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食物交换份法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食物交换份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和传统的形式进行饮食教育,3个月后以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交换份法联合仿真食物模型法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

  • 标签: 食物交换份 仿真食物模型 恶性肿瘤 饮食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的实习医生实施情景模拟教学,观察其对临床技能培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儿科的实习医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法进行临床技能培训;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对比观察两组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后两组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观察组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中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扩展应用。

  • 标签: 儿科 情景模拟教学 临床技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教中存在问题,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通过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护生护理缺陷形成的原因。结果减少护理差错事故隐患的发生。讨论优化护理临床带教模式,调动护生积极性,提高带教质量

  • 标签: 临床带教 护生 老师 问题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过程中常遇到断水断电问题,这种万分紧急状态下,既不能让病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又不能浪费病人血液,需要积极应对,大胆处理,采取临床实用应急措施予以解决。

  • 标签: 血液透析 停水停电 故障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洗胃过程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抢救技术和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正确洗胃,达到最佳洗胃效果减少或避免患者的痛苦。方法对我院2013年09月—2014年09月收治的108例急诊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洗胃的潜在风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急诊洗胃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风险,其中以呛咳、窒息、吸出血性液体最为常见。结论在急诊洗胃过程中,制定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操作程序,娴熟技能是提高安全洗胃重要措施,使中毒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洗胃 窒息 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血站的医护人员和献血者在献血的全部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不仅能有效改善医护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献血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还能使献血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稳定和保障血源的充足。促进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情感交流 献血者招募 固定献血者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护理组织形式,是危重患者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是现代尖端护理技术的体现,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组织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ICU的护理安全问题也相应增多,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医院和医护人员将对此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ICU护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工作的成效,因此,圆满的完成ICU各项护理任务至关重要1。文献报道高达18%的ICU患者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2。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问题,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医疗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理疗过程中的常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康复理疗的患者48例,按照康复理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4例。对照组仅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进行康复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再根据具体的问题使用相应的解决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对相关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康复理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理疗结束后,虽然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提高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解决康复理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需要在对以往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康复理疗 常规问题 解决对策 临床经验 日常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69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正常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其新生儿窒息比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总产程较短,产后出血量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可提高分娩质量,正常产率高,产程较短,出血量少,同时可减少新生儿窒息。

  • 标签: 产妇 分娩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实施护理干预后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抽取本社区2013年6月至12月期间,门诊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于输液的满意度及输液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输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输液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对社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内科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几个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内科 院内转运 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常规放疗过程中摆位偏差的测量分析。方法本次医学观察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放疗,回顾分析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摆位偏差测量和分析情况。结果无固定装置治疗与有固定装置治疗时的SI和RL平均平移偏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固定装置,能够减小随机误差所导致的摆位偏差。

  • 标签: 食管癌 常规放疗 摆位偏差 测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妇分娩过程中行宫底按压助产法的效果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孕妇产采用宫底按压助产法以及护理。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并发症、新生儿窒息、阴道撕裂、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0.00%,对照组为4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的阴道撕裂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3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2.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宫底按压助产法以及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降低阴道撕裂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将宫底按压助产法和护理在妇产科,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分娩 宫底按压助产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的知识及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配备洗手设施、将手卫生状况纳入绩效考核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结果加强手卫生管理后手卫生用品消耗量逐季上升趋势,手消毒剂领取量逐季增加,洗手正确率及依从性不断提高。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更新洗手观念,提高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卫生培训 医院感染 洗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衰竭人工肝临床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8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8例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中,出现低血压17例,发生率为21.79%。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幅度在30~55mmHg之间,其中9例为体外循环接通10~30min之间出现血压降低者,占52.94%。结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与大量失血是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肝衰竭 低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因此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课程建设与改革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它不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我院高职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位、整合,并对整合后所涉及的各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关探索。

  • 标签: 高职助产专业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 职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塑化标本在人体解剖标本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方法传统的人体解剖标本所用的福尔马林溶液,具有非常刺激的气味,这种气味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并且制作出的标本也不易存放,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以生物塑化技术应用在标本制作塑化标本的方法,与传统的人体标本比较其优劣。结论用塑化技术制作人体解剖标本没有刺激性气味,不光是避免了危害实验者的健康,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本文现对塑化标本在人体解剖标本制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人体解剖 标本制作 塑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