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食品的防腐剂分类,分析食品防腐剂所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随着消费者“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加,对食品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尽量保持食品原料的原始状态、减少热处理等加工过程,又要尽量延长食品保质期。短期内我们可以采取完善法规、严格监管和加强认识的措施,但从长远来看,通过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利用,逐渐代替化学防腐剂,才是解决食品防腐剂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 标签: 食品 防腐剂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在果蔬多种防腐剂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果蔬中防腐剂,0~7.5min波长=275nm,7.5~28.0min时波长=230nm,流动相选择磷酸盐缓冲溶液(A)(pH=6.8)-(B)提取溶剂选择乙醚。结果8批果蔬中3批水果检出桂醛,没有检出其他防腐剂。结论HPLC法用于果蔬防腐剂检测中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灵敏性,适用性广。

  • 标签: HPLC法 果蔬 防腐剂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复方肤清洗剂的防腐剂种类及浓度,提高复方肤清洗剂的质量。方法参照中药液体制剂常用防腐剂的种类和抑菌浓度,在复方肤清洗剂中分别加入0.1%苯甲酸钠、0.2%苯甲酸钠、0.3%苯甲酸钠、0.05%羟苯乙酯、0.10%羟苯乙酯、0.15%羟苯乙酯置阴凉处,并在不同留样周期(12个月内)对复方肤清洗剂进行稳定性考察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添加0.1%羟苯乙酯和0.15%羟苯乙酯作为防腐剂,能起到很好的防腐效果,而且稳定性好。结论0.1%羟苯乙酯是复方肤清洗剂较为理想的防腐剂。

  • 标签: 防腐剂 苯甲酸钠 羟苯乙酯 稳定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含量进行同时检测分析的方法。方法用中性氧化铝柱固相对样品进行萃取净化,分离物质为Novopak-C柱,流动相为浓度为0.010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然后实施梯度淋洗。结果甜味剂与防腐剂均达到良好分离效果,2.1~200ug/ml线性范围内,r值在0.9995~0.999之间,89.0%~104.5%的回收率,0.2~1.3ug/ml检出限,测定时间为7min以内。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操作方便,对于饮料食品防腐剂和甜味剂检测非常有效。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饮料 甜味剂 防腐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盐酸维拉帕米(英文简称为VH)药物树脂复合制备和体外释药动力学。方法与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发生相应交换反应以及其药树脂复合物于去离子水和0.5摩尔每升,1.0摩尔每升,2.0摩尔每升氯化钠以及0.5摩尔每升盐酸和0.5摩尔每升氯化钾溶液的释药性能研究。结果伴随温度升高,药物和树脂相应交换率增加。VH之Ke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结论VH和001×7型树脂交换过程是粒扩散相应过程控制。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发现,VH药物树脂复合物于去离子水里不会释放药物,然而释药速率会随着介质里离子强度发生增大而增加。并且VH于各类释放介质中释放是粒扩散相应过程控制,其粒扩散系数会随着释放介质里离子强度增大而增加。

  • 标签: VH 树脂复合物 制备 体外释药 动力学
  • 简介:摘要经络是人体把各个细胞有机组织起来,提供营养,运送垃圾实现人体功能的一种工作机制。经络的“硬件”包括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括约肌、血管、细胞外基质(ECM)、肥大细胞、各种感受器,而工作的关键是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软件”。

  • 标签: 工作机制 经络 修复机制
  • 简介:摘要结合典型病例进一步探讨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强迫性复述皮层加工过程,分析复述简单通路及复杂通路语言加工机理,论证强迫性复述为初级听中枢及初级语言运动中枢及其联络纤维在失去高位皮层抑制作用后的释放作用。

  • 标签: 强迫性复述 简单通路 复杂通路 释放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苦木栓的制备工艺。方法对苦木药材进行提取和粉碎,得到苦木浸膏粉;选择SUPPOCIRENCX型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为基质,对润滑剂涂抹方式、注模温度和冷却时间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最终确定了苦木栓的成型工艺将润滑剂均匀涂抹在栓剂模具上,于50℃下溶解基质约三分之二取出,搅拌至完全溶解,再于40℃下加入苦木浸膏粉,搅拌均匀后,注入己均匀涂抹好润滑油的栓模中(模具温度约为15℃),室温冷却30min。结论此苦木栓剂成型工艺稳定性较好,可为后续苦木栓剂的中试放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苦木 提取 苦木栓 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伤洗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骨伤洗剂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加水倍量、浸泡时间、药材规格对骨伤洗剂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浓缩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一个临床处方药材55g加水8倍量,浸泡2h,提取2h,回流提取一次,水提液过滤后浓缩至100ml,加入0.2%苯甲酸钠,放置12h除杂,加入0.06%聚山梨酯80增溶的挥发油蒸馏液,即得。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骨伤洗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骨伤洗剂 挥发油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中医膏方是按中医理论的组方大法,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服用膏方者的治疗和保健的需求,组成一个适宜于熬制膏剂的方子,经一定工艺加工成膏剂,统称之为膏方。定制中医膏方因人而异,一人一方,量身订做。中药膏方一般分外用及内服两种,外用的膏药及内服的膏滋。通过论述膏滋的制备及其适应人群能使大家对这一中医传统特色剂型更多了解方便日常生活使用。

  • 标签: 膏滋
  • 简介:摘要近年来,应激性心肌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明显增加,引起临床研究的重视。它是以心室壁收缩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的一类疾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综述了与其发生机制有关的研究结果,包括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冠脉血管、雌激素等相关指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科贴膏属于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中主要含大黄、黄柏、乳香、没药等中药材,临床主要应用于各类骨病的治疗,例如骨折、抵达伤痛以及强劲壮骨等,具有良好疗效,本文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指导之下,利用现代药剂制备工艺和方法,对骨科贴膏的制备工艺以及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 标签: 骨科贴膏 制备 质量研究
  • 简介:摘要加强成分血液制备冷链管理,预防采供血冷链系统断裂,消除成分血液质量安全隐患,使成分血液制备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建立成分血液制备冷链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确保成分血液质量,保障用血安全。

  • 标签: 成分血液 制备 冷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柱层析方法建立一种纯化制备药用蛋黄油的工艺。方法以酸值、过氧化值、胆固醇含量和得率为主要指标,对中性氧化铝吸附蛋黄油工艺进行正交优化。结果经过正交优化后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与原料等量的氧化铝,41的柱径比,4倍的正己烷洗脱体积。纯化后的精制蛋黄油的酸值降低至0.2,过氧化值降低至1.0,胆固醇含量降低至0.5%,同时具有90%以上的得率。结论氧化铝柱层析吸附对纯化制备药用蛋黄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蛋黄油 纯化 柱层析 氧化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翘煮散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颗粒成型性、滤过性、干膏收率和连翘酯苷A含量等为指标,优化连翘煮散颗粒的药材粉末粒度、润湿剂用量、干燥时间等因素,以吸湿性试验及临界相对湿度(CRH)为指标考察连翘煮散颗粒制备、储存的湿度要求。结果制定了连翘煮散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将连翘粉碎成中粉,按0.225mL/g均匀喷水充分润湿混匀,采用挤出法制备成型,60℃干燥60min,取出,整粒,包装即得。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 标签: 连翘 煮散颗粒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痔安栓的制备工艺。方法对大黄、槐花、紫草、瓦松和浙贝母五味药材进行提取,得到五味药材的浸膏粉;在痔安栓剂的成型工艺研究中,对基质种类、熔化温度、注模温度进行考察研究。结果最终确定了痔安栓的制剂工艺称取适量的半合成脂肪酸酯,于50℃下熔化,再加入处方量五味药材的浸膏粉,于40℃水浴中搅拌lOmin,注入涂有液体石蜡的栓模中,冷却后脱模,除去毛边,即得痔安栓剂成品。结论此痔安栓的制剂工艺稳定性较好,所得成品外观光滑、硬度和重量差异均符合规定,可为后续的痔安栓剂中试放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痔安栓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98例因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症的患者腹腔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0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8例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中输卵管评分分成三组,即高、中、低评分组,随访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临床妊娠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随访6个月与随访12个月相比临床妊娠率相差较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2个月总临床妊娠率高平分组为52.9%,显著高于中评分组22.3%、低评分组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评分组与低评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粘连及破坏程度越低,临床妊娠率越高,且术后6个月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妊娠率未见明显增加。

  • 标签: 输卵管积水 不孕症 腹腔镜
  • 简介:摘要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器官,也是药物最易损害的靶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即进入肝脏,在肝内的浓度较血液及其他器官中高。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 标签: 肝脏 肝脏结构 损害类型 损害机理 胆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