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5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结果经过8周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CL-90躯体化因子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身体形式障碍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度洛西汀 认知行为 躯体形式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慧汤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中药汤药生慧汤水煎口服,并予以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安理申)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于治疗前后均接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The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中文版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MCI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治疗后MMSE积分及MoCA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慧汤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更佳。

  • 标签: 生慧汤 认知功能训练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老年性抑郁症(Late-lifedepression,LL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精神疾病,有研究认为抑郁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且加重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而认知功能障碍作为一种尚无有效治疗方式的疾病,早期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老年性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其相互关联机制也尚不明确。本文将就老年性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老年抑郁 抑郁症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另一类就是传统的血管性痴呆。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 混合型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干部跌倒现状及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等级老年干部对跌倒的自我认知。方法对132例老年干部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及跌倒风险评估量表(FRA)作为评估表采集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跌倒风险等级的老年干部对跌倒自我认知及健康需求。结果老年干部曾有跌倒发生率26%,一年内跌倒发生率11.34%。随着年龄增长,跌倒风险上升。老年干部对防跌倒的自我认知、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缺乏。结论老年干部对跌倒自我认知高于客观现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干部对跌倒的正确认知,预防或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老年干部 跌倒风险 自我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疗法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从神经内科门诊收集患者,参照拟定诊断标准选取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实验A组、实验B组及对照组。实验前所有受试者进行MMSE评分,实验期间实验A组采用西药方法进行干预,实验B组在西药基础上联合耳穴疗法,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以首次干预时间为首日,对每位受试者在第1、3、6、12个月末分别再次予MMSE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四个时期MMSE得分整体呈降低趋势;实验A组、实验B组四个时期MMSE得分整体呈增加趋势;自第1个月末始,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的MMSE的平均得分较同时期对照组得分偏高,且实验B组患者的MMSE的平均得分较同时期实验A组得分偏高。结论西药、西药联合耳穴疗法能不同程度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且西药联合耳穴疗法的延缓程度可能大于单纯西药疗法。

  • 标签: 痴呆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耳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认知功能与颈动脉斑块、CRP、Hcy及脑白质病变等相关性。方法将60例脑梗塞认知损害患者作为试验组和同期住院无认知损害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颈动脉彩超、血清CRP及Hcy水平、WM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RP及Hcy水平均有升高,试验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但是试验组颈动脉斑块异常水平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CRP、Hcy及WML是急性脑梗塞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认知功能 颈动脉斑块 CRP Hcy 脑白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名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方法如下麻醉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进入手术室,取仰卧位,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最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术前、术后1天、2天、3天同一时间点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查,比较术前术后认知功能变化,并分析全麻对POCD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术后第1天MMSE评分由29.32降至22.94分左右,显著低于术前MMSE评分。术后第2天,MMSE评分逐渐提高至25.46分左右,较术前仍有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天。术后第3天MMSE评分升至28.92分,表明多数患者认知功能已经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OCD发生率在术后第1天最高,而后逐渐下降,术后第3天仅1例患者发生POCD,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麻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轻微影响,仅个别案例可能出现POC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高龄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锻炼对老年脑梗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采用MMSE和LOTCA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MS和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合理的认知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康复锻炼 老年脑梗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卒中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05-2014.12本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采取降压、脱水或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14d。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认识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卒中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脑苷肌肽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患者不同亚型之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择MSA患者30例,其中MSA-P型患者18例,MSA-C型患者12例,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评病例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采用统一的多系统萎缩评分量表对病例组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MSA-P型与MSA-C型相比较,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语言、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定向力方面,MSA-P组评分均低于MSA-C组,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A-P型较MSA-C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受损明显。

  • 标签: 多系统萎缩 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统一的多系统萎缩评分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心理门诊收治的80例网络成瘾青少年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CIAS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的CI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认知行为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龄孕妇先兆流产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医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高龄先兆流产的孕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保胎率高于对照组,而焦虑评分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先兆流产高龄孕妇的自我保健知识,缓解不良心理,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

  • 标签: 高龄孕妇 先兆流产 认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及措施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工作的189例护理人员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我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水平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康复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偏科康复护理,有效咳嗽等内容,分析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认知水平。结果入选的护理人员对康复护理知识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康复护理理念占83.1%,呼吸功能锻炼占89.4%,有效咳嗽占97.4%,有氧训练占83.6%,偏瘫康复占88.9%,骨折康复占91.5%,不同康复之间了解程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认知水平相对较差,护理管理者应该加强康复护理的教育,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康复护理 认知水平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养老机构养老从业人员现状和对老年的认知状况,为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素质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鄞州区24所养老机构,对318名养老从业人员采用自设一般问卷、老年人态度问卷、老化知识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鄞州区养老从业者平均年龄为(49.83±6.76)岁,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水平,71.2%的人员实际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老化知识得分为(11.18±2.50)分,得分偏低;对老年人态度总得分为(143.83±14.09),趋正向;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从业者老化知识得分高于未获得该证书的者(P<0.05),老化知识、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对老年人态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首先应适当提高养老从业人员薪资水平,其次加强对从业者老年知识能力的培训,同时注重老年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并采取措施稳定从业者队伍,延长其从业时间。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认知 老年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高校大学生对口服抗生素使用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地区某高校学生进行口服抗生素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获得有效问卷388份,52.1%的人知道抗生素是处方药,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知晓率为65.1%,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晓率为47.2%;男性学生的知晓率为55.8%,女性学生的知晓率为47.8%。人群中能执行凭医嘱买药的占58%,能严格按医嘱服药占55.2%。31.7%的同学不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结论大学生对口服抗生素的规范使用的知识尚有缺陷,认知程度不高。

  • 标签: 大学生 口服抗生素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治疗。两组进行12周持续治疗观察,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第4、8、12周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第4、8、12周末PSQI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对于脑外伤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以手术方法治疗的颅脑外伤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90例,以每组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实验第7天起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0.0%);两组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结论对于脑外伤后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辅以高压氧治疗,对于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压氧 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期间~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需行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划分为参照组(46例)、实验组(48例),分别给予全麻、硬膜麻醉,对比两组的药物用量、PCCD发生率、不同阶段的MMSE评分。结果实验组的POCD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参照组39.13%;麻醉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内对比,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36小时评分都比麻醉前评分下降(P<0.05)。结论硬膜麻醉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可降低POCD发生率,缩短疾病的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不同麻醉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儿抚触的认知及实践情况,并探讨影响其结果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市3所医院共67名护士进行调查,统计处理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为得分影响因素的分析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结果护士对抚触认知方面的得分较高,而行为得分较低。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行为得分有显著差异,而工作年限对护士行为得分的影响是通过职称起作用的。结论护士能够很好地认识到抚触对新生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抚触的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抚触 新生儿科护士 认知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