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部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应的生理、病理学基础,提高超声对子宫部肌瘤的诊断率。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子宫部肌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子宫部粘膜下肌瘤11例、肌壁间肌瘤23例、浆膜下肌瘤5例,误诊3例,诊断符合率为92.3%,误诊率为7.7%。结论超声对子宫部肌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 颈部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管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采用彩超经腹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对508例已婚妇女进行常规检查。结果TAS查出58例宫颈管囊肿,TVS查出124例。结论超声检查可显示囊肿大小、数目、位置有无合并感染,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超声检查宫颈管囊肿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超声诊断 子宫颈管囊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癌患者术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及安全管理。结论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及健康指导在治疗宫颈癌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颈癌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162例子宫癌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护理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颈癌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2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病年龄,23~74岁,<35岁68例(21.05%),以接触性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为主要症状;36~55岁161例(49.85%),以接触性阴道出血及月经紊乱为主要症状;>55岁94例(29.10%),以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结论宫颈癌发病以50岁以下居多,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表现以接触性阴道出血及经期紊乱为主要表现形式。提倡对所有育龄妇女进行液基细胞学筛查,以防治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

  • 标签: 宫颈癌 年龄 临床 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电环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护理。方法将165例宫颈病变行子宫电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宫颈病变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术中不适及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顺利实施子宫电环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重要保证,对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子宫颈电环切术 宫颈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癌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提高治疗对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子宫癌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细心的合理的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为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其康复。

  • 标签: 子宫颈癌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宫颈妊娠、甲氨蝶呤(MTX)联合宫颈诊刮术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12例宫颈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有9例是在早孕检查时诊断宫颈妊娠而采取了主动干预措施,2例患者是在外行刮宫术中大出血而行宫颈填塞转入我院后诊断宫颈妊娠,1例患者孕期不规则少量出血、孕11周时突发大出血而到医院抢救治疗。结论妇科检查及彩超检查对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主动干预治疗比被动抢救治疗效果好,药物联合保守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宫颈妊娠甲氨蝶呤宫颈管诊刮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癌的早期筛查与临床治疗。方法对2012年~2014年收治的子宫癌患者19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鼓励妇女孕前一定进行筛查,并对她周围的筛查目标年龄的妇女进行宣教,接受筛查。更好地依从筛查和治疗方案,从而真正实现宫颈癌筛查的二级和三级预防作用。对19例子宫癌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子宫全切和部分放疗,保留双侧卵巢,全部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子宫癌早期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应辅以放疗为主。化疗一般不作为宫颈癌的首选。但近来随着化疗药物的改进,化疗已成为高危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子宫颈癌 早期筛查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扩张球囊临床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妊娠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入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均在6分以下。对产妇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70例给予子宫扩张球囊,对照组70例给予缩宫素。对两组促宫颈成熟情况及引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子宫扩张球囊的研究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引产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窘迫、产后2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扩张球囊临床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是可进行临床推广的引产方式。

  • 标签: 子宫颈扩张球囊 缩宫素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扩张球囊促进宫颈成熟以及引产的效果。方法选择具有引产指证和阴道分娩要求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宫颈扩张球,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宫颈Bishop、顺产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以及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选择。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可以有效的扩张宫颈,促进子宫成熟,提高成功引产率和顺差率。

  • 标签: 足月妊娠 促宫颈成熟 子宫颈扩张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且具有引产指征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使用缩宫素,观察组产妇放置子宫扩张球囊,用药后12h,对两组患者进行宫颈Bishop评分、记录24h分娩数量、观察胎心异常情况、用药到临产时间、治疗有效率、产后出血情况、剖宫产率。结果在促宫颈成熟效果方面,观察组产妇治疗有效率94%,对照组产妇治疗有效率85.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引产效果方面,观察组产妇引产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7.3%,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5.3%,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情况方面,观察组产妇用药至临产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临产药至分娩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产后2h出血情况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新生儿情况方面,观察组新生儿胎儿窘迫、体重、窒息、转入ICU等方面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产妇,使用子宫扩张球囊,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评分小于6分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将8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实验组采用子宫扩张球囊引产,观察两组产妇临床效果及引产至分娩所用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总有效率(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75.00%),且两组产妇引产至分娩所用时间的比较结果亦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子宫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使得推广。

  • 标签: 子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 宫颈成熟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子宫炎进行探讨,提出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慢性子宫炎进行分类以及病因进行分析。结论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病原体藏于宫颈黏膜内持续刺激而形成慢性炎症。结果治疗慢性子宫炎方法比较多,要因人而宜,对症施治,才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慢性子宫颈炎 分类 诊治 中医治疗 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宫颈癌在MR上的征象,并探讨其对临床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例早期宫颈癌在MR的T1WI、T2WI、CE-T1WI序列上的表现,采用SIEMENSSYMPHONY1.5T超导MR仪,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CE-T1WI,层厚均为6mm、层间距均为1.5mm。结果MRI诊断Ⅰa1-2期2例,Ⅰb1期2例,Ⅰb2期1例,Ⅱa期4例,临床术后分期Ⅰa1-2期2例,Ⅰb1期3例,Ⅰb2期1例,Ⅱa期3例。MRI分期准确率为66.7%。阴道穹窿T2WI信号增高不代表受侵。结论MR对早期子宫癌的分期准确性较高,对拟定治疗方法及评估预后有较高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子宫癌治疗前分期的价值。方法把3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分期正确率为60%,MRI分期正确率为88%。结论与临床分期相比,MRI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更有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MRI成像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子宫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子宫炎患者126例,对其进行临床治疗。结果126例患者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慢性子宫炎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多样,复发率低。

  • 标签: 物理治疗 宫颈糜烂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异常细胞学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对预测子宫上皮内瘤变和子宫癌的作用。方法总结在我院我院妇科进行检查的受试者412例相关资料。结果412例受试者当中ASCUS阳性率为74.27%(306/412),LSIL阳性率为20.39%(84/412),HSIL+阳性率为5.34%(22/412),HR-HPV阳性率为45.15%(186/412),ASCUS、LSIL和HSIL+的HR-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率在子宫活检病理结果中正常比例为29.63%(32/108),CINI为50.00%(66/132),CINⅡ为84.62%(44/52),CINⅢ+为100%(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细胞学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对预测子宫上皮内瘤变和子宫癌的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