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舒适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舒适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86.42±3.53)分,常规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49.52±10.58)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样本,以40例为一组,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2.5%)。结论应将舒适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其治疗满意度,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疾病患者护理操作过程中的隐私泄露原因,对隐私保护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9月182例妇科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对比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分析隐私保护问题,进行护理改革,观察改革效果。结果实验组发生率98.68%,对照组82.89%,实验组护患关系评分(6.73±3.12)分,对照组(3.58±1.25)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科疾病患者护理时的隐私容易泄漏,护理人员加强隐私保护意识,护理时采取隐私保护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疾病 护理操作 隐私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导引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操作技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进行CT导引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CT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CT穿刺活检结果分为诊断正确组和错误组,判断CT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可能影响CT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因素。结果(1)CT穿刺活检对恶性病变、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5%(292/330)、69.6%(110/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穿刺活检总体诊断正确率为82.4%(402/488)。(2)正确组与错误组男性比例、年龄、病灶至皮肤距离、病灶有无空腔及穿刺时仰卧位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组与错误组病灶大小、病灶良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CT导穿刺活检对诊断肺部微小病灶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及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CT导引 胸部病变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本院收治行择期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采用本院特制调查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0%和84.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6.41±2.3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5.23±3.12)分,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防治等的一门传统医学。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传承与发扬。而中医教学作为中医文化传授的重要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固有的教学观念,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中医教学改革。本文结合中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几种创新中医教学方法,旨在提高中医教学和学习效率,更好的促进中医的发展。

  • 标签: 中医 教学方法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龋齿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69例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因龋齿疼痛入院。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观察患儿的龋齿复发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龋齿复发率2.86%、护理满意度94.29%,均优于对照组的龋齿复发率26.47%、护理满意度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龋齿的发生主要与缺乏防龋意识、饮食习惯不佳、未形成口腔清洁习惯等有关,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可有效预防龋齿复发,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龋齿 病因 口腔清洁
  • 简介:摘要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是多发于亚洲地区的一种先天遗传性表达。由于患者肠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使乳糖消化、吸收,为人体所用。乳糖会在肠道中由细菌分解变成乳酸,从而破坏肠道碱性环境,使肠道分泌出大量碱性消化液来中和乳酸,发生轻度腹泻。乳糖不耐受与人类尤其是婴儿期的营养和健康密切相关,影响人类对乳制品的摄入。

  • 标签: 乳糖不耐受 消化不良 吸收不良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