg-1,咪唑安定2~3mg诱导;和用药组(P组),即用异丙酚、芬太尼常规诱导插管,具体麻醉方法用药组用异丙酚2mg•kg-1,芬太尼4ug•kg-1,维库溴铵0.15mg•kg-1,咪唑安定2~3mg诱导;插管后,以100-150ug•kg-1•min-1滴注异丙酚,并辅以安醚维持麻醉。在麻醉前T0,开颅操作2hT1,手术结束2hT2,手术结束48hT3,分别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IL-8、TNFa的血清水平,并作血清分析。结果①两组血清IL-8浓度开颅操作2hT1明显上升,与术前水平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至术后48h;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术前相比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P组开颅操作2hT1后,IL-8浓度低于组I(P<0.05)。②两组血清TNFa浓度在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手术麻醉可引起血清细胞因子IL-8的显著升高,但对TNFa无明显影响;异丙酚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DA、IL-8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维持。在临床创伤病人手术过程中对颅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细胞因子 IL-8 TNF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糖尿病合并细茵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以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较差的中年人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合并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脓液细菌培养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多见,诊断首选B超及CT检查,综合治疗有效率高。结论糖尿病并发肝脓肿是严重感染性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细菌性肝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