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童胫骨骨折采用弹性髓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儿童胫骨骨折患儿5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8月-2020年8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27例(采用普通钢板螺旋固定治疗)和研究组27例(采用弹性髓内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优良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优良率(88.89%)明显较常规组高(66.67%),两组间呈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儿童胫骨骨折采用弹性髓内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骨折的早日愈合,保证其肢体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儿童 胫骨骨折 弹性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共38例,提供开放手术内固定手术,研究组共38例,提供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对比两种手术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84%),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能减少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身体康复。

  • 标签: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脊柱骨折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弹性髓内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小儿长管骨骨折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 12例小儿长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 n=6)与对照组( n=6),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法复位的治疗方式,而实验组则采取弹性髓内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随访 3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随访 3个月的疗效表明,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为 100.00%,对照组优良率为 5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长管骨骨折的患儿,临床治疗中采取弹性髓内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取得较常规手法复位更满意的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小儿 长管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伤椎置顺势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本组107例,均为河南省滑县骨科医院住院患者,男72例,女35例。年龄18~69岁,中位数46岁,涉及椎体T10~L3,合并轻度骨质疏松症4例。损伤原因:高出坠落伤65例,交通伤14例,重物砸伤7例,蹲挫伤16例,其他伤5例。受伤时间2~14 d,中位数4.2 d。采用经皮伤椎置顺势复位治疗,术中应用6固定、上下椎体置部位改良及伤椎定向螺钉并尾端头倾,使纵向撑开力量增大,同时伤椎螺钉还能起到支撑及撬拨作用,钛棒按脊柱生理曲度进行预弯,顺势复位恢复椎体高度。结果:1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5)min,术中出血量(35±20)ml。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9个月随访,中位数9个月。本组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出现。术后7天、45天、末次随访107例患者Cobb角、伤椎高度、胸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S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经皮伤椎置顺势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明显缓解疼痛及脊柱功能恢复,并且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 伤椎置钉 顺势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路切开腰椎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取保守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切开腰椎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后路切开腰椎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 标签: 后路切开腰椎钉棒系统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骨性Ⅰ类或轻度骨性不调伴牙列拥挤的成年患者,可以通过拔除智齿后远中移动牙列获得空间排齐上下牙列,维持原有侧貌。但上下颌磨牙同时远中移动仍是目前矫治的难点。本病例借助微种植体支抗,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微种植支抗钉 无托槽隐形矫治 远移
  • 简介:【摘要】:目的:交锁髓内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入的下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12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交锁髓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动力化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对比良优率:观察组良优率为100.00%,对照组良优率为93.65%,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3.17%),对照组不良反应11例(17.46%),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治疗方式可以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病症,为了巩固疗效临床可以联合早期动力化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良优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治疗 下肢骨折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弹性髓内与牵引石膏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对全部患儿采用弹性髓内与牵引石膏固定治疗,结合采用的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3)。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形式,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改善程度、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明显减轻(p<0.05)。结论: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的实际治疗与护理干预过程中,以弹性髓内与牵引石膏固定治疗联合的方式,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改善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水平,缩短患儿的实际恢复时间。

  • 标签: 弹性髓内钉 牵引石膏固定治疗 小儿股骨干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筛选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筛选时间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病例数30例,观察组接受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治疗,病例数30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以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96.67%,观察组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中,采用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可以获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有所缩减,整体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带锁髓内固定疗法,做好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共计60例,将下肢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人数分别为30例,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带锁髓内固定疗法,做好效果观察和分析。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相关恢复指标比对,观察组情况明显改善(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评分分析和比较,经研究表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功能差异不大,下肢功能中观察组具有一定效果,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中,采用带锁髓内固定治疗后,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并促进功能恢复,在加快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同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下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椎弓根治疗的手术室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实施椎弓根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仅对观察组使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及负性情绪。 结果: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更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椎弓根治疗的手术室护理中,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椎弓根钉治疗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及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2月研究期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抽签分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交锁髓内治疗),实验组患者(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分析在不同治疗干预下,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数据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临床数据对比(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结果:对胫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术中临床数据,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等术后临床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后,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水平,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钢板 胫骨干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使用微创撬拔复位空心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中收治的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21例使用微创撬拔复位空心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皮肤缺血坏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微创撬拔复位空心内固定方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 内固定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胫骨骨折接受带锁髓内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88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胫骨骨折患者;经掷硬币法均分2组,1组为参照组(n=44,单纯接受带锁髓内固定术治疗),1组为试验组(n=44,接受带锁髓内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70.99±22.13min、13.21±2.91d)相比于参照组(68.70±20.71min、13.74±3.90d)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试验组(111.25±17.10ml)相比于参照组(246.67±37.99ml)明显较少;在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试验组(7.75±1.54、13.50±3.10周)相比于参照组(12.43±3.32、19.77±3.67周)显著较早,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胫骨骨折接受带锁髓内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疗效确切,可促使患者骨折尽早愈合;建议推广。

  • 标签: 胫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骨肽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带锁髓内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定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研究组采用带锁髓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能力评分、肢体痛感评分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数值均呈良性变化,其中,研究组效果更为显著(P

  • 标签: 骨不连 四肢骨折创伤 带锁髓内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应用髓内内固定技术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76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利用随机、单盲法,分成参照组(38例,常规治疗方法)和实验组(38例,髓内内固定技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7.30%高于参照组有效率81.08%,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髓内内固定技术治疗的过程中,具备极佳的治疗效果,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效果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镙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住本院口腔科的80例接受治疗的上颌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微镙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治疗之中。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阻生尖牙长轴与正中矢状面交角与阻生尖牙牙尖至牙合平面距离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但是治疗后上述测量与对侧健康尖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组患者共计88颗患牙,治疗成功82颗,治疗成功率为93.18%(82/88),不良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13/80)。结论微镙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牵引 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