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门诊分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情景模拟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我院2018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患儿,选择参加培训的门诊分诊护士30名,对其实施情景模拟培训,比较情景模拟培训的应用效果。结果30名护士培训后理论考试、操作技能以及应急反应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前后数据经统计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30名护士培训前预见性思维能力以及抢救时效性比例低于培训后,组间数据经对比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儿科门诊分诊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采用情景模拟培训效果良好,确保患儿获取有效治疗。

  • 标签: 儿科 门诊分诊 应急能力培训 情景模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大穿刺(骨穿、胸穿、腰穿、腹穿)培训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进行临床轮转的20名大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指导穿刺培训,研究组(n=10)通过组建培训师资团队、团队能力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强化四大穿刺培训。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技能考核成绩及规培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穿刺考核评分项目中术前准备、病人体位、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操作、术后处理及无菌观念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规培学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大穿刺强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改变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从而提高穿刺教学质量。

  • 标签: 穿刺 团队建设 临床技能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实习培训的护生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带教培训模式;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创新性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80.43±2.34,实践操作77.78±3.33,带教满意度为80%(40/50);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92.89±3.21,实践操作88.99±3.21,带教满意度为96%(48/5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及操作能力,并提升带教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带教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微格教学 护生规范化培训 出科成绩 带教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的效果。方法以我科在岗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前(2016年1-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12月)的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并进行实施前后的对比。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护理评估、解决问题以及专业技术四项核心能力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层级培训,对护士核心能力以及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层级培训 护理质量 护士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妇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12月,选择一病区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培训;二病区的13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培训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妇科护理人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分别为(3.92±0.67)分和(4.15±0.69)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72,P=0.392)。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法有利于提高妇科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该方法值得在其他科室和医院推广并接受进一步对检验和修正。

  • 标签: 妇科 同伴教育 培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培训应用于内科护理人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8名内科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培训前后风险意识的变化。结果经风险管理培训,在风险因素认知、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倾向等指标上的评分,较培训前都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培训应用到内科护理当中,有利于完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内容的认知、改善工作态度,并提高风险管理的行为倾向,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风险管理 培训 内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标本规范采集培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前301257份标本和2017年2月-2018年1月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后383245份标本进行不合格份数统计。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前后对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结果规范化培训前标本不合格率为0.77%,规范化培训后不合格率为0.27%,培训前后不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而标本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护理人员标本规范采集培训,保障标本合格,检验结果正确对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检验前质量控制 规范化标本采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柯氏评估模型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实验组采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估操作效果的方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护生分别参加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带教老师、总带教共同进行考核评分,科室护士长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护生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柯氏评估模型对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有利于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激发学习需求,提高沟通能力。

  • 标签: 柯氏 评估 护生 操作 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分层次静脉输液培训对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外科的16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常规培训组8名和分层次静脉输液培训组8名,进而对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输液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分层次静脉输液培训培训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8.70%和静脉渗出率6.52%明显低于常规培训培训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21.30%和静脉渗出率26.96%(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静脉输液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的安全意识,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帮助,拥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神经外科 分层次静脉输液培训 输液质量
  • 简介:摘要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社区护理质量,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开展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本文对国外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机构、内容、方式与评价进行简述,为进一步健全我国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社区护士 岗位培训 研究现状 国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ICU规培护士培训模式和经验,以供其他科规培护士培训借鉴。方法将六西格码DMAIC管理模式运用于规培护士培训,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于DMAIC管理模式,规培护士的核心能力、知识和技能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符合重症护理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 标签: 重症规培护士 六西格玛 DMAIC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本科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细节的关键点存在问题常见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4人,其中男5人,女59人,针对护理本科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细节的关键点存在问题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常见问题包含找不准颈动脉位置,动作不规范;心肺复苏按压部位不准确;肩肘腕未形成一条直线及未垂直于胸骨;按压幅度不足5~6cm;按压与放松时间不成11的比例;吹气量不足500~650ml。结论本文通过对CPR每个细节的逐一分解,并一对一的指导,使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CPR操作存在细节上的关键问题,及时给与纠正,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实习生 心肺复苏 关键点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教学是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阶段,随着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概念的引入和实践,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因此在临床实习之前增加了见习时间。完善培训内容和模式、培养职业素养、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方法从见习医生始业教育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见习医生始业教育培训是加强见习医生临床职业素养培训的重要途径。结论规范的始业教育培训对首次入院的见习医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临床见习医生 始业教育培训 PDC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肇庆市基层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了解采用短期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的方式,对基层医生掌握和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作用和影响,评价基层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效果、推广成效,分析影响基层医生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主要因素,找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关键问题,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15种以上工作目标的有效路径,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为各级中医药行政部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况调查、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小组访谈的方法,对我市基层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培训满意度了解培训效果及推广应用情况,为完善培训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结论提出肇庆市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基层医生 中医药适宜技术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医师满意度调查体系建设对培训质量改进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参加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调查。结果住院医师对培训基地各方面条件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和对培训效果评分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住院医师满意度调查体系建设对临床培训质量具有明显的改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 标签: 住院医师 满意度 培训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房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对产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0名产科新护士进行产房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记录并分析培训前后专科知识及技能成绩、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能力、医护人员对该护士能力评价等情况。结果培训后产科护士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通过实施产房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提高新入职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核心能力。

  • 标签: 新护士 产科 住院总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30名护理工作者,分别根据ABC3人定位法则和AB2人定位法则实施抢救演示操练以及考核,通过模拟心跳呼吸骤停疾病来比较演示操练前后常规式和定位式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变化和抢救总时间。结果定位抢救模式演习操练后,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和抢救总时间均要优于演习操练之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ABC/AB定位抢救演练 急诊护理 团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BL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伤口护理门诊培训的7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观察组各39人,其中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人员的学习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尤其是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方面。结论PBL教学法联合翻转课堂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培训中可以显著提升培训效果,让参加培训的人员熟练掌握技能,充分发挥培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此种教学模式值得应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翻转课堂 伤口护理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培训体系对低年资护理人员执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7年1月-2019年1月40例低年资护理人员,均进行规范化培训,周期为1个月,比较培训前后执业能力。结果执业能力七维度评分(规避纠纷、感染防护、健康教育、应急处理、护理观察、操作技术、理论知识)显著比培训前高(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可显著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与执业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规范化培训体系 低年资护理人员 执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培训”这一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静脉穿刺采血技能的效果。方法将进入临床实习的62名实习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1名。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技能的分级培训,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培训,利用自行设计问卷,从学生自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以及病人评价三个方面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价显示,分级培训前后,学生对静脉穿刺采血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提高;实验室带教老师的评价显示实验组学生在进行分级培训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以及病人的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实验组的评价结果较好。结论分级培训这一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静脉穿刺采血技能有效。

  • 标签: 分级培训 静脉采血 护理本科实习生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