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笔者从调补脾肾、滋肾柔肝出发,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胰腺癌肝脏转移患者1例,疗效显著,可在以后临床实践中借鉴应用。

  • 标签: 胰腺癌肝脏转移 中医 中药方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侧的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择60例脊柱侧X线片检查患者,对其进行全脊柱直立位、支点弯曲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摄取,对脊柱侧X线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线片清晰的显示出这60例患者的脊柱侧的实际情况,其中颈段侧患者13例,胸段侧的患者17例,腰段侧的患者30例。术前侧弯角度均位于23o~158o,其中中度侧(20o~60o)43例,重度侧(>60o)17例;椎体骨质畸形13例。结论X线片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脊柱侧的情况,对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脊柱侧弯 X线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特发性脊柱侧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特发性脊柱侧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Bostol’s矫形支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单弧侧有效率达到100%,双弧侧有效率为40.0%;对照组单弧侧有效率达到84.6%,双弧侧有效率为33.3%,两组单弧侧间疗效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拿治疗单弧侧相对比矫形支架疗效更为明显。

  • 标签: 推拿 特发性脊柱侧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讨上颌埋伏根中切牙采用开窗后正畸导萌治疗的效果。方法5例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其基本步骤为定位、开拓间隙和支抗设计、暴露及矫治器粘接、牵引以及矫治后治疗。结果5例患者的6颗埋伏根牙牵引出龈周期为7~10个月,进入牙列较为顺利,牙髓活力正常或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与邻牙接触良好,咬合良好,无松动,牙龈美学附着良好,未出现明显的牙根吸收。3例患者根的根尖突破唇侧骨质达黏膜下,予以预防性根管治疗和根尖切除术,1例行烤瓷冠改形修复;2例未做根管处理,1例采用光固化树脂改形修复牙冠。腭侧后前埋伏型牙根位于腭侧,牙轴倾斜度正常。经观察和随访,未见松动、牙根吸收和附着丧失。结论有导萌条件的埋伏根牙应尽量保留治疗,即使牙根弯曲度过大、牙根长度不足,牵引入牙列后仍可以维持牙槽骨高度。

  • 标签: 上颌埋伏弯根中切牙 矫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具在脊柱侧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4例脊柱侧内固定术后应用外固定支具的患者均进行支具佩戴前宣教和下肢活动训练,同时讲解佩戴和卸取的具体方法,佩戴支具的注意事项等。结果正确使用脊柱外固定支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巩固手术疗效。

  • 标签: 脊柱侧弯 支具 护理
  • 简介:摘要检验结果出现危急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因此若危急出现,就必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否则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对危急的项目及报告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检验结果 危急值 管理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危急定义,报告流程,项目设置,临床事例分析,体现危急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发表自己的一些认识,希望危急报告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提高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对危急报告制度的认识。不断改进和坚持危急报告,使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 标签: 危急值 流程 临床应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类型青少年脊柱侧支具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的30例行支具治疗的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不同程度AS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12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矫正成功率为40.0%,其中,Ⅰ~Ⅳ型患者支具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支具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以Cobb角<30o患者为主。结论支具治疗中轻度AS的疗效较为理想,规范化早期支具治疗能够控制患者畸形进展,达到治疗预期。

  • 标签: 青少年脊柱侧弯 临床分型 Cobb角 支具治疗
  • 简介:摘要高医用耗材是医疗耗材的特殊种类,不管是在医院管理,还是在科室管理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高医用耗材大部分直接进入人体,且价格比较昂贵,因此,高医用耗材的管理一直是医院、科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 标签: 高值医用耗材 医用耗材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产生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血常规检测标本中选取1320例进行危急的临床检验研究,对血小板的真假危急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在1320例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共检出血小板危急62例,其中有真实危急16例,比例为25.8%,假性危急46例,比例为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的产生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我们采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假性危急值 临床检验 产生因素
  • 简介:摘要正常血压高是从正常血压到高血压的过渡阶段。正常血压高人群最终发展成为高血压及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的比例较正常血压人群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国内外从西医角度对其研究正不断深入,而中医方面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文对近五年来国内对正常血压高关于中医辨证分型、干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正常血压高值 中医认识 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干预治疗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急血标本的护理质控的方法以及质控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所有患者展开调查,分析危急血标本的采集以及送检过程中发生血标本的溶血、血标本的稀释、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的变化、在患者进食后进行采集血液等问题,找出原因,并对这两个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质控,比较护理质控前后危急血标本的错误率。结果在进行护理质控前,危急血标本送检1864例,其中错误的有24例,错误率为1.2%,护理质控后,危急血标本送检2130例,其中错误的有6例,错误率为0.2%,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急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过程进行质控,可以降低危急血标本的错误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 标签: 危急值 血标本 护理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学领域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高新技术的治疗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医疗器械的安全和管理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手术室高耗材作为医疗耗材中的特殊种类,大多直接的进入人体,其安全性显的至关重要,而且价格昂贵。那么高耗材的管理更应得到高度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高耗材的管理方式是我们的必行之路。

  • 标签: 手术室 高值耗材 科学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的患者22例。分析手术前后的病情和术后恢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且病情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半年内Cobbs角度、腰椎间前凸角度、JDA评分和DOI指数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由于其特殊的连接杆置入技术,使对椎旁肌肉的扰动减到了最少的程度,真正实现了微创化概念。与传统开放的手术相比较,该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脊柱弯曲 Cobbs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按照0-12.5μg/l,12.5ug/l-25.0ug/l,>25.0ug/l将病人分为NSE正常组和NSE轻度升高组及NSE重度升高组。观察各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的情况及迟发性脑病情况。结果NSE正常组、NSE轻度升高组和NSE重度升高组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发生率分别为11.11%、32.0%、62.86%,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0%、16.0%、40.0%。结论急性CO中毒患者6h内的NSE可预测中毒程度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的情况及迟发性脑病情况。

  • 标签: 急性CO中毒 NSE 中毒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更加科学的危急项目和危急界限。方法分析统计各危急项目发生率、构成比及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对临床医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危急发生率在前5位的依次是K+、PLT、GLU、WBC、CREA;危急的分布情况与基层医院就治疾病谱相一致,并且危急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的百分率也与本院目前发展状态相合;通过对危急临床评估,在执行过程中讨论修改了部分危急项目,删除了CO2-CP作为危急项目,同时对WBC等部分危急项目的界限进行了修改。结论应密切联系临床,对危急项目及其界限进行调查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危急管理,建立合理可行的危急报告制度,提高危急报告效率,可以减少错误发生,做到持续改进。

  • 标签: 危急值 发生率 评估 分析
  • 简介:摘要危急的概念危急被称为“panicvalue”,当这种实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此时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否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 标签: 危急值 临床检验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