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杂音儿童应用超声心动检查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对抽取的心脏杂音儿童全部应用超声心动检查,分析心脏杂音儿童的临床检查效果与特征。结果心脏杂音儿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进行检查诊断,结果显示正常、膜周室缺、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单心房、动脉导管未闭分别为21、25、9、5、2、6;30.00%的儿童患者有2级杂音,15.00%的患者存在2-3级杂音,且11.50%的儿童存在3~4级杂音,43.50%的儿童存在4级以上杂音。且在2级杂音中,患病的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分别占1.50%、0.50%,大部分为正常儿童。结论心脏杂音患儿通过超声心动检查诊断可以明确其病情进展并确定杂音程度与病情的关系,值得应用和推荐。

  • 标签: 心脏杂音儿童 超声诊断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提高超声心动在诊断心脏粘液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科对11例左房粘液瘤患者进行详细的超声心动检查,观察瘤体特点及活动情况。结果心脏粘液瘤中近一半心上为心腔粘液瘤,粘液瘤最常见于左心房腔、约占粘液瘤总数的75%左右,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中等强度回声,轮廓清晰,边缘规整,瘤体均有蒂附着,活动度大。结论超声心动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准确掌握心脏粘液瘤的声像图特征,并联系实际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在左房粘液瘤中的诊断率就会提高,并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左房粘液瘤 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心室双出口诊断中超声心动的运用评估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7月的20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超声心动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在右心室双出口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超声心动确诊18例(90.00%),误诊及漏诊2例(10.00%)。超声心动诊断敏感性、准确度、特异度分别91.18%、90.48%、91.02%。结论超声心动对右心室双出口有着较高诊断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右心室双出口诊断 超声心动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中应用胎儿心脏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孕妇采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胎儿心脏情况,进而观察胎儿是否有出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结果胎儿畸形率检出情况,胎儿超声心动对1800例孕妇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152例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检出率为8.4%,有现漏诊25例,漏诊率为1.1%。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在产前筛查中具有尤为重要的诊断价值,其可以实时观察到胎儿的心脏情况,做到孕期先天病早发现,进而对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和准备,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 标签: 先天性 心脏结构畸形 胎儿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心动评价妊娠在母体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妊娠患者,对这些患者妊娠期和产后半年的心脏腔室大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其主要是对其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指数等进行数据收集。选取同时期的40例未孕妇女作为对照组,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同样参数测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结果通过对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妊娠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50例患者的妊娠期心脏结构参数(心指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而对于右房内径和主动脉内径参数,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和产后半年的参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妇女,其在妊娠期内LVIDd和LVIDs等参数会增加,从而使得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大大增强。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妊娠 心脏结构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心肌缺血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超声心动心肌运动变化与心电图ST-T改变结合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其超声心动进行诊断,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心肌运动变化与心电图ST-T改变对其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发现,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心肌运动变化与心电图ST-T改变结合诊断心肌缺血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心肌运动变化 心电图ST-T改变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的心脏非同步运动进行超声心动评价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由QRS的时限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QRS范围125-135ms,B组QRS范围136-145ms,C组QRS范围>145ms,对各组在超声心动中所展示出的指标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C三组在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末时间差、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左右室侧壁基底段心肌收缩达峰时间差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以超声心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存在的心脏非同步运动进行评估,其效果显著,并利于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非同步运动 分析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超声心动的四腔心切面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接受产前诊断的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5例孕妇,对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胎心音检测法的产前诊断,对观察组孕妇给予超声心动的四腔心切面的产前诊断,诊断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对比并分析两组孕妇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诊断准确率(96.00%)与对照组孕妇(76.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孕妇的诊断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孕妇(72.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用超声心动的四腔心切面的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四腔心切面 产前诊断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异位妊娠进行阴道超声和腹壁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组别分类按照检查方法进行,对照组(31例)的检查方法为腹壁超声,观察组(31例)的检查方法为腹壁和阴道超声,比较检出率。结果在宫内假孕囊、盆腔积液、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和宫内假孕囊等方面的检出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在异位检出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通过阴道超声和腹壁超声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将检出率显著提高,诊断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腹壁超声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声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3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采取经腹、阴道超声诊断,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特征,比较两种方法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符合率、孕囊型瘢痕妊娠符合率、包块型瘢痕妊娠符合率、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符合率、孕囊型瘢痕妊娠符合率、包块型瘢痕妊娠符合率较腹部超声检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孕囊型、包块型瘢痕妊娠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超声检查显著提高。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较腹部超声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真确性,尤其是区别孕囊型、包块型子宫瘢痕妊娠及不全流产、滋养细胞肿瘤及宫颈妊娠等疾病效果显著。

  • 标签: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已经确诊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影像资料以及病历均保存完整,将手术病历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单独接受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80%,误诊的11例、漏诊9例;单独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82%,误诊10例、漏诊8例;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率为92%,误诊5例,漏诊3例。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对比差异为P>0.05,分别与联合检查对比数据差异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腹与会阴产前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前置胎盘的患者120例,随后对这120例患者进行经腹产前超声联合会阴产前超声检查,随后在患者进行手术分娩后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观察腹与会阴产前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前置胎盘的准确率。结果在这120例前置胎盘的患者中,采取经腹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88例,漏诊32例,准确率为73.3%,而采取经腹产前超声联合会阴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115例,准确率为95.8%,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与会阴产前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率较高,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与分析。

  • 标签: 经腹产前超声 经会阴产前超声 前置胎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导管介入封堵与小切口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全面收集在ASD患者的治疗中两种治疗方式的对照研究,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1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介入封堵组手术时间WMD=-18.50,95%CI(-30.82,-6.19),P=0.003和住院时间WMD=-2.24,95%CI(-2.81,-1.67),P<0.00001更短,手术并发症更低RR=0.33,95%CI(0.22,0.49),P<0.0000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99,95%CI(0.97,1.02),P=0.6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治疗ASD。但导管介入封堵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有着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微创封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碎石治疗膀胱大结石的疗效。方法经尿道将肾镜植入膀胱,并连接超声碎石探杆,将结石击碎并吸出。结果所有病例中,结石均一次吸出、取尽,术中、术后膀胱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且无残余结石存在,疗效确切。结论尿道超声碎石治疗膀胱大结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膀胱结石 超声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先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并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患者术后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结果1例房间隔缺损封堵后1周,出现封堵器移位,需要体外循环下取出封堵器并行房缺补片修补。其余患者全部成功治愈,随访半年未见残余分流,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结论对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经微创封堵,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细心进行围术期护理才能确保封堵成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微创 经胸封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选取21例参与本研究,选取患者的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分别对患者行阴超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种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行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相比于行腹部超声诊断明显较高(P<0.05);行阴道超声诊断后,治疗后瘢痕长度和宽度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阻力指数(RI)以及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相比于治疗前,明显较高(P<0.05)。结论行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敏感性、符合率以及特异性均较高,临床价值优于腹部超声诊断。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早期诊断 剖宫产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段椎体骨折脱位疗效。方法39例腰段骨折脱位后路复位、减压,伤椎和其上下椎体置钉固定,重建腰椎序列,恢复塌陷的椎体。通过术前术后摄X片,伤椎前缘高度的测量比值和Cobbs角,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随访期内固定有无失效、有无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通过手术后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病例骨折均达临床骨性愈合,术前比较术后2周伤椎椎体高度比值和Cobbs角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12月复位无丢失。结论伤椎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段损伤,能够有效的复位伤椎,纠正后突畸形,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腰椎椎体骨折 伤椎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口底癌系指原发于口底黏膜的癌,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口底癌较为少见1。既往受超声仪器所限本病应用超声检查不多。2014年9月,我院应用口腔内超声结合皮表超声检查发现了1例口底癌,经手术后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现将该病例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口底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3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治疗前均进行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阴道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且均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高,操作较为简单,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异位妊娠 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