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对15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抗核抗体、抗双联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谱检测。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ANA为83.4%,抗ds-DNA为61.2%,nRNP为48%,Sm51.7%,SS-A为41.5%,SS-B为21.2%。风湿病阳性率ANA为25.6%,SS-A为10.4%,SS-B为11.3%。其它自身免疫病患者ANA为64.5%,抗ds-DNA为4.8%,nRNP为15.6%,Sm9.5%,SS-A为7.8%,SS-B为16.9%,Scl-70为2.4%,Jo-1为2.1%。结论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患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多种自身抗体 联合检测 自身免疫病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导管污染,减少护理工作量,方法将一次性三管连接于输液管和留置针之间,(T字阀也叫三阀)T字的横向对应面表示通道闭塞。将T字的活动阀横向转向输液管道,空针直接连在三的侧面接头就可直接推药注射。

  • 标签: 三通管 输液管 用药鼻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泌淋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33625~2.017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1.42%(n=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泌淋通颗粒 绿原酸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化瘀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化瘀脉颗粒中的丹参、白芍、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16.62~265.92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946X+339.22,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为0.98(n=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化瘀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化瘀通脉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疏血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疏血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研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褥疮,1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褥疮,3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3.33%,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血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刺激脑组织活性,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特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麦默微创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在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行乳腺麦默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配合。结果通过主治医师、护士、B超医师的有效配合,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无术后护理并发症,患者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麦默通微创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气脬饮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大冶市中医医院产后尿潴留20例,观察运用补气脬饮治疗的效果。结果服中药1-2剂后,尿潴留解除者14例,占70%;服3-4剂后,尿潴留解除者6例占30%。结论补气脬饮全方,标本同治、补泻兼施、气血同求、升降并举,用以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

  • 标签: 补气通脬饮 产后尿潴留 黄芪 麦冬 通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抽取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血栓的住院病历2175份,分析血栓通用药情况,结果血栓在临床的使用率较高,与其配伍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疗程超长,用药剂量超量,配伍用药不合理是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结论血栓临床应用广泛,有较多应用不合理的现象。

  • 标签: 注射用血栓通 用药分析 中药注射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血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给予疏血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和对照组33例(给予银杏达莫针2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SSS评分及各项血流变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4.85%(2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1%(20/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采用疏血治疗比银杏达莫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疏血通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l50ml中静脉滴注,滴注完后,再加20%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栓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栓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不同药物治疗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栓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脑梗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神经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70.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血栓通联合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栓通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并且评价其调脂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筛选出就诊于我院的4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年龄在38-66岁,并将其随机分成二组,试验组(24例)采用模拟剂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监测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肾功、血尿便常规机心电图的变化,并观察整个服药试验期间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1。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水平有所升高,组内的统计学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改善方面,两组的组间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者疗效相当,但试验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说明较之对照组,试验组在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具有一定有事,若增大样本量,试验组与对照组可能存在更明显的差异。在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效果更佳2。结论心络能够显著的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标签: 原发性高脂血症 通心络胶囊 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液的应用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1例血栓致皮肤严重不良反应,结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引发因素、防范措施探讨中药注射液安全性。结果中药注射液引发的医疗风险增多,须引起重视。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应践行于临床中,通过医护药患多方工作正确用药,避免或降低潜在风险,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