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右单肺移植治疗双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护理,回顾患者术后的治疗、护理经过,分析其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护理要点包括ECMO护理、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呼吸系统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术后功能锻炼、血糖控制及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肺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再次移植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对于干细胞移植后口腔抗宿主病(GVHD)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干细胞移植后出项口腔GVHD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口腔GVHD的的严重程度。结果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治疗口腔GVHD,口腔黏膜炎的评分等级明显降低。结论联合干预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地塞米松 卵磷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5例DGF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发现问题。结论在肾移植围手术期注意防止低血容量和低血压,早期进行血液透析、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感染发生、加强心理护理足提高移植肾DGF治愈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肾功能延迟恢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发移植术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进行移植毛囊均成功,成活率较高。结论毛发移植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较为良好。

  • 标签: 毛发移植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牙移植术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是将自身其它部位的废用牙移植到缺失牙位,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结果经追踪寻访到的28例,5年查访成功的有21例占75%,失败7例占25%。时间最久26年存活1例。结论年轻人第一磨牙缺失,用埋伏第三磨牙移植是一种较成功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移植牙 缺失牙 远期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对于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翼状胬肉的单纯切除处理,2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来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患者在术后的不适持续时间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在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模式来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其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快,并能够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自体结膜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肺移植的护理方案,提高肺移植的成功率。方法总结3例在ECOM支持下进行肺移植患者护理经验,严密监护患者的体温、呼吸循环功能和凝血功能。结果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栓塞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并且及时对症护理。结论针对性护理方案能及时发现并处理ECMO支持下肺移植术后出现的问题,可以满足ECMO支持下肺移植术的护理需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肺移植患者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6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复发。治愈率为100%,结论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对治疗翼状胬肉有独特疗效,治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羊膜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异体肝移植术中维持体温的护理对策及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行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20例,给予保温措施,记录患者入室后、无肝期前期、无肝期、新肝期早期、术毕五个时间节点的肛温、血温、鼻温,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麻醉后体温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无肝期快速下降,新肝期早期最低,但实施保温措施后,体温仍在35℃以上,在新肝期后期迅速恢复患者体温。结论在异体肝移植术中实施保温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避免低温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体肝移植 术中保温 低温
  • 简介:摘要脾是一个有着许多重要功能的器官,拥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功能,同时参与并调节血液、内分泌的功能。全脾切除术后因为免疫功能缺陷易引起暴发性感染(OverwhelmingPososoplencctomyInfection,OPSI),术后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尤以青少年多见。早在1952年,King等首先报道脾切除术后并发暴发性感染(OPSI)的病例。近年来,外科学界对脾脏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已经有了完整和准确的理解,专家们都为保脾功能达成了共识,并由此奠定了脾脏外科学的发展基础。作者从1988年—2011年经过20多年来对保脾手术治疗的研究,开展自体脾移植术126例,认为开展保脾手术必须掌握解剖以及脾的重要功能和脾修补,脾移植手术的操作技巧,才能获得成功,现将脾移植术作一综合概述,以供同道参考。

  • 标签: 脾移植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总结本生殖中心1346个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护理的重点为做好术前的内膜准备及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术中协助医生做好配合使移植术顺利进行。术后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422周期获临床妊娠。

  • 标签: 体外授精&mdash 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内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左旋精氨酸实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前3d开始采用灌胃法给予辛伐他汀(10mg/Kg溶于10ml生理盐水),经耳缘静脉给予左旋精氨酸(100mg/kg),对照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每天一次,直至术后取材。所有动物术日建立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模型于术后1、2、4、6周及8周取材。观测新生内膜与中膜面积比(IPM)、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21)及细胞周期素A(Cycli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移植4周后,各组静脉均有内膜及中膜较正常颈静脉明显增厚表现,左旋精氨酸组内膜及中膜增厚较对照组轻。两组静脉桥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兔静脉移植至股动脉后内膜及中膜增厚。(2)左旋精氨酸联合降脂药物能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及中膜增生,减少静脉桥狭窄。

  • 标签: 左旋精氨酸 静脉移植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原位心脏移植,是将受体病变心脏切除后,在原位植入供体心脏1。我院于2003-2008年成功地为7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顺利,2例患者健康存活至今,1例因术后低心排、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因急性排异反应死亡,3例因慢性排异反应一年后死亡。结论心脏移植已逐步成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终末期心脏病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2。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 手术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肾脏移植后的早期通常是指移植手术后的1-2个月。这一时期的护理和观察与一般性质的外科手术后的护理有些不同。由于移植受者为终末期尿毒症,尽管术前受者均通过了充分的透析治疗,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高肾素型高血压以及循环系统不稳定性,因此,术后要特别重视心血管方面的护理;移植肾经历的离体缺血、低温灌注保存以及血循环的手术重建过程,对缺血缺氧和毒性物质极为敏感,容易造成移植肾小管坏死;移植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有可能导致受者骨髓抑制,药物性肝、肾损害,继发感染以及类固醇药物副作用。因此应极为重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近期观察,制定缜密的护理计划,努力消除不利因素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 标签: 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 术后近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病人的饮食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饮食护理。结果7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除4例出现高血脂外,其余均获满意效果,维持了患者的正常体重,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通过为肾移植病人术后所采用的各项饮食护理措施,对保证患者药物、手术和特殊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肾移植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对提高肾移植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对269例肾移植患者术后从住院期间到出院后进行精心护理,术前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通俗易懂的介绍术后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知识,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应对能力大大提高。结果术后30%的病人3天肌酐恢复至正常,50%的病人7天肌酐恢复至正常,15%的病人15天肌酐恢复至正常,5%的病人1个月肌酐恢复至正常;术后3个月内肺部感染4人(2%),6个月内为10人(5%);1年存活率达98%,3年存活率达92%。结论在手术后全面护理基础上,对肾移植患者进行出院后家庭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 标签: 肾移植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对于关节毁损的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临床的一大难题。人工假体关节置换是目前修复重建关节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对于我们运动强度较大的青少年患者并不适用。自体关节移植不产生排斥反应,是修复关节毁损的理想方法。但供体来源紧缺,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异体关节来源广泛,具有类似的自然结构、形状、强度、骨诱导能力,可以充分满足临床需要。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骨已成功地应用于关节修复及关节移植手术,本文综述近几年的对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的特殊处理的措施,以及临床上对同种异体关节移植后远期疗效分析。此外,还简要描述临床上同种异体关节移植的未来及展望。

  • 标签: 同种异体 低温冷冻 关节 移植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又称冠脉搭桥,此手术已经成为世界内常规的手术之一,可以明显改变冠心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比较其术后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血管通畅,因此在冠脉搭桥术中的使用越来越多。有文献提出冠脉搭桥术可以导致术后持续的胸壁疼痛,并称之为冠脉搭桥术后胸痛(post-CABGpain,PCP)1。引起搭桥术后疼痛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我们进行逐一的分析。

  • 标签: 搭桥 术后 疼痛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12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A组30例(40眼),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30例(40眼),采取羊膜移植术治疗;C组30例(41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三组患者均给予胬肉切除手术,比较疗效。结果C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愈合率为96.67%(29/30),A组为90%,B组为80%,C组愈合率高于A组,差异不明显,P>0.05,C组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愈合率,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B组为33.33%,C组为6.67%,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好。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 复发性翼状胬肉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