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原发性淋巴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原发性淋巴样肉芽肿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运用SP法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回顾性分析其资料。结果临床症状全身无力、体重减轻、发热;经胸腔镜肺活检结果显示,异形性大细胞和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血管坏死和受累;免疫表型CD30+、CD45+、EBV+、CD20++、ALK、CD68+、CD56以及CD15等均一。结论肺原发性淋巴样肉芽肿是比较罕见的一种B细胞性淋巴,其发病与感染EBV有关,临床诊断难度大,应该注意与结节病、结核病以及Wegener肉芽肿等相鉴别,并将临床表现、形态学、影像学以及免疫表型等作为基本依据进行诊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肺原发性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大B细胞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其比例近,临床症状主要有体重减少、腹部包块与腹胀痛。内镜下可观察到黏膜不光滑,壁增厚,有不规则性的隆起,糜烂范围大和不规则性的溃疡,胃体、空肠、胃窦、回盲部与右半结肠等为易发部位。结论胃肠都淋巴在临床特点以及内镜表现等方面没有特异性,镜下检查时要对病灶进行多个位点的深挖活检,以增加阳性率。

  • 标签: 原发性 胃肠 恶性淋巴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淋巴的临床症状以及内镜下的表现,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之间接收的30例胃肠道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临床症状为腹痛的患者有22例、餐后出现腹胀的患者有11例、黑便的患者有5例、腹部出现包块的患者有6例、体重出现严重下降的患者有8例、出现消瘦情况的患者有9例,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患者有6例。对患者的胃淋巴做CT检查,结果显示分弥漫浸润9例,节段5例,息肉4例;肠道淋巴的CT结果显示壁内浸润5例,多发结节4例,肠系膜受累伴腔外肿块3例。有19例患者的胃淋巴来源于B细胞,有11例来源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11例肠道淋巴中,B细胞来源7例,T细胞来源4例。结论胃肠道淋巴的临床特征并不明显,容易与胃肠癌、胃溃疡等疾病混淆,因此,在进行内镜检查时,要进行多部位的检查,采集样本时要进行深挖,取较大块的样本。

  • 标签: 胃肠道淋巴瘤 病理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在肝淋巴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肝淋巴的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肝淋巴的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结果淋巴侵犯肝脏形成肿块或者结节时,不管是原发性肝淋巴还是继发性肝淋巴,两者的CT影像差别不是很大,CT平扫显示肝内低密度肿块,门脉期轻中度强化、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是很明显,动态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的特征。结论肿块或者结节型肝淋巴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可以提高肝淋巴的检出率,有助于降低漏诊、误诊的现象,为临床上正确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淋巴瘤 CT检查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淋巴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淋巴的患者,对其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淋巴的MRI表现主要为DW1是稍高信号,T1W1是低、等信号,T2W1信号的种类比较复杂,主要包括等低信号、等信号和中等信号,偶尔还有低信号包膜。病灶动态增强表现为进行性轻度,中度延迟性强化,增强之后表现为门脉期轻度和中度均匀强化,有些患者呈现边缘强化,动脉期表现为轻度强化。结论对原发性肝淋巴患者的MRI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效果进行分析,能够很好的区分肝癌、肝脓肿和肝转移等,MRI诊断提高了该病的诊断正确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淋巴瘤 MRI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例脑淋巴的数字病理远程会诊,探讨远程会诊对基层医院疑难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展望手术中病理诊断和快速冰冻切片的远程会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优纳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全息高清扫描病理切片并通过互联网传送给解放军总医院的病理专家进行读片会诊。结果全息高清扫描的数字病理切片能达到用显微镜读片的同等效果,上级医院专家读片后可即时发出病理报告。结论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对基层医院疑难病理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可进一步进行手术中病理诊断和快速冰冻切片的远程会诊。

  • 标签: 脑淋巴瘤 数字病理远程会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淋巴化疗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淋巴化疗伴重度癌因性疲乏患者,加强对癌因性疲乏的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癌因性疲乏,评估癌因性疲乏,加强饮食护理、运动锻炼、中医调护、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重度癌因性疲乏1例,中度癌因性疲乏3例,轻度癌因性疲乏10例、无疲乏6例。住院时间为20~28天。结论对淋巴化疗伴重度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淋巴瘤 重度癌因性疲乏 护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44-02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患者临床CT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8例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患者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MSCT检查可见28例患者均存在肠壁增厚情况,其中肠腔狭窄及扩张6例,腹腔、肝门、脾门淋巴结肿大6例,软组织肿块16例。结论MSCT是当前诊断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的最佳选择,其能够明确显示患者病灶特征,提升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较好参考依据,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小肠 恶性淋巴瘤 MSCT 影像特征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化疗后并发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淋巴化疗后并发间质性肺炎患者70例,统计分析相关因素、特征,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效果。结果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70例患者中,50例病情好转,16例好转后停用或减量激素后病情加重,继续使用激素后好转,4例后期合并严重肺部混合性感染及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淋巴化疗后并发间质性肺炎,与机体免疫失调及肺损伤等因素相关,行早期激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间质性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坐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家中餐厅里,薛玲玲(化名)点了几份清淡的小吃。前不久刚刚接受脸部放疗的她,心情格外放松,她的治疗已经结束,下周即可回国。而此前,面对突如其来的淋巴癌,她曾一度准备放弃治疗。

  • 标签: 放弃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痊愈 患者 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实验对我院30例患有T细胞淋巴癌的患者实施自体外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对全环境进行保护隔离以及干细胞移植护理。结果30例患者全部移植成功,且未发生严重的感染。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在移植治疗T细胞淋巴的过程中,能通过针对移植前的干预、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治疗 T细胞淋巴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放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分组,A组患者给予单纯放射治疗(11例),B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10例),C组患者(19例)给予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行比较,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期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见,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94.7%)高于A组(81.8%)和B组(40.0%),同时,C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期分别为84.2%、63.2%、31.6%,也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患者的治疗方式中,放射治疗发挥重要治疗作用,能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提高整体生存率。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放射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滤泡型淋巴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0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初治滤泡型淋巴患者,共60例,34例给予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6例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在60例患者中,CR患者有53例,PR患者有2例,RR为91.66%,并且两组用药方案无明显差异(P>0.05);在本研究中的滤泡型淋巴患者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发生率主要反应在白细胞减少,均为可逆性,对症治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得到缓解,白细胞有所升高。结论对于初治滤泡型淋巴患者给予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发生率低,病人可耐受,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可以推荐应用。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 初治滤泡型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部肿瘤患者168例,均接受MRI检查和CT检查,对比患者的最终病理结果和两种检查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优劣势进行探讨,结果病理确诊30例,MRI检查28例,CT检查24例,两种检查方法与最终病理结果之间的诊断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患者分为RCHOP方案治疗组与CHOP方案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比单纯应用CHOP方案进行化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CHOP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恶性淋巴应用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FND)与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在2012年6月—2013年8月间入选该院恶性淋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进行FND化疗方案,对照组施行CHOP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化疗方案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为主,对照组的主要副反应是消化道不适,观察组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淋巴施行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化疗方案,临床效果确切,化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效果 联合化疗 米托蒽醌 氟达拉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