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烧伤病人补液过程中的护理,总结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康复痊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烧伤科2011-2012年50例重度烧伤病人补液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分析多方面护理因素所带来的促进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及尽快恢复的方法。结果50例重度烧伤病人除1例高龄患者因最终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均平稳度过休克期并康复出院。结论尽早的、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体液及生命体征的监护,及时纠正重度烧伤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及严密而细致的控制补液的出入量,都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休克期,促进早日痊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度烧伤 补液治疗 护理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我院剖宫产手术患者254例,加强患者手术配合,分析患者手术效果。结果254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大出血等症状,经术后3d回访,满意率高达98.8%。结论加强剖宫产手术护理配合,严格按照手术无菌操作规范,术中良好配合,以此避免手术安全隐患。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配合 手术过程
  • 简介:摘要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进化和改革之后,传统的中药制药工艺逐渐被药企所抛弃,但是我国制药技术正处于现代化的初级阶段,难免导致制药工艺比较复杂,这就导致了在制药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职业危害,对药品的制造质量和工作人员均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对中药制药过程危害以及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中药制药 危害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房健康教育执行单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及应用效果,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进入待产室待产的孕妇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宣教;观察组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制定成表格形式,助产士在产妇分娩的各个阶段依照执行单的内容对其进行宣教,产后3天以随机调查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产房健康教育执行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孕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方法简便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执行单 健康教育知晓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风险因素,总结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25名输血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输血科进行现场调查,调取8231例申请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报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结果HbsAg阳性487例(5.92%),抗-HCV阳性97例(1.18%),梅毒抗体阳性49例(0.60%);护士认为风险评分前三位因素为与患者及其家属配合不默契、护理任务重、复杂成分输血。结论输血风险事件可能发生于输血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输血风险事件影响因素较多;加强临床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监控与管理非常必要。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护理 监控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方法根据血药浓度与抗生素使用有效和微生物耐药的相关性,结合临床短半衰期抗生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结果抗生素临床使用过程的影响因素,可经血药浓度通道,影响其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微生物的耐药性,进而制约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短半衰期抗生素多次给药的工作量与护士工作制度管理的冲突,影响了该类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结论重视抗生素使用过程合理性的管理,将促进其合理使用水平的整体提高。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使用 血药浓度 半衰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孕妇待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待产的孕妇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孕妇入院日期尾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待产观察与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待产观察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等指标。结果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孕妇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的比例小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也小于对照组孕妇,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改善孕妇的心理、生理状态,增加孕妇对阴道分娩的自信心,降低剖宫产率,让孕妇保持最佳的状态接受分娩,保障母婴平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孕产妇对助产士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待产过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妊娠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孕妇中选出1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65例。对其中一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孕妇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对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当中,与干预前相比较,两组孕妇在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下降,但其中研究组孕妇的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孕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妊娠期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控制措施展开研究。方法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作为重要的依据,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且归纳其结果。结果对国内药片生产过程中质量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展开分析,并且给予相应的控制措施,对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风险控制的作用等方面展开总结,并且对其技术进行分析。结论在制药企业当中,药品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风险具有较大的意义,为此,国内制药企业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更加要重视制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制药质量风险,以确保能够有效的减少药品质量风险事件的出现。

  • 标签: 质量风险 药品生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的效果及体会,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80例,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给予其中40例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组),另40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将两组的妊娠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妊娠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辅助生殖患者可以提高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发生率
  • 简介: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加载巨大的知识量,扩充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理解力和对社会的辨识度,把握好课堂与现实的良好结合。

  • 标签: 医药市场营销 授课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中药调配过程中常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医院近2年的3580张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处方调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有107张处方存在问题,其中审方差错19张(17.76%)、饮片品种差错10张(9.35%)、剂量控制不妥21张(19.62%)、忽视注脚18张(16.82%)、剂量不准39张(36.45%)。结论中药处方调配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药房工作人员应严格根据处方调配程序进行操作,严把药品质量关,尽可能地避免调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调配 问题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静脉输液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14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行静脉输液的小儿病患,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行静脉输液的小儿病患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升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病患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颤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09月至2014年0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50例房颤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52%。结论除了与治疗相关的护理,饮食、心理及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等措施亦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标签: 房颤 护理 心理干预 血栓栓塞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的执业药师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实施执业药师制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我国的执业药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法制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不够,执业药师的地位不高等问题,应予不断完善,以促进执业药师制度实施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执业药师 制度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中国目前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1%1。儿童人口的庞大数量,儿童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变的庞大,儿童的护理与治疗任务也变的艰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更多的家长能给儿童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的儿童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给儿童入院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麻烦。

  • 标签: 儿童 心理行为 影响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胶囊内镜在健康人群体检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采用胶囊内镜消化道检查的148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体检者在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时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体检中的各项生理指标、肠道清洁程度及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生理指标、肠道清洁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胶囊内镜检查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胶囊内镜 体检 护理干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综合能力。方法通过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对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评判性思维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制定与落实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实施评判性思维培养后护士在处理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能力。结果通过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使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可有效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和不断的完善护士的分析思考能力,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强化了护士在执行医嘱和实施护理程序中对程序性知识和评判性思维的运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士 评判性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输血过程中进行不良反应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首先通过医院的输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科以及医生组成三个层次的监测系统,建立本院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医护人员对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登记,然后进行汇总分析,建立报告制度。结果在21048例输血登记显示有68例发生输血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2%。结论在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中,建立检测系统有助于医务人员进行诊断、治疗以及防控各种输血的不良反应,能够更进一步保障临床输血高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监测 临床意义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