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索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新术式,改进传统治疗方案。方法: 针对前期研究中开放手术与经皮手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不足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应用术中超声检查辅助小切口微创修复治疗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 9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结果: 9例患者随访至少 16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 12周随访时影像学检查示患肢跟腱连续性恢复良好,活动范围及肌力满意。术后 16周时, 9名患者都成功完成单足跳跃和重复提踵 30s。与对侧相比,踝关节背伸与趾屈角度丢失小于 10°。末次随访 9例患者 AOFAS评分平均 96.4分。其中一名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并于数日内缓解,无其余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 B超引导下小切口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手术方式简单,有效减少神经血管损伤概率,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腹部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4月期间临床疑似腹膜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包括影像学显示有或无腹水的网膜增厚患者、在影像学上存在肠系膜或腹膜后腺病、回盲部增厚和腹部实性器官受累。用 23G吸引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对诊断腹部结核准确率、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对 35例可疑患者行大网膜细针抽吸,病例报告恶性肿瘤 8例( 22.8%)。其余 27例患者中, 19例( 70.4%)结核病阳性结果。 19例细针抽吸阳性患者中,中位年龄 33岁( 10-63岁),其中男性 8例( 42.1%)。腹水 14例( 73.7%),腹腔淋巴结肿大 9例( 47.4%),回盲部增厚 3例( 15.8%),腹腔脏器受累 4例( 21%)。肉芽肿性炎症 17例( 89.5%),抗酸杆菌阳性 10例( 57.6%)。对两名患者进行 Genexpert分析,其中一名患者为阳性。结论 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检查有助于诊断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的腹部结核。

  • 标签: [ ] 超声引导 细针抽吸 网膜 腹壁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效果。方法:在2019年4月到2020年8月开展研究,并以我院诊治的早期肝癌患者40例进行研究。40例患者均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存在肿块并自愿接受穿刺活检。所有患者均根据要求完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比手术手术结果与穿刺活检结果差异。结果:穿刺活检与术后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相当,P>0.05。结论:超声之下的活检可以有效应用于早期肝癌,可以实现对患者病理类型的准确判断,筛查结果可靠,属于门诊中肝癌的重要筛查技术类型,值得普及。

  • 标签: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活检 早期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本院 2019.05 至 2020.02 时期内收治的吞咽困难患者共 55 例,划分为 A 组( 22 例)和 B 组( 23 例)。 A 组为常规手术救治, B 组为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救治,评估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72.73% , B 组为 95.65%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3.04% , A 组为 40.91%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吞咽困难患者, DSA 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救治模式,呈现疗效佳、安全可靠的优势,应予以重视。

  • 标签: 吞咽困难 DSA 引导 经皮胃造瘘术 总有效率 并发症总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技术的应用方式,总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0例肾结石患者为对象,对其采取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技术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300例患者中结石清除的患者是280例,清除几率是93.3%,手术时间是60.25±0.23min,出血量是40.26±0.26ml,下床活动时间26.25±0.23h,住院时间8.26±0.36d,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恢复。300例患者治疗后10例患者感染,8例发热,治疗后均恢复,其并发症几率是6%。300例患者治疗显效和有效例数分别是280例和10例,总有效率是96.7%。结论:针对肾结石的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技术方式治疗,其优势明显,取石的成功几率高,手术时间短,值得借鉴实施。

  • 标签: B超 经皮肾镜技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均开展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数据。结果: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结节最大径、体积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3个月,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缩小率67.24%(39/58)。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较为确切。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射频消融 甲状腺良性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细节围术期护理对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0例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另外40例设为研究组实施细节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 (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细节围术期护理对接受CT引导下肺肿瘤微创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有着极为确切的作用,能够对并发症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围术期 CT 肺肿瘤微创介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引导下个性化营养支持护理措施。方法:本次对照实验中,于我院ICU中选取7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要接受营养支持护理,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营养评估引导下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护理模式下患者的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实验中,应用营养评估引导下个性化营养支持护理的观察组,其LY、Hb、hs-CRP、PALB、TP、ALB等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存在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相对更优,(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P<0.05)。结论:对重症患者实施营养评估引导下个性化营养支持护理,对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重症患者 营养评估 个性化营养支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共 9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胫骨骨折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探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8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接受:支气管镜肺活检(40例、对照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40例、观察组)两种诊断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确诊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确诊率87.5%高于对照组52.5%(P<0.05),诊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并无差异(P>0.05)。结论:对周围型肺癌病例的诊断,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确诊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应用手段。

  • 标签: CT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支气管镜肺活检 周围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B超引导下动脉置管术监测ICU休克患者血压情况、置管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80 例ICU休克患者为例进行探析,依据置管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普通动脉置管术)与实验组(40例,B超引导下动脉置管术)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引导动脉置管术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提升置管成功率,为医务工作者及时提供ICU休克患者动力血流情况。

  • 标签: B超引导 动脉置管术 ICU患者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为老年全麻患者应用引导认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8月间本院收治全麻手术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原则分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配合常规护理、联合引导认知护理,各组有30例。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满意度评价分析引导认知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个项目评价分数数据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认知护理模式应用于全麻老年患者更有助于术后高质量睡眠,提高护理模式信赖程度。

  • 标签: 引导认知护理 全麻 老年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肝囊肿患者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无水乙醇治疗,后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疼痛、出血、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腹胀以及醉酒样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显著,辅以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超声引导 穿刺注射 聚桂醇 肝囊肿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共计84例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为分类依据,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注射0.9%NaCL溶液,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药物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均有好转,实验组患者的疼痛降低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各医院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的价值。方法:纳入时间为 2017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纳入 32例来我院就诊的严重水肿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分析穿刺成功率。结果: 32例严重水肿患者中, 1次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30例,其占比例为 93.75%( 30/32); 2次及 2次以上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2例,其占比例为 6.25%( 2/32);穿刺完成的平均时间为( 6.31±0.21) min。输液中出现轻度液体渗漏的患者有 1例,其占比例为 3.13%( 1/32);将穿刺针拔出后,并采取针对性处理,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可将严重水肿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予以提升,将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严重水肿 超声引导 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胆囊切除全麻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一例开腹胆囊切除的全麻手术应用腹横肌阻滞的术后疼痛效果的追踪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未采用腹横肌阻滞明显轻微,患者仅在术后 10小时出现轻微钝痛。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麻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可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麻开腹胆囊切除术后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联合双橘颗粒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每组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模式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联合双橘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瘤体体积及血清各种激素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周、3周时的月经恢复例。结果: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的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比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E2、FSH、LH等指标也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联合双橘颗粒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双橘颗粒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