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成像联合三维重建在鼻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鼻部外伤,临床拟诊鼻骨折同时行DR、CT检查发现鼻骨折95例,CT机采用GE16层螺旋CT各相同性扫描,将原始数据传送至AW4.2工作站作三维重建,重建后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骨折线的走行、累及范围、骨折移位情况。结果95例患者中DR诊断鼻骨折85例。CT诊断骨折95例,其中单纯性骨折70例,粉碎型骨折20例,隐匿性骨折例5。MPR显示骨折95例,VR显示骨折90例。鼻孔显示率约88%(83/95)。结论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成像联合三维重建能够直观、准确地显示鼻骨折及骨折类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计算机断层 各相同性扫描 鼻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面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对12例经手术证实颅面部纤维结构异常增殖症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10例为多发,2例为单发,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片状硬化,患膨胀和畸形,病变区内自然腔、窦、孔、裂、管受侵狭窄或闭塞。结论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及病变的CT表现特征。

  • 标签: 颅面骨 纤维异常增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胚胎移植治疗骨肿瘤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详细分析抽查2007年-2011年间胚胎移植和自体或异体移植治疗骨肿瘤缺损病人各30份病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排斥及不良反应和愈合方面,胚胎明显优越于自体或异体移植。结论胎儿因其特有的优点作为骨肿瘤缺损修复材料有着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胚胎骨移植 肿瘤 骨缺损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小窗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的窗设计与临床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所做的21例新型小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病例,对手术指征的掌握,硬膜外血肿的位置、体积、与脑膜血管的关系及是否有颅骨骨折所决定的窗设计原则及预后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1例患者术前均行颅脑CT检查,根据颅脑CT定位,综合考虑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的位置、体积及与脑膜血管的关系等因素,合理设计小窗的形态、位置,均能做到有效清除血肿及彻底止血;手术麻醉简单,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手术耐受良好,术后复查颅脑CT,血肿清除满意。结论正确掌握适应症,合理设计小窗,可以使硬膜外血肿的清除得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新型小骨窗 设计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栓联合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C型骨折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998.01-2010.10间68例股骨C型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0.5~3年,10周~16个月骨折获得临床愈合,依据Kolmert和Wulff的评价标准,68例中,优31例,良20例,可11例,差6例,优良率75%.结论栓联合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C型骨折,具有简单、有效、适应症广、费用低廉、术后痛苦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栓 骨圆针 股骨远端 C型骨折
  • 简介:摘要针对近年来不连治疗的现状进行概述,机械固定结合植是治疗不连的主要手段,物理治疗、注射治疗丰富了治疗手段,不连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 标签: 骨不连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外伤大瓣与常规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4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瓣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外伤大瓣术。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半年,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好转率为76.27%,死亡率为5.08%,平均住院时间为31.07±9.0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1643±2305元,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可首选标准外伤大瓣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 常规骨瓣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建钢板对锁骨中断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6例锁骨中断骨折并接受重建钢板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骨折愈合、相关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骨折愈合,平均2-7个月,无不愈合出现。其中优31例(55.35%),良19例(33.92%),中6例(10.7%),无差。结论重建钢板能有效固定骨折远端,促进功能恢复,并能减少不愈合和锁骨缩短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锁骨中段骨折 重建钢板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肋骨骨折重建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急诊肋骨骨折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每组20例,观察各时间点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M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M组4小时和48小时的Ramsay评分较低(P<0.05),且M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显著降低,嗜睡明显减少(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下降。

  • 标签: 多模式镇痛瑞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前有很多治疗缺损以及流失疾病的方法,包括被人们公认的“金标准”-自体移植,异体移植,支架材料复合生长因子等。依照组织工程的和基因治疗的“局部”治疗策略或者“系统性”增强修复策略正在被深入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下颌骨折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01—2012.01,62例下颌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检查患者面型、张口度、咬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治疗50例,非手术治疗12例。随访1到6年,经手术治疗后,平均张口度3.7cm,90%咬合良好,未发现严重面型不对称。非手术治疗平均张口度2.6cm,咬合不佳,张口受限。结论手术治疗为下颌骨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通过骰克氏针结合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折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5月,经皮通过骰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折23例26足,男17例,女6例,年龄19~52岁,平均30.5岁,20例为单侧跟骨折,3例双侧跟骨折;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8例。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结果23例患者术后获7~38个月(平均15.4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7侧(26.9%),良16侧(61.5%),可2侧(7.7%),差1侧(3.8%);优良率88.4%。结论经皮通过骰克氏针有利于稳定及维持骨折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折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跟骨 骨折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分别对胫骨远近干骺端进行截延长成作用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2008年3月~2011年6月治疗的44例患者中24例经胫骨近干骺端截延长,20例患者经胫骨远干骺端截延长,术后第7日开始延长外固定架,术后分别于不同时段拍摄X光片观察延长区成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在X线片上观察胫骨近干骺端截延长较远干骺端截延长早期有更为明显的成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牵张间隙新生骨密度影像也由低向高增加,两组差异性逐渐减小。结论环形外固定架胫骨近干骺端截延长有利于早期活跃性成作用。

  • 标签: 环形外固定架 胫骨延长 干骺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老年低位牙齿磨耗或同时伴有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分组治疗,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牙齿关系重建或修复,从而探讨老年患者牙齿关系重建或修复更为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垫式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烤瓷或铸造冠桥修复方法进行治疗。修复前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咀嚼能力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修复3个月后以及一年后咀嚼能力测定结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修复前以及修复两年后两组患者咀嚼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进行实际治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法,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低位 重建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结合个体差异,采取多层次、分阶段,从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评价等几个方面阐述健康教育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结果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功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缩短了住院日,节约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结论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更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语言的沟通能力,更受到病人及家属的肯定和配合。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护士和患者均受益。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外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一2011年12月收治的1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组随访76例,手术组随访64例,疗效满意,无一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腕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功能要求及医院的医疗条件来选择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理工作中相关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各项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制度,制定应急处理预案,通过定期培训与考核,增加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结果护理人员在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学习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加。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能有效地杜绝各类风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病人提高更优质的护理。

  • 标签: 风险管理 骨外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代谢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9~12月住院新生儿108例为检测对象,分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检测血清形成标志物钙素(OC)、吸收标志物I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及血清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OC浓度无差异(p>0.05),说明新生儿期形成活跃;但早产儿吸收指标CTx高于足月儿(p<0.05),血清Ca2+浓度明显低于足月儿(p<0.01),说明早产儿的代谢,特别是吸收较足月儿活跃。结论足月儿及早产儿形成活跃,早产儿吸收强于足月儿,建议给予早产儿早期补钙,以利于早产儿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 标签: 婴儿 新生 骨代谢标志物 血清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