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隐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轻度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内隐认知训练组(30例),常规认知训练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ADL评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训练后内隐认知训练组患者的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常规认知训练组(P<0.05)。内隐认知训练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3%(22/30)显著高于常规认知训练组的13.3%(4/30)(P<0.05)。结论内隐认知训练较常规认知训练更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内隐认知训练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脉诊过程是医者的心理过程,本文从注意、感知觉、记忆、认知加工四个方面分析了脉象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脉象客观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脉象 心理 认知 脉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前列腺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认知行为干预模式。结果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疾病患者,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认知行为干预模式能更高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对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基本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共8周,在8周期间各组分别进行康复前和康复后两次评价。认知功能评价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其LOTCA及MMSE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肺腺癌的高异质性且其病理性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识别驱动早期肺癌进展基因较为复杂。本团队根据Noguchi病理分类将246例早期肺腺癌组织分为A-F型,发现NoguchiC型存在C1和C2两种子分类,并指出C1型存在肿瘤进展为侵润性组织的关键性证据。本实验运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证实了C1、C2病理子分类的存在且发现ERBB2,SMAD4,AKT1和TP53基因在早期肺部侵润性病变过程中具有驱动意义。

  • 标签: 驱动基因 肺腺癌 Noguchi分类 下一代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及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对先天性脑积水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86先天性脑积水患儿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A组给予ETV治疗,B组给予V-PS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脑积水患儿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8周DQ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周,A组术后脑室额角宽度、第三脑室宽度均较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B组术后第三脑室宽度较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及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均可改善先天性脑积水患儿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先天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底造瘘术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神经科收治脑卒中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上下肢FMA评分升高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29),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提升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应用广。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电脑辅助 认知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病人对死亡概念认知的程度,为在我国民众中如何普及死亡概念的认知及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开展器官捐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2009-2012年期间我院住院病人共906名,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结果①本次调查中73.2%的病人认为死亡的标准是“心跳停止”。②不同性别(P=0.001)、年龄(P=0.005)、学历(P=0.000)对死亡概念的认知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发现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病人对死亡的认知与中学及中专学历病人(P=0.001)、大学及以上学历病人(P=0.000)有显著差异,18~50岁与50岁以上病人有显著差异。③不能接受脑死亡诊断的病人占到50.4%。④不同年龄(P=0.000)、职业(P=0.001)对脑死亡诊断的接受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发现小学及以下学历、中学及中专学历、大学及以上学历三组病人有统计学差异,农民与教师、公务员、从商的有统计学差异。⑤中国传统观念对器官捐赠有明显的影响。⑥44.4%的病人愿意接受的器官捐赠方式为心跳停止死亡后器官捐赠(donationaftercardiacdeath,DCD)。结论医院病人对“心跳停止”的死亡诊断已有较好的认知,但对脑死亡诊断认知不足,病人的学历、职业、年龄、性别及传统观念对死亡认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标签: 医院病人 认知调查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慧汤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中药汤药生慧汤水煎口服,并予以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安理申)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于治疗前后均接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The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中文版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MCI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治疗后MMSE积分及MoCA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慧汤配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更佳。

  • 标签: 生慧汤 认知功能训练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识别及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就诊的7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为工具进行抑郁程度评定,连续观察8周。结果实施护理后4周、8周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临床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Zuekerkandl结节(ZT)与喉返神经(RLN)和上甲状旁腺(sP)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的130例甲状腺侧叶切除或全切除病例,在术中解剖和识别ZT,并观察其与喉返神经(RLN)及上甲状旁腺(SP)的关系。结果zT出现在多数病例在右侧为88.2%(115/130),左侧为82.4%(107/130),两侧同时出现的为76.5%(100/130)。RLN主要位于zT与甲状腺腺体之间,其右侧为91.7%(99/108),左侧94.7%(90/95)。SP右侧94.4%(102/108)在zT的头侧10点和11点钟方向,其左侧92.6%(88/95)在ZT的头侧1点和2点钟方向。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和识别zT,有助于识别和保护RLN及sP,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Zuekerkandl结节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解剖标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由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王宪波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和乙肝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分,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风险预警模型,可识别高风险患者;通过早期预警,在患者出现肝衰竭病变趋势时给予积极处理,可降低死亡率。相关论文在《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2例单侧及102双侧甲状腺切除术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术后血钙测定及临床症状观察结果。结果142例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无1例出现术后低钙血症,102例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术后并发暂时性低血钙3例(2.9%),出现暂时性低血钙症状(四肢及口唇麻木)1例(0,9%),永久性低血钙为0。结论通过甲状腺手术精细化操作及细心识别并保护,可避免手术后甲状腺功能暂时及永久性的减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手足口病重症早期临床特征。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提高对疾病进展预见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及早干预。结果35例中,33例治愈出院,2例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结论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征象,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扬中市手足口病流行特性,探寻防控方法。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使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病原。结果2014—2016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778例,其中重症患者40例,未发生病例死亡。年均发病率272.90/10万,男性为328.09/10万,女性为217.99/10万,病例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散居和幼托儿童占大多数,为总数的89.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主要在4~7月,2014年11-12月呈现第二高峰。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CoxA16血清型为主要病原体。结论扬中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要特别增强对散居和幼托儿童的防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戏疗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2017年9月入住我科老年护理床位老年MCI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游戏活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信心量表(PGC)评估两组患者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的MoCA、ADL、PGC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戏可有效改善老年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游戏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对于降低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缺失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组织讨论,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活动计划、实施。结果通过7个月的品管圈活动,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缺失率由原来的57%降低到11、67%,此外,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的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品管圈手法应用能力及团队精神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有效地降低了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的缺失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注射输液患者身份识别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