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口腔白色念珠菌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患者资料,制定治疗方案。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患者的康复率高,47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结论及时的确诊、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关键作用。

  • 标签: 口腔白色念珠菌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光滑念珠白色念珠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两个致病性酵母,它们都可以在人体内共生,但是在一定的诱因下他们会转变为侵袭性致病菌侵害人体。虽然同为念珠,但是光滑念珠白色念珠菌在入侵人体的策略上却有明显不同。在粘附特性上,两种真A都有依赖不同的内环境因子来检测机体状况A而表达特定的黏附素的能力。光滑念珠主要依赖的粘附素为Epa蛋白,而白色念珠菌则通过粘附素ALS3蛋白和HWP1二阶段的表达介导其整个粘附过程。进一步的侵袭过程中,光滑念珠通常以酵母的形式生长,入侵策略较为保守,主要依赖宿主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且能与细胞共存较长时间。白色念珠菌采取了较积极的入侵策略,当它以菌丝形态在体内生长时,其菌丝能够快速生长并破坏宿主细胞,从而完成进一步入侵。机体固有免疫方面,光滑念珠可以通过寄生于巨噬细胞来逃避机体免疫应答,它不仅在巨噬细胞内生存,而且可以在其内复制,直到巨噬细胞最终破裂。而白色念珠菌入侵宿主后,快速生长的菌丝会迅速破坏巨噬细胞并释放真菌,引起宿主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导致死亡。通过对比了解它们致病过程的差异和共同点,对诊断、预防及治疗侵袭性念珠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龋病病因复杂,最近分子微生物学研究表明,口腔真菌病原体念珠也参与了龋病发生和发展,其中白色念珠菌经常在低龄儿童龋的斑生物膜中和变形链球菌一起被大量检测到,并且在该疾病的动物模型中也已证实了其致龋性状。本文就白色念珠菌与低龄儿童龋的相关性,白色念珠菌在致龋生物膜中的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对改进龋病风险评估方法和预防低龄儿童龋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低龄儿童龋 白色念珠菌 微生物群落
  • 简介:摘要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人体时,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了解认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对诊断、治疗及预防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发病情况,就其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防治对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感染白色念珠菌肿瘤患者68例,对被调查的病历逐一查阅,按年龄、住院天数、感染部位、是否留管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免疫抑制剂应用、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短、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及营养状态等作分类登记,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感染部位分别为口腔20例(29.4%),肺部15例(22.1%),泌尿系8例(11.7%),肠道感染10例(14.7%),真菌血症3例(4.4%),有7例同时存在2个部位感染(10.3%),有5例同时存在3个部位感染(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χ2=0.06,P=1.00>0.05,)无统计学意义外,住院时间长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营养状态、是否留管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均为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给予抗真菌治疗后,62例治愈,6例死亡,死亡率8.8%。结论住院时间长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营养状态、是否留管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均为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相关危险因素,减少相关危险因素及易感因素是降低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肿瘤 白色念珠菌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特点、检查及治疗,为临床防治白色念珠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我院收治的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痰培养并予敏感的抗白色念珠菌药物治疗。结果该2例患者哮喘减轻。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哮喘不易缓解,要及时发现真菌感染,并抗真菌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苏打水、制霉菌素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口腔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炎病情观察及口腔护理。结果45例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炎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均全部治愈。结论口腔念珠是真菌,长期慢性口腔念珠病还有恶变的可能,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肠外营养是成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因此及时治疗对患者的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广谱抗生素 口腔 念珠菌感染 苏打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患者30例,均给予氟康唑治疗。结果30例口腔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患者总有效率为18例(60.00%),12例(40.00%)治疗无效。结论对于发生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对唑类药物耐药性较强,因此在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应提高重视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口腔 白色念珠菌 唑类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色念珠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110例ADD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所得结果,将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分为观察组,将非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分为对照组,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来比较两组患者血钾、血钠、清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64例,观察组血钾、血钠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清蛋白水平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ADD腹泻的原因较多,应及时采取患者粪便进行细菌培养、观察鉴定,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还应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临床检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软胶囊和麦咪康帕栓对治疗外阴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非月经期,A组将麦咪康帕栓1枚放入阴道深处,连用6d为1个疗程,B组将硝酸咪康唑软胶囊1枚放入阴道深处,1枚为1个疗程。结果A组疗效及远期随访的复发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麦咪康帕栓阴道放置对治疗阴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阴道炎 白色念珠菌感染 硝酸咪康唑软胶囊 麦咪康帕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念珠尿液检验方法的结果以及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5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我院接受过念珠尿液检验的老年人当中,筛选100人,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老年人采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实验组采用凝集法进行尿检而对照组的检验选择的是显色法。然后分别对两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89.67%,对照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63.27%。实验组老年人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检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凝集法对老年人进行念珠尿液检验的检出率相较于显色法来说效果更加显著,说明凝集法对于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在临床的念珠尿液检验中,凝聚法应该被广泛地推广。

  • 标签: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 方法 结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对比白念珠与非白念珠的药敏、危险因素等情况。方法分析290株念珠的来源、科室分布、合并用药及治疗,对比白念珠与非白念珠的药敏结果、危险因素等。结果白念珠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发生率最高;非白念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最高,且非白念株的耐药率高于白念珠;标本来源以尿液最多,呼吸科分离率最高;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10天、大型手术后为非白念珠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非白念珠的分离率逐渐增高,且耐药率明显高于白念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细胞快速处理检验采集拭子顶部带有过滤网与不带过滤网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25例患者分别用带有过滤网和不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集后穹隆外分泌物,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样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65例,而用普通一次性棉拭子采集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278例,出现了假阳性。结论在测定阴道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时的取样一定要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阴道念珠菌 检测 顶部带有过滤网的棉拭子 提高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8例老年念珠尿液检验结果,总结检验经验。方法对58例疑似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者,采用凝集法(实验二)肉眼观察、培养法(实验一),行尿液检验,以培养法为最终检验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验效用。结果实验二检出率31.03%低于实验一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实验二真阳性率均为100%;不同类型念珠实验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98.69±1.26)%,实验二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31.53±7.27)%、真阳性率均值为(93.24±3.51)%。结论培养法是检验尿液中念珠可靠方法,凝集法检出率相对较低,但真阳性率高,可作为快速诊断法。

  • 标签: 念珠菌 尿液检验 老年人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念珠感染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耐药性。结果阳性检出132例,真菌56例,占42.4%。其中以呼吸内科的痰标本为主38例(67.9%)。结论临床标本中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呼吸道仍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抗感染药以氟胞嘧啶、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酮康唑、制霉菌素等最为敏感。

  • 标签: 念珠菌 感染 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