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外科住院患者在口腔颌护理依赖中的因素,促进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是通过对近期收治的101例口腔颅颌外科患者的术后资料进行研究,记录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赖因素。结果是发现口腔颌外科的住院患者在护理依赖程度上处于较低水平,女性患者的依赖水平一般小于男性患者,不同疾病对患者的护理依赖性不同,肿瘤类及颌面部外伤患者表现出的依赖程度同比较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赖程度呈对应反比关系。结论是口腔颌外科患者在护理依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受到疾病种类和性别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性。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患者 护理 依赖性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口腔颌外科患者手术中引入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82例口腔颌外科患者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参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指标为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参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均较本组内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颌外科手术中引入优质护理对于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负性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外科门诊执行PDCA管理降低患者投诉率的效果。方法研究组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PDCA管理的颌外科门诊患者,随机抽取10000例;对照组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颌外科门诊患者,随机抽取10000例。对比两组患者投诉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投诉率分别为0.01%(1/10000)、0.05%(5/10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管理在颌外科门诊中的应用,能降低投诉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颌面外科门诊 PDCA管理 投诉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肌痉挛患者66例,随机分组后3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8%和9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和6.1%,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肌痉挛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可快速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钛板对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颌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钢丝内固定、微创钛板固定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3.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颌骨折患者实施微创钛板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康复。

  • 标签: 颌面骨折 微创 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预见性护理的方法运用于颌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中,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安,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方法通过对2017年1月—8月收治的颌间隙感染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对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告知患者,使其配合医护做好应对准备,从而提高其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结果通过入院即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工作的自信心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依从性。结论预见性护理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颌面间隙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全景齿科成像在口腔颌面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相对于X线口腔全景片的优势。方法对39例口腔颌疾病患者行CT扫描,在工作站上利用相关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重建,对病灶进行分析,并与X线口腔全景片相比较。结果通过对比,我们发现MRCT全景齿科成像展示病变的阳性率、分辨率明显优于X线口腔全景片。结论MSCT全景齿科成像不仅能清晰显示口腔颌病变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更能提供多种测量工具对病灶进行精确测量与定位,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MSCT全景齿科成像 口腔颌面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口腔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坚强内固定系统,观察组选用应用型可吸收式内固定系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79.69%,低于观察组的93.75%;对照组内感染发生率21.88%,高于观察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式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外科手术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 标签: 内固定系统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外科门诊执行PDCA管理降低患者投诉率的效果。方法研究组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PDCA管理的颌外科门诊患者,随机抽取10000例;对照组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颌外科门诊患者,随机抽取10000例。对比两组患者投诉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投诉率分别为0.01%(1/10000)、0.05%(5/10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管理在颌外科门诊中的应用,能降低投诉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颌面外科门诊 PDCA管理 投诉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口腔颌外科手术后的冲洗及并发症有效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数字随机自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口腔颌处科手术治疗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综合护理组,给予先型口腔冲洗技术进行冲洗并行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另抽取8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生理盐水进行棉球擦洗并行以常规口腔清洁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口腔清洁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口腔清洁感自评结果分析,综合护理组总好感率为95.0%,常规护理组患者总好感69例,总好感率为76.3%。组间总好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9.813);综合护理组共并发症发生率为7.5%,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217)。结论对口腔颌外科手术患者行以口腔冲洗技术进行清洁与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保持患者口腔清洁环境,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口腔冲洗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颌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接受口腔-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按照相同的比例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比组和研究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方式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依从性高于对比组,组间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χ2=5.45,P<0.05;研究组的焦虑情绪较对比组轻,组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较对比组的66.67%要高,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9.0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配合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在口腔-颌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配合 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口腔颌外科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和2013级延边大学医学部设有口腔颌外科学的本科生共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名。实验组学生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学生在考试中理论及临床病例分析的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表明91.7%以上的学生对C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表示满意。结论采用C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口腔颌外科教学提出新的思路。

  • 标签: 基于案例的学习 Seminar 口腔颌面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复合枕小神经阻滞在肌痉挛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60例,分为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枕小神经阻滞组(观察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切皮时、分离骨膜、术毕,术后1h、2h、4h、8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VA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苏醒质量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诱导时、切皮时、分离骨膜、术毕、术后1h、术后4h和术后8h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h、2h、4h和8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下降,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枕小神经阻滞有效提高肌痉挛患者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减少全麻药用量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枕小神经阻滞 面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手术入路治疗Topliss分型闭合矢状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105年6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Topliss分型闭合矢状Pilon骨折的患者7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前外侧入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后内侧入路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踝关节功能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两种手术入路都可以有效的治疗Topliss分型闭合矢状Pilon骨折,但是前外侧入路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前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Pilon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股骨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论证。方法从2014年到2016年来医院进行膝骨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方法。术后注射玻璃酸钠20mg,术后第一周和第二周再分别注射玻璃酸钠20mg。在术后第八周和第十六周采用样本均数检验的方法,分析膝关节功能,数据来自Lysholm得分。对于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Tegner运动评级的方法。结果经过分析,术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比较有比较学意义(P<0.05),术后第八周、第十六周进行的Tegner运动评级,分为优、良、差分级,优良率较高。结论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股骨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而且此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较快,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和关节功能。

  • 标签: 关节镜 微骨折术 玻璃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评估,以求得一种最适宜的针对乳腺癌的药物治疗,尤其免疫治疗方案。方法比较2010年Norell等人对“编码HER-2/neu的DNA质粒同小剂量的GM-CSF和IL-2作为疫苗用于转移性乳腺癌飞行员患者的临床试验”和2001年Slamon等人开展的“应用化疗联合HER-2的单克隆抗体治疗HER-2超量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方法。HER-2超表达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被选为志愿者,并被随机分入两组标准控制组(患者接种疫苗之前接受HER2-pDNA;只接受化疗的患者)和复合组(接受曲妥珠单抗免疫治疗的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疫苗接种联合化疗患者)。T细胞增殖测定、HER-2特定IFN-γELI定点检测法、ELISA用于辅助分析接受曲妥珠单抗疫苗接种联合化疗的小组。Excel、GraphPad、InStat或棱镜软件(GraphPad软件股份有限公司,LaJolla,美国)统计数据。采用双尾曼-惠特尼(非参数数据)或学生的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时,结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免疫治疗组中,8名平均年龄为57.5岁且被确证为晚期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参加了这项临床试验且都接受过包括曲妥珠单抗的预先乳腺癌治疗。6例完成了所有疫苗接种周期,2例因出现皮肤丹毒转移或恶化而中途退出。化疗组中,469名患者加入了这项临床试验,1名患者在试验开始前死亡,1名患者在参加时病情恶化,1名患者中途加入这项临床试验。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中位数时间为40周,而只接受化疗的小组的是25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小组的病情进展中位数为7.4个月,相较只接受化疗组的是4.6个月,前者的P<0.001。辅助治疗的小组的死亡率为22%,单化疗的死亡率为33%,P值为0.08。曲妥珠单抗联用化疗组的存活率中位数是25.1个月,而单化疗组的存活率中位数是20.3个月。25例出现不良反应,则停止接种曲妥珠单抗19例接种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和曲妥珠单抗,6例接种紫杉醇和曲妥珠单抗。前者发生15例心功能不全,后者发生3例。还有2例曲妥珠单抗治疗引起的脑栓塞和胸部疼痛的不良反应。单化疗和联合化疗中均发生心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是对治疗HER-2超表达的乳腺癌的合适治疗方案。

  • 标签: 乳腺癌 HER-2超表达转移性乳腺癌 HER2-pDNA 免疫治疗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