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辅食喂养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在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正确的辅食喂养的工作中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辅食喂养对体格发育的影响。调查对象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儿童系统保健体检的0-12月龄流动儿童。调查方法采用广州市儿童系统保健体检项目及父母或抚养人问卷相结合方法。在对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评价采用Z评分法。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216名儿童,其中收到有效问卷181份。对调查对象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按时添加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与流动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呈负相关。每日添加1次以上蔬菜水果、蛋类、动物性食物对儿童的体格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谷类食物添加超过每日1次以上对儿童低体重和生长迟缓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流动儿童辅食添加存在不及时问题,不良的辅食添加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对儿童身体方面的影响可表现为体重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

  • 标签: 流动儿童 辅食添加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企业医院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调查,分析该院人员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该企业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本地区卫生人员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统计报表,完成2008-2012年5年间某企业医院职工进出活动情况的输入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综合流动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及科室分布5个方面的信息,通过专家访谈分析人力流动的特点及原因。结果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总数增加,但流入人员职称和业务素质偏低;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科室分布和专业结构发生变化;近年人员流动趋于活跃,尤其是年龄小于30岁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流失较严重,该院人员主要流向当地事业医院。结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畅通人员合理流动渠道;建立适于本院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遏制成熟人才的流失。

  • 标签: 企业医院 人员流动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随着城乡人口流动性的逐渐增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其已经成为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时期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分析了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实际研究和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管理途径
  • 简介:摘要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城镇流动儿童免疫工作在免疫规划工作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该群体接种水平低,成为易患人群,免疫屏障无法形成,造成疾病的爆发或流行1。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传染病,使流动儿童享受到国家免费接种的政策,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把国家关于免疫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免疫规划工作中,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探讨 计划免疫 条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出院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对消化血液科患者出院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出院延误且患者抱怨最多的关键流程,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患者离院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49.93min。结论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病人出院 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方法在本县各辖区随机抽取0岁—7岁的儿童共240例,将240例儿童按照流动儿童的定义分组,130例常住儿童为对照组,110例流动儿童为研究组。以5种常见疫苗(BCG、DPT、OPV、HIV、MV)为例,对两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询问儿童的接种情况并查看接种证,同时查看卡疤并与医院产科的接种记录进行核实。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建卡、建立接种证、接种情况以及全程接种覆盖率,并比较分析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与儿童疫苗接种的接种情况。结果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以及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的各项指标,高中文化以下、年均收入10000以下的家庭的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均收入10000及以上的家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工作,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深入了解辖区流动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状况,为以后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7、8月份儿童入园体检时对常住儿童3517名,流动儿童3241名进行身高、体质量、血红蛋白的检测以及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流动儿童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贫血显著高于常住儿童。结论流动儿童体格发育较差,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流动儿童的营养健康水平,预防营养失衡的发生。

  • 标签: 流动儿童 营养不良 贫血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佛山市南海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照PPS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0个村共900名2007.7.1-2010.7.1出生的1-3岁流动儿童。结果流动儿童建证率为70.6%,HepB、BCG、OPV、MV、JE、DPT、MenA、HepA的单苗接种率分别为74.1%、74.3%、72.8%、63.3%、63.9%、62.9%、54.7%、40.2%。流动儿童家长文华水平较低,家庭经济收入少,对计划免疫的信息和信心有待提高。结论流动儿童接种率较低,要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必须加强宣传,改善免疫服务形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加。中山古镇的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呈现连年递涨的趋势。因此对于我们社区管理组织来说外来人口的疾病防控和管理工作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外来人口的免疫规划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我们社区管理的突出问题。这篇文章主要就是针对中山的古镇里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如何能正确的对流动人口的慢性疾病进行控制方法和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将做一定的说明。

  • 标签: 流动人口 疾病管理 中山古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学龄前流动儿童新管理模式在免疫规划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泗泾镇社区综合协管员对学龄前流动儿童进行管理,观察模式采用前后学龄前流动儿童排摸及疫苗接种情况。结果自2011年起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龄前流动儿童日常摸底和强化免疫工作开展,采取由协管员入户进行宣传摸底,再由接种人员对摸底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查漏,最后直接到现场补种,比此种模式采用前由预防科医护人员摸底的流动儿童数量大大提高,补种数和接种及时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学龄前流动儿童管理归口于社区综合协管员管理,建立起以政府牵头,公安、卫生、教育等多部门协作工作制度,定期督查学龄前流动儿童管理情况,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学龄前 流动儿童 管理模式 免疫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抽取120例我院2009-2012年期间收治的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芬太尼组),一组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每组各60例。将麻醉前诱导前后的基础值等记录下来,包括患者各个时段的心率变化、舒张压、收缩压等。结果与诱导前后相比,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都有所下降。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时,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的应用要有优越性,在维护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其效果更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替米沙坦 联合 氢氯噻嗪 高血压 临床
  • 简介:摘要以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流动相添加剂,于C18反相柱上建立了位置异构体硝基苯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在选定的三种最优条件下,硝基苯胺都获得了较好的基线分离。结果令人满意。此外还对其拆分机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羟丙基&beta -环糊精 流动相添加剂 硝基苯胺 拆分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术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脑电双频指数,同时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入喉罩/气管插管即刻(T3),及其后3mim(T4)时各时间点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AE,NE水平。结果气管插管组T3时点SBP,DB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AE,NE在T3时点亦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PLMA通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

  • 标签: SLIPA喉罩 气管插管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时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7月—2012年07月气管插管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7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给予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2—T4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二重指数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5段的心率、二重指数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能够降低其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减轻患者的二重指数与心率的波动,有效的提高了老年患者的围诱导期安全。

  • 标签: 可视喉镜 直接喉镜 老年患者 血流动力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气管插管前应用拉贝洛尔并观察全麻患者在诱导插管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探讨拉贝洛尔对全麻患者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胃肠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基本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观察组(L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30例。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用拉贝洛尔(或生理盐水)前(T1)、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3min(T4)、5min(T5)、10min(T6)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术前及T1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SBP、DBP、HR存在组间差异,两组患者的SBP、DBP、HR的值的时相变化趋势不同,观察组HR、SBP、DBP的值随时相变化较平稳。结论拉贝洛尔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等的应激反应,对预防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期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拉贝洛尔可安全、有效地缓解全麻患者在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是全麻患者诱导气管插管的理想方法,但应严格遵从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有心动过缓或窦房结功能低下者慎用或禁用。

  • 标签: 全麻 气管插管 拉贝洛尔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物对腰部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剖宫产腰麻后采用预负荷/共同负荷联合血管收缩药进行处理,对照组组患者不采用任何处理。手术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产妇SBP、DBP、HR,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药注射后5min(T1)、麻药注射15min(T3)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差异,并于注液完毕后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凝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与T0时段相比,两组患者在T1~T3时段DBP及SBP均下降,而HR则增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DBP、SBP以及HR等指标改变显著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术进行预负荷/共同负荷处理后能有效降低剖宫产腰麻过程中产生的低血压事件,不会对新生儿早产较大的影响,有利于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预负荷/共同负荷 去氧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孕产妇保健管理是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因其特殊性存在很大的难度。本文就均等化服务理念下流动人口孕期保健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 标签: 流动人口 孕产妇 均等化服务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视可尼喉镜(SOS)和直接喉镜(LS)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S组和SOS组,经常规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后、插入气管导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02)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后两组的SBP、DBP、MAP和HR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是SBP和DBP的最大值未超出麻醉诱导前水平,而HR的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两组在各对应时间点的SBP和DBP无明显差异,SBP和DBP的最大值和最大变化率亦无明显差异。SOS组在插入气管导管时和气管插管后1min的HR明显高于LS组,但是HR的最大值和最大变化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出现SBP、DBP和HR最大值的时间在两组之间亦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能够完全抑制SOS引导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但是不能抑制其心率增快反应。与LS相比较,采用SOS对于预防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无明显的优越性。

  • 标签: 视可尼喉镜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