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上下直加强减弱手术对垂直性斜视患儿双眼视觉形成的应用。方法选用我院接诊的19例垂直性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上下直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疗效、三级视功能的情况及代偿性头位情况。结果术后疗效治愈(垂直斜视<8△)13例,占68.42%。好转(垂直斜视≥8△,<10△)4例,占21.05%。未愈(垂直斜视≥12△)2例,占10.53%。三级视功能及代偿性头位明显好转。结论上下直加强减弱手术在治疗垂直性斜视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对术后恢复双眼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同视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上下直肌加强减弱手术 垂直性斜视 双眼视觉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晚期癌及复发癌广泛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是较为困难的问题。术后组织缺损致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各种皮瓣、皮瓣应用于缺损组织的外形和功能重建,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术后皮瓣的存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10年来,我科采用皮瓣整复头颈部晚期癌切除后广泛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既达到了消除或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痛苦和延长生命的目的,又是一个修复头颈肿瘤广泛切除后遗留较大创面及洞穿性缺损的好方法。现将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 标签: 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护理 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与子宫腺症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子宫腺症患者39例,采取子宫次全切23例(A组),子宫腺症病灶切除16例(B组),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并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与子宫腺症病灶切除对卵巢功能影响无差异,子宫腺症病灶切除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子宫次全切术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腭帆提重建修复各型腭裂,探讨腭帆提重建操作要领。方法选取我科近两年收治的各型腭裂患者16例,使用腭帆提重建进行修复,观察其术后发音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的关系。结果16例腭裂患者术后1例发生穿孔,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语音清晰度,高鼻音及鼻漏气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腭帆提重建修复腭裂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腭帆提肌重建术 腭裂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眼额筋膜瓣悬吊与双眼提上睑缩短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95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行双眼额筋膜瓣悬吊,B组行提上睑缩短,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中度、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5.7%、90.9%,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患者有效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额瓣悬吊治疗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与提上睑缩短相比有效率更高,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缩短术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 重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面痉挛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微血管减压治疗面痉挛患者当中选取1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分析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123例面痉挛患者住院时间(9.34±1.41)天,痊愈43例,显效4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护理满意度为93.5%。结论在微血管减压中,通过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中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大瓣转移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录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94例,将其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各47例。其中使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来治疗对照组患者,探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胸大瓣转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探讨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瓣转移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产生,提高了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大肌肌瓣转移术 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 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子宫腺症患者在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方法案例选自于我院妇科2015年3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子宫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按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精神状态、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的满意度等四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焦虑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时间为平均7天左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为95.7%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症行全子宫切除的为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子宫切除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腺症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围期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子宫腺症全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研究组行围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子宫腺症全子宫切除患者采取围期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痉挛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面痉挛患者10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的保守治疗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2.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对面痉挛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轮匝功能重建在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11.12年间收治的8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其中52例唇裂整复中同期行口轮匝功能重建,而30例仅行单纯唇裂整复,两组患者均随访6月。测量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患者术后鼻唇外形。结果在唇裂整复同期应用口轮匝功能重建组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鼻唇对称性,患侧上唇高度及鼻孔高度明显优于未行口轮匝重建组(P<0.01),并可获得满意的人中、鼻堤、红唇形态。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中同期行口轮匝功能重建能有效地恢复口轮匝连续性及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轮匝肌 功能重建 单侧完全性唇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2015年9月期间因子宫腺病住我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39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观察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痛经改善情况和月经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3±28)个月。34名患者术前有痛经症状,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时,29名患者痛经显著缓解(85.3%29/34),2名患者痛经部分缓解或无缓解为临床无效(5.8%2/34),3名患者复发(8.8%3/34)。17名患者术前症状表现为月经量过多,随访时,3名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6名患者出现月经量过少,2名患者出现持续性闭经,5名患者月经量无明显变化,1名患者出现月经稀少。1名患者因术后2年月经量再次增多加上痛经复发伴加重遂于外院行开腹子宫次全切除,2名患者因术后2年痛经再次加重分别行开腹子宫全切除和子宫次全切除。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是治疗子宫腺病患者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术 痛经 远期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提上睑缩短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提上睑缩短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符合生理解剖特点和美容要求,远期效果良好,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对于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缩短术后患者反应轻,眼睑弧度自然流畅,没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亦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肌力 提上睑肌缩短术 提上睑肌-米勒氏肌复合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学服务的对象是人,其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沟通。药师与患者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药患关系,有利于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 标签: 医院药师 患者 沟通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通过门诊发药指导,让患者最大限度的科学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开设用药咨询窗口,提高药师业务水平,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代准确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结果树立药师在患者心目中的专业形象,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加强门诊发药指导,既能提高了患者用药质量,又能树立了药师形象,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因此,是我们药学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 标签: 发药指导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