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根管器械取出根管内断针操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行显微镜下根管内断针取出术的60例口腔根管内断针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共30例,给予四手操作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及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上颌前牙、上颌双尖牙、下颌双尖牙及下颌后牙治疗成功率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四手操作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显微镜下根管内断针取出术的成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断针 根管显微镜 超声根管器械 四手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介绍了“扎根理论”的相关概念、起源及发展,总体研究方法、过程及特点,重点阐述扎根理论在护理研究中的具体实施步骤,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广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 标签: 扎根理论 定性研究 护理研究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股沟疝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疝气修补术,观察组通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来说,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指标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6%、23.0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放射科使用DR操作时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方法综合我院使用DR操作的实际情况,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常规DR操作过程中,存在前期准备不足、资料调取错误、拍摄体位错误以及参数选取不当等问题。结论放射科操作人员应遵循DR相关操作规范,注意各个环节的操作合理得当,提高检测质量。

  • 标签: DR 放射科 操作技术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训练在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校需要进行护理操作教学的两个班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一班62人,为对照组,二班为64人,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先理论——老师演练操作,同时播放相关视频——学生课堂操作练习——课后自习2次操作练习。研究组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插入心理训练的方法,在老师演练操作前进行5阶段心理训练,在学生课堂操作练习中给予鼓励、赞扬等积极心理暗示,在课后自习、考试等中学生自行心理放松。学习结束后,两组均进行考试和心理测试,评估成绩和心理测试结果。结果两组考试成绩相比,研究组(93.31±9.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5.68±10.31)分(P<0.05);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对照组在焦虑、紧张的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而自信、平静的评分则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心理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操作成绩,并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

  • 标签: 心理训练 护理教学 操作 成绩 心理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96例患有急性脑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96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急性脑血栓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腔镜(VATS)单或双操作孔法切除后纵隔肿瘤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分析在胸腔镜用单操作孔切除后纵隔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双操作孔切除的后纵隔肿瘤患者30例对比。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第一天白细胞值、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24h、48h)、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VATS单孔操作孔切除后纵隔肿瘤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小时白细胞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疼痛VAS评分、48h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双操作孔有优势(P<0.05)。结论VATS单操作孔技术较双孔技术有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受到了手术器材,手术技巧等的限制,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无优势,且适应症偏少。若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其优势会更明显。

  • 标签: VATS单 双操作孔 后纵膈肿瘤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治疗口腔中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进行口腔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四手操作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进行四手操作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时间要明显小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患者使用四手操作模式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治疗的时间,且能够收获到更高的满意度,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经济有效,并可在家中进行的一种透析方法1。因其经济实惠、不影响日常生活,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已逐渐成为首选2。在老年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都会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严格培训3,即便如此,在居家独立操作中,很多患者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导致腹膜感染、营养失调等并发症而反复入院治疗。

  • 标签: 腹膜透析 居家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采血的工作中,护理人员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标本溶血是否会对血氨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1日—11月1日我科住院期间的20例患者的正常血标本的血氨值和人工溶血后的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血标本的血氨测定值显著高于未溶血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标本发生溶血可直接影响血氨测定结果,医护人员在抽血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标准操作流程,总结溶血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溶血率,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抽血 溶血 血氨 影响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药品测定方法的研究,对确保药品安全意义重大。药品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具有较高精准度,优点突出,被广泛应用在药品物质测定中。本文对药品有关物质测定中HPLC操作要点进行探讨,为提高测定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 有关物质 测定
  • 简介:摘要当前,大量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口腔医学领域。但是口腔医生护士团队的工作压力与之前相比并无改善。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方便流畅的实施口腔操作,需要改进四手操作的概念并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需要更新年轻牙科医生对四手操作概念的认知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医生和助理护士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节约手术时间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牙科医生和椅旁护士两人四手联合共同治疗患者的模式-即四手操作系统(four-handedtechniquesystem)逐渐兴起,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被认为是现代口腔护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年轻的牙科医生及助理护士掌握四手操作的概念,帮助他们应用最新的技术在现代牙科诊所中更好的开展工作。促进临床上对四手联合操作的认识和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口腔 护理 四手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中专护生在实习不同阶段对技能操作需求。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科实习的130例大中专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大、中专护生在实习不同阶段对技能操作需求,为实习生提供更好的技能培训,完善其护理技能。结果实习后期认为护理风险大的患者人数大大增加,与护理初期及护理中期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实习的初期、中期、晚期的各项护理技能的前5项主要以基础技能为主,包括静脉输液、氧气吸入、心电复苏、导尿/吸痰、注射法,后五项为生活技能为主,包括大小便护理、晨间护理、移动翻身、洗头沐浴、口腔护理。结论大、中专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技能操作要求,临床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引导和帮助护生提升护理技能,完善知识储备,以应对今后的护理工作。

  • 标签: 护生 实习 技能操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现状,总结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护理操作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正畸科托槽与带环粘接时的应用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4-2015年中的100例在我院做口腔正畸治疗的托槽和带环粘接的患者,其中实验组50例,采用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对照组50例,由医生独立完成托槽以及带环的粘接工作,护士仅参与常规椅旁巡回护理。之后再分别计算其平均操作时间、首次复诊时托槽脱落率的调查,最后分别对患者发放简易的的问卷调查表,用以评价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四手操作技术在提升医师平均操作时间、托槽等零件的脱落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手操作应当在口腔护理中得到推广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 护理 口腔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4.78±3.26)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8.33±4.58)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9%。结论舒适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其日后身体健康的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心血管内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配合行为诱导对儿童口腔门诊治疗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口腔门诊100例龋齿根管充填治疗的学龄前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护理配合,研究组患儿实施四手操作技术配合行为诱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0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8个月后,研究组患儿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配合行为诱导能有效提高儿童口腔门诊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四手操作技术 行为诱导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方法适用性试验,加强对方法适用性试验的重视。方法分别从检验方法的选择、确认以及中药制剂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必不可少。结论相关部门应重视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质量控制。

  • 标签: 计数方法 微生物检查 方法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