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脑淋巴CT检查特征,以全面提升提高原发性脑淋巴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收集的28例原发性脑淋巴患者,本组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脑淋巴,科学分析其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多发16例,单发12例,总共64个病灶,肿瘤形态为类圆形的结节或者肿块,且肿瘤的周围呈现重度水肿或者是轻度水肿,经过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影。结论原发性脑淋巴CT影像检查表现特征性,在诊断过程中,结合其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能够准确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脑淋巴瘤 CT检查 特征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有骨髓累及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小B细胞淋巴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小B细胞淋巴,其中3例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3例有脾肿大但不易手术取材,以血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小B细胞淋巴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以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确定诊断。结果流式细胞术助诊断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2例,脾边缘区淋巴2例。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助诊断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2例。结论流式细胞术、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对仅表现为血象的异常无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或有肝脾大、纵膈或腹腔淋巴结肿大但取材困难的小B细胞淋巴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B细胞淋巴瘤 流式细胞术 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原发睾丸淋巴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与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03年至2014年间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并有完整临床资料,可进行评估及生存随访的病例30例。收集治疗前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原发性睾丸淋巴进行相关抗体的标记。结果30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24例(80.0%),T细胞淋巴3例(10.0%),Burkitt淋巴1例(3.3%),分型不确切2例(6.6%)。I期和II期的患者25例(83.3%),III期和IV期的患者5例(25.2%)。单因素身存分析显示血清LDH水平≥240U/L(p=0.000),AnnArbor临床分期≥III期(p=0.020),IPI指数≥2(p=0.020)及初次治疗未达CR(p=0.000)的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治疗达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睾丸淋巴的主要组织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手术切除后行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原发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后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眶内非何杰金淋巴患者的全面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3例眼眶内非何杰金淋巴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护理,3例眼眶内非何杰金淋巴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时病症完全消失,眼眶内正常结构复原。结论避免误诊、争取早期治疗、早期手术和精心对症护理对眼眶内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的治疗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眼眶 非何杰金淋巴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淋巴化疗留置PICC58例,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余29例接受全面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组间CRBSI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且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淋巴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值得运用。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阿扎司琼和昂丹司琼治疗(63例)恶性淋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其中盐酸阿扎司琼组33例,昂丹司琼组30例。结果盐酸阿扎司琼组有效率93.9%(31/33),昂丹司琼组有效率70.0%(21/3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盐酸阿扎司琼组未出现椎体外系反应。结论盐酸阿扎司琼防治恶性淋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具有安全、高效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淋巴化疗留置PICC58例,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余29例接受全面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组间CRBSI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且满意度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淋巴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护理中运用效果佳,值得运用。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DGPET-CT显像在原发结外淋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原发结外淋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18F-FDGPET-CT显像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为标准,对18F-FDGPET-CT显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结外淋巴者72例,经18F-FDGPET-CT显像检出真阳性病例59例,诊断准确性为81.94%。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原发结外淋巴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准确性相对较高,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应注意鉴别诊断,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18F-FDG PET-CT显像 原发结外淋巴瘤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恶性淋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1例老年恶性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成联合组(A组,n=50)和化疗组(B组,n=41)两组。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B组的53.7%,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B组的63.4%,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恶性淋巴患者予以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吡柔比星 化疗 老年 恶性淋巴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对老年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美罗华与化疗联合治疗。深入对美罗华的病理知识进行了解,详细对药物使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化疗后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等进行观察。针对患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结果经药物联合化疗后,患者均获得良好病情控制,经针对性护理方案,所有患者均有较高治疗依从性,快速缓解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老年复发性B细胞所致非霍奇金恶性淋巴采取化疗与美罗华治疗效果显著,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B细胞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美罗华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及对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50例患者利用蓝色染料示踪法进行SLN识别,30例患者利用放射性核素和蓝色染料联合法来对SLN进行识别和定位,对SLN进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联合法SLN的检出率、灵敏性均为100%,假阴性率则为0;检出SLN102枚,单一HE染色没有转移,免疫组化抗角蛋白阳性,检出微转移1例;染料法SLN检出率为90.0(45/50),假阴性率为38.5%(5/13),灵敏性为61.5%(8/13),准确性为95.6%(43/45)。结论SLN能有效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联合法识别的灵敏性较高。给予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能让转移淋巴结诊断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早期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 淋巴结微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Paget’s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乳头Paget’s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2例乳头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湿疹样改变者2例,单纯乳腺肿块者3例,乳头湿疹样改变伴乳腺肿块者7例。最终病理证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Paget’s病者8例,占所有病例的66.7%;导管内癌伴乳头Paget’s病者3例,占所有病例的25%;导管内癌局部微浸润伴乳头Paget’s病者1例,占所有病例的8.3%。结论乳头paget’s多伴有乳腺深部肿块,伴肿块的乳头paget’s病出现浸润性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大。预后较单纯浸润性乳腺癌差,需更为积极的综合治疗。

  • 标签: 乳头paget&rsquo s病 浸润性导管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共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分析观察诊断结果。结果80例儿童患者的声像图显示,所有患者腹腔中都可以观察到肿大淋巴结(大于两枚),淋巴结的最大切面长轴径和短轴径的范围分别为10~25mm和5~12mm,纵横轴长度之比(长轴径/短轴径)大于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能够观测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测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检测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诊断准确、检出率高的优势,能够为病因分析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准确的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胃间质临床比较少见,通过对胃间质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图像表现、病理及免疫组化等进一步认识,提高对胃间质诊断水平。仪器和方法采用菲利普HD11XE彩色超声仪和C5-2MH凸阵探头,检查前嘱患者禁食8小时以上。让患者仰卧位、侧卧位,暴露腹部,超声探头在患者腹部行纵切、横切及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探查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和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腹腔淋巴结是否肿大、转移等等,必要时让患者饮水,观察肿瘤与胃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胃间质的临床症状、超声图像、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确定胃间质的诊断。结论超声虽然不能对胃间质做出定性诊断,但是,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肿物的位置,血流状况,并通过声像图特征可以间接推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胃肿瘤 超声图像表现 间质瘤 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肝血管(hemangioma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cavernoushemangioma)最多见,我院在近3年对18例肝血管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现对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情况加以总结和讨论。

  • 标签: 肝血管瘤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腺肌上皮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细胞同时增生形成的肿瘤,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较特殊的罕见的肿瘤,多为良性,国内相关研究甚少,其病理特点与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中肌上皮细胞增生不同。在组织学上,Tavassoli将乳腺腺肌上皮分为三型⑴梭形细胞型、⑵管状型、⑶小叶型。

  • 标签: 乳腺腺肌上皮瘤 多为良性 易被忽略 实例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的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经病理追访证实的乳腺纤维的超声声像图及多普勒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乳腺纤维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有包膜,内部呈低回声,分布均匀,后方回声增强,纵横比<1,无明显血流。不典型乳腺纤维声像图表现为形态欠规则,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内部呈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少数有钙化,少许点状或短棒状血流。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纤维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纵横比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