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眼球震颤手术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先天眼球震颤合并垂直头位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眼球震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患者的垂直头位小于15°患者17例,垂直头位角度在15-30°之间7例,术后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27±0.12),与术前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手术治疗先天眼球震颤合并垂直头位患者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

  • 标签: 先天性眼球震颤 头位异常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先天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时采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心脏病患者84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先天心脏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先天心脏合并气道异常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先天心脏合并气道异常患儿30例进行分析研究。30例患者气道异常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包括作主支气管狭窄6例,右侧气管化支气管5例,气管轻度软化5例,左主支气管狭窄7例,长段先天气管狭窄7例。为患者进行相关治疗,采取先天心脏配合左主气管成形术患者有18例,进行先天心脏矫治术的患者有10例,没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例。结果30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2例患者为先天心脏合并右侧气管化支气管患者,因手术后出现肺上叶不张和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采用先天心脏矫正术的8例患者,手术后撤掉呼吸机出现呼吸困难。据统计,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为86.47%。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来诊断小儿先天心脏合并气道异常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且不会对小儿造成创伤和影响,安全性高。先天心脏合并气道异常在临床上不常见,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正确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合并气道异常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马蹄肾及其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来评价KUB、IVP及MSCT检查在马蹄肾及合并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马蹄肾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分别统计KUB、IVP及MSCT对马蹄肾及并发症的诊断率。结果KUB诊断马蹄肾8例(34.8%),肾结石5例(50.0%);IVP诊断马蹄肾10例(43.5%),肾盂积水14例(84.2%),肾结石6例(60.0%);CT诊断马蹄肾23例(100%),肾盂积水19例(100%),肾结石10例(100%)。结论MSCT对马蹄肾及合并症的正确率高于KUB及IVP,可以清楚地显示马蹄肾畸形部位及肾盂积水、肾结石等合并症。

  • 标签: 马蹄肾 多层螺旋CT 静脉肾盂造影 腹部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脊髓纵裂畸形合并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空洞征、脊髓栓系综合征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脊髓纵裂是一种脊髓发育过程异常的一种少见的神经管闭合不全导致的脊髓先天异常性疾病,表现为脊髓或终丝丝状面上被隔障分开,隔障为骨性、软骨性突起、异位增厚的蛛网膜,本于1837年有OIIivie发现并命名,正常人群中单发此的几率少,但在先天脊柱侧弯、脊柱裂等患者中易合并。方法回顾性对我院近年来手术确诊的有临床症状脊柱脊髓先天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畸形患儿13例,全部进行X线片、CT、MRI检查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患儿中有3例患儿中同时并发3种以上畸形术后效果一般,2种以上术后症状明显缓减,2中以下效果明显。结论小儿脊柱、脊髓多发复杂畸形选择X线片、CT、MRI检查及临床表现可较准确诊断,手术治疗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大部分治愈,部分缓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脊髓纵裂畸形的诊断 分型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先天肾积水的病患实施临床治疗和有效护理方案的意义。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于6个月患有先天肾积水的婴儿,并研究分析。结果40例患儿全部痊愈,顺利出院。结论全面评估患儿的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免发生感染;加强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免出现尿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在患儿痊愈出院时,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能显著促进先天肾积水的患儿痊愈的进程。

  • 标签: 肾积水 婴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为先天上睑下垂患者围手术期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43例先天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及术眼准备,术后按医嘱对术眼进行换药同时做好暴露性角膜炎及眼睑肿胀与血肿等护理。结果43例先天上睑下垂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5个月睑裂恢复正常,无视觉致残及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本病愈合,减少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 健康教育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食道闭锁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9例先天食道锁闭患儿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49例患儿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其中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感染6例。2例放弃治疗。47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结论加强先天食管闭锁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帮助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存质量,而且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先天性食道闭锁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指导。方法对我院颌面外科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46例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责任护士的精心护理、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446例患者创口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唇腭裂 围手术期 责任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心脏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心脏围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的做好术前准备、有效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右腋下小切口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手术治疗先天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15例18侧,单侧12例(左侧9例,右侧3例),双侧3例,Ⅰ型10例12侧,Ⅱ型5例6侧,旋前30-40度2例,旋前40-60度4例,旋前60-100度9例。手术采用前臂掌侧S型切口广泛松解肌筋膜、骨间膜,切断及延长旋前圆肌、旋后肌并尺桡骨近端截骨旋转、锁定钢板内固定矫形手术,术后5-6周拆除管型石膏,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平均24个月,截骨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周,15例均未出现截骨处骨不连及旋前畸形复发,左侧旋后至10-20度,右侧旋前至15-30度,拿餐具、吃饭等日常生活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前臂掌侧上1/3“S”型切口广泛松解肌筋膜、骨间膜,切断及延长旋前圆肌、旋后肌并尺桡骨近端截骨旋转、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先天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较满意的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先天肠闭锁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年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新生儿先天肠闭锁患儿,根据患者在围手术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这些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先天肠闭锁患儿在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可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对先天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先天子宫畸形的磁共振检查,及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将检查结果同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为97.62%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5.71%。结论磁共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子宫外部的形状、具体轮廓以及子宫内部的宫腔结构,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先天性 子宫畸形 磁共振 诊断
  • 简介:摘要通过对31例先天喉囊肿的新生儿围术期的护理,认为包括对病情观察,及时手术,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并给予营养支持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通过治疗和护理,31例患儿顺利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先天性喉囊肿 婴幼儿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