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38例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 均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 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结果 38例垂体微腺瘤经平扫检出25例, 检出率为65.8%, 经动态增强扫描检出36例, 检出率为94.7%, 其中11例为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高于肿瘤区, 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延时扫描, 垂体微腺瘤组织可有缓慢强化的表现, 其中7例延时扫描见肿瘤区信号增强, 但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 4例延时扫描肿瘤区信号高于正常垂体组织。结论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检出信号, 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 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垂体微腺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肺炎患儿6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各有31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在雾化后接受人工叩击排痰,后者在雾化后实施机械震动排痰,对比两组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临床有效率,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5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的28例采取的是振动排痰治疗,治疗组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的是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身体指标可知,治疗组的呼吸功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指标高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对比,治疗组的各项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2.8%和71.4%。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整体可行性比较高,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 振动排痰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肺炎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实验组,分别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以及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进行治疗,并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上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振动排痰 纤支镜肺泡灌洗 联合 ICU重症肺炎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与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12例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摸球法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56例行振动排痰护理,评比2组生活质量、运动耐受性的差异。结果:与护理前相比,2组的6min行走距离长于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护理有利于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耐受性,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慢阻肺 生活质量 运动耐受性 振动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