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休克(ModifiedElectricConvulsiveTherapyMECT)治疗精神病症状的效果及探讨MECT治疗原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MECT治疗的86例精神病病人治疗前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ECT抑郁症的疗效最好(90.91%),其次为躁狂症(86.36%),精神分裂症(74.19%);总有效率为83.72%,尤其以敌对猜疑、激活性两因子减分显著;对不合作、兴奋、吵闹、敌对、妄想状态、拒食及木僵等症状的有较好的效果。结论MECT治疗精神病有效;是控制精神科急、危、重、难症状的有效措施之一。MECT治疗原理,可能是影响神经元突触后膜受体的敏感性有关。

  • 标签: MECT 治疗 精神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趋势监护在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59例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脑趋势监护,观察应用效果。结果癫痫发作上界、下届与癫痫持续时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6.210/7.210,P=0.01/0.003<0.05);癫痫发作与癫痫持续状态时在Envelope参考级上有显著差异(t=11.410,P=0.021<0.05),但在双极上无差异(t=0.12,P=1.20>0.05)。结论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患者采用脑趋势监测患者病情发作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 脑电趋势图监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地形(BEAM)与CT对116例脑震荡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6例脑震荡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研究,采用国产EEG、BEAM计算机处理系统、CT扫描方式进行诊断,测评三种检查的异常率。结果采用CT检查结果相比采用EEG、BEAM的诊断异常率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上述三种对116例脑震荡患者的脑功能诊断,采用CT检查的异常率低,准确诊断率高,临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 CT 脑震荡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熟期白内障术前闪光视网膜对术后视功能评估的可靠性。方法53例成熟期白内障患者在术前行闪光视网膜(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检测,并将结果与患者术后第一天最佳校正视力进行相关分析。对术后第一天校正视力低于0.3者进行黄斑区及视盘OCT检查。结果53眼中38眼F-ERG预测准确,可靠性为71%,假阳性率为13%(术前F-ERG正常而术后视力<0.3),假阴性率26.3%(术前F-ERG异常而术后视力≥0.3)。统计学分析显示白内障术后第一天校正视力与F-ERG的b波振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3239,t=2.449,P<0.05)。结论术前F-ERG检测可作为成熟期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评估。

  • 标签: 白内障 成熟期 闪光视网膜电图
  • 简介:摘要从调节胃肠道、改善机体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内分泌机能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刺减肥原理的研究。

  • 标签: 肥胖 针灸疗法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眼是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人体自外界摄取信息的85%以上来自眼的观察,故将眼和脑、手并称为人体的三大智力器官。人眼是如何将外界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最终形成视觉的?下面就视觉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功能、成像原理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 标签: 视觉 形成基础 成像原理
  • 简介:摘要PET、CT属于医疗设施,具有图像结合的优势,对于临床诊疗的作用的巨大。文章主要探讨PET、CT成像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更好地保养设备,促进临床诊疗的最优化。PET、CT要正常运行,必须做好平日的维修保养,使其满足环境需要,不断提升设备的使用率。

  • 标签: PET CT 成像原理 优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例内镜下高频切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热活检钳或圈套器钳或圈套住息肉根部,然后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钳取或圈套住的组织产生高热人而被烧灼切断。结果70例患者术中顺利,无出血、无穿孔及其它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内镜下高频切大肠息肉是目前最理想、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内镜 高频 电凝 电切 大肠息肉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药学管理中上采用循证原理的实践应用及意义。方法以我院两个规模相似的同类药房作为研究对象,在任意一个药房中运用循证医学原理的合作分析方法进行管理,在建立一定的药房工作基础记录原始流的基础上,对其数据与资料进行综合管理与分析。而另外一个药房对其进行常规管理,就只对药物进行一定的纪录,并不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事实证明循证医学组的优良评分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并且通过进行的15项基础记录并且制定的25项标准操作规程及相关管理制度,使管理药房更为严谨。结论在药房管理中使用循证医学原理中的合作分析法使得管理更加严谨,是值得在药房管理中进行推广的。

  • 标签: 循证医学原理 药房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循证药学原理实例探讨药学服务模式。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循证药学原理指导教育的50例为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指导的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的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外用药掌握合格的患者例数为42例84.0%、院外用药遵医嘱执行的例数为47例94.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34例68.0%、41例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外用药不良药物反应例数1例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药学原理指导教育在药学相关知识服务中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用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用药遵医嘱情况,减少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对于改善目前的药学服务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循证药学原理 药学服务模式 实例探讨
  • 简介:摘要高频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使用加速了手术进程,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手术中出血。因此它具有切口齐,止血彻底,节省时间等优点。由于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量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意外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地掌握高频刀在手术中的安全应用对于提高手术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频电刀 安全使用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仿生刺激仪治疗头痛眩晕期间护理干预要点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头痛眩晕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4例);两组均给予脑仿生刺激仪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0%)、总满意度(97.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显著提升脑仿生刺激仪治疗头痛眩晕的疗效,且患者满意度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头痛眩晕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肠镜下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结肠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肠镜下高频切除术,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切术的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所有患者治疗结肠息肉的优良率达到93.1%,治疗效果较优。结论高频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治疗效果较好,再配以合理的手术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息肉 肠镜 电凝电切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诊疗的76例结肠息肉病例,依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选择传统开腹术切除息肉,观察组38例于内镜下行高频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围术期出血、术后卧床时间及手术安全等情况。结果两组的息肉均经手术顺利切除。手术操作时间的对比,观察组的平均用时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指标上,观察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可见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是10.53%,相比对照组的31.58%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内镜下对结肠息肉患者行高频切术治疗具有较理想的疗效,且手术安全性好,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普及使用。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采用肠镜下高频切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进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及术后1h的腹痛、腹胀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内镜下高频凝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且疗效高、创伤小。

  • 标签: 大肠息肉 高频电凝电切术 术中配合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6期
  • 机构:美国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等11家单位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第一个涵盖动物、植物、真菌、微生物约230万个已命名物种的“生命树”草图。从鸭嘴兽到马勃菌,这份草图追溯到35亿年前地球的生命起源,描述了生物随时间进化分支形成不同物种和各物种之间的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肽肽,用于质量控制。方法用C18色谱柱,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波长254nm,测量5批心肌肽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结果共九个色谱峰,保留时间的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心肌肽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心肌肽 肽图
  • 简介:摘要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是由探测器,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组成的X线数字化采集系统。根据探测技术不同DR系统分为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DirectDigitRadiographyDDR)和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IndirectDigitRadiographyIDR),DDR是指采用平板探测器技术直接将X线光子转换为数字信息的摄影系统。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DualEnegySubtractionDES)就是基于这一技术实现的。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