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相对于基层医院,三级医院在技术力量和医疗条件方面都比较雄厚,在医疗救治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在地震灾难中,三级医院如何发挥优势,并与基层医院配合做好灾后救援工作,成为了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地震灾难后伤患特点入手,阐述了基层医院灾后救治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配合开展护理的方法,希望能对灾后护理救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 标签: 三级医院 地震灾难 灾难护理 基层医院 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医院的感染问题,其是当前限制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于当前的医院感染控制,其主要是有护士协助相关医生进行完成,由于医院的感染控制问题是当前医院所有环节中的基础性内容,因此,如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来降低医院的感染问题发生几率是当前医院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质量控制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本文主要从护理质量的评判、加强护理质量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医院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实施探讨这些方面的内容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而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水平,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全面优化。

  • 标签: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实施
  •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逐步推行,基层护理工作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发展的机遇。在医院各项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护理质量的改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当前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现状就可了解到,其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基于此就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完善。本文就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320例在2013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平常照看处理的患者作为对照记为A组,在A组的护理基础上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给予专门照看的患者作为观察记为B组,最后对比分析对两组产生的效果差异。结果B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75%显著高于A组的83.75%,B组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25%远远低于A组的6.2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进行妇产科护理管理可以大大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稳定儿科护理队伍的措施与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2月已自行离职的儿科护士情况进行分析,并且2015年至今实施“稳定”政策。结果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有3名新聘请的护士,在这期间护士并无离职意向,护士的留任信心和工作状态均出现改善。结论护士离职的原因较为多样,主要原因包括有一是,家庭和工作出现冲突;二是,工作晋升空间;三是,工作压力大。基层医院应该注重科学的管理,注重人文关怀,改善薪资和福利,建立起激励制度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医院儿科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 标签: 基层医院 儿科 护理队伍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校校医门诊护理工作特点难点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措施,为高校校医制定科学的门诊护理体系给予学术指导。方法文献分析以及资料整理,结合我校校医实际门诊护理工作的重难点以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我校校医门诊护理工作分析,发现门诊患者病情种类多、工作内容复杂、诊疗时间短、护理人员岗位流动性大、医生年龄偏大等特点。结论根据校医院门诊护理的现状,提出稳定医疗护理岗位,加强处理问题综合管理能力、优化门诊接待流程等是提高门诊护理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高校校医院 门诊护理管理 特点 重难点 优化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7年4月实施PDCA循环法的护理管理情况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5月以前未实施PDCA循环法的护理管理情况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患者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对增强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护制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普及。

  • 标签: 医院感染 PDCA循环法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实施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护理管理过程中给予PDCA循环法干预,并将其与PDCA循环干预前的3274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PDCA循环法干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2.65%、72.73%,干预前医院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5.04%、95.11%,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干预后医务人员手清洁、医疗器械物品表面清洁以及空气清洁等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对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提升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基层医院门诊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门诊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门诊应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对门诊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对门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门诊中优质护理应用之后,其效果十分显著,且患者对门诊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门诊时间也显著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门诊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消毒供应室作为乙组,自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消毒供应室作为甲组。乙组采用常规护理,甲组采用细节护理。而后对比各科室对两组的评分。结果两组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发现甲组的评分明显比乙组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细节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物品的消毒质量以及消毒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细节护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处置对策。方法择取2011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8例肺结核患者临床病例记录资料作为本次回顾性研究对象,系统统计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病部位分布特征以及致病微生物检出类型,全面总结导致住院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肺结核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处置对策。结果本次研究中涉及的248例住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共累计有2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7%(22/248)。从患者的感染发病部位分析,共涉及呼吸道组织感染患者10例(45.45%),泌尿道组织感染患者4例(18.18%),消化道组织感染患者2例(9.09%),皮肤及其附属软组织感染患者3例(13.64%),其他生理组织感染患者3例(13.64%)。从引起肺结核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病原微生物角度分析,22例患者中共累计检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12例(54.5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4例(18.18%),以及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者2例(9.09%),铜绿假单孢菌感染患者2例(9.0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2例(9.09%)。从相关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年龄≥60周岁,持续住院时长≥15天,合并发生其他疾病,治疗期间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及采用创伤侵入性治疗操作,是导致住院肺结核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肺结核患者在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条件下的感染发病部位、病原微生物具体类型以及独立危险因素都具有多样化特点,针对住院肺结核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展开系统分析,并对其施加系统有效的护理处置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深刻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相关影响因素 护理处置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之2016年收治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未开展强化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护理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开展的强化护理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为49(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强化护理管理对提升各项护理操作规范性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而且对控制护理操作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以此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基层医院外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护士”)的管理。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7月—2016年5月共46名规培护士实施全面、规范管理。结果46名规培护士顺利通过了外科的出科理论和技能考试,病人满意度达95%。结论对规培护士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规培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与医生、护士的协助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规培护士的整体实力。

  • 标签: 外科护士 规范化培训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高校校医院是检测全体教职工以及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对常见疾病、传染病等进行预防和治疗、改善校园卫生条件的辅助教学机构。区别于地方医院,校医院立足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三大医疗职能的医疗机构,其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教学计划的目标顺利实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医疗设施以及保障在不断完善,高校校医院护理服务条件与质量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校医院护理管理中,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高校校医护理工作经验,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关意见,期望能为高校校医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 标签: 高校校医院 护理管理 问题分析 对策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院门诊输液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穿刺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服务态度、仪容仪表、技术水平、输液环境等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门诊输液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之后,患者对于医院护理服务态度、仪容仪表、技术水平、输液环境等,均评分较高,且护患纠纷明显减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门诊输液患者 优质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护理管理对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加强护理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感染发生率为6.3%,观察组为1.5%,组间差异显著。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7.75%,观察组为97.7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医院感染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各项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感染预防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急性白血病住院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有较高医院感染几率,采用合理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白血病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患者对肿瘤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认可度。方法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某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15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最不满意的是就医环境,比重32.0%;满意度最高的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比重74.67%;最需要改进方面是缩短候诊时间,比重24.67%。结论肿瘤医院护理服务方面存在的缺陷需给予重视,并及时改进,以提高就诊患者的认可度。

  • 标签: 肿瘤医院 护理服务质量 调查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