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药的成分极其复杂,发挥中药疗效的有效成分大多难以确定,使得中药的质量标准、药理、药物代谢等的研究困难重重,联用技术分别利用LC的高分离效率和MS的高灵敏度与定性功能,能快速完成中药复杂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该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中有毒有害成分分析等多个领域中药研究中都能有效应用。随着分析分离技术方法的发展,LC-MS技术也将会在中药分析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标签: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S) 中药分析.
  • 简介:摘要:以气色谱、高效色谱两种检测方式对高纯乙苯的纯度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检测模式。气色谱-(GC-MS) 对乙苯中含有的杂质等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出来的杂质物质的标准进行时间的定性。最终检测出来的杂质成分主要有苯、甲基环己烷、异丁基苯、仲丁基苯、苯乙酮。在乙苯中添加杂质标准物质,分别测定GC 和HPLC 两种方法杂质的校正因子,采用校正后的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乙苯纯度,得出的结果显示,乙苯的纯度为99.918%,杂质范围为0.02-0.43;气色谱得出的结果显示,乙苯的纯度为99.911%,杂质范围为.最终得出的结论显示,两种检测方式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适用于高纯乙苯纯度定值的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高纯乙苯 纯度定值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LC-MS鉴定分析蒙药孟根地格达水提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LC-MS技术对梅花草孟根地格达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2.1×100 mm, 1.8 µm),乙腈(A)-0. 1%甲酸水溶液(B)(0~5min,5~10%A;5~10min,10%~15% A;10~20min,15~20%A;20~25min,20%~40% A;25~30min,40~60% A;30~33min,60%~95%A),柱温30 °C;流速0.3mL/min;进样量为2 μL。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对样品正负离子流图匹配出的化合物作出鉴定。结果 从孟根地格达水提物中检出29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苷类化合物20个、黄酮类化合物4个、羧酸类化合物2个、氨基酸类化合物1个、酚类化合物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1个。 结论 LC-MS技术为孟根地格达建立了快速、高敏、高效的分析方法,可为其后续研究提供数据。 关键词:蒙药;孟根地格达;化学成分;LC-MS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气色谱仪最为基本的维护工作主要是清洁除尘,其中对包括了对仪器外部和内部零件做好有效除尘的工作,定期对色谱配件做好维护工作,比如说做好隔热磨损的方式,能有效断绝进样口漏气等问题。这就需要检测人员进行有效的零件更换,定时做好色谱仪的配件清洁以及零件替换。从而养成良好的仪器维护工作。

  • 标签: 气相色谱仪日常维护与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100株医院实验室培养获得的鲍曼不动杆菌,使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并统计检验结果。结果: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替加环素敏感的有34株,耐药有45株,中介有21株,并用K-B法进行进一步检验,替加环素敏感菌株正确检出率为78.4%,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正确检出率为88.7%。结论:MALDI-TOF MS技术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可以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中医的核心物质载体,一直以来在疾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有很多中药已经实现了人工栽培,为中医的发展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中药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喷洒农药进行防虫害保护,因此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中可能会存在一定量的农药残留。一旦农药残留超标,应用于疾病的治疗时会影响药效,甚至是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所以对中药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是保障中药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气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检测,将其应用到中药农药的残留检测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气色谱技术的定义、特点以及对中药中部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 标签: 气相色谱技术 中药中农药残留量检测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分子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和瞬态变化的转移过程对所需分析技术的通量、灵敏度和时空分辨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SPME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活体原位分析的大门。遗憾的是,萃取速度和萃取能力仍有待提高。微萃取技术在传质速率和萃取能力上实现了的飞跃,但其进一步发展受到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的限制。因此,活体原位检测的关键是创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气色谱仪在饮用水中有机氯离子农药、有机含磷农药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与发展趋势。使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毛细管柱等设备,气色谱仪可以实现对这些有害物质的精确定量分析,而在环境监测和水质安全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气色谱仪将朝提高灵敏度和精度,以及实现自动化操作等方向发展,以满足更严格的水质安全要求。

  • 标签: 气相色谱 有机物检测 饮用水 有机氯离子农药
  • 简介:摘要:气色谱法的检测原理是将固体或液体作为固定相,再将气体作为流动,同时基于冲洗法予以柱色谱分离的一种检测技术。气色谱法在检测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以及操作简单便捷等优势特点,普遍被应用于食品质量检测之中。本文针对气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予以分析,详细阐述出其具体应用内容,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食品质量检验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应用串联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出生的60例疑似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对所有患儿均实施串联技术筛查,依据筛查阳性结果,实施联合高通量测序。结果:60例疑似遗传代谢病的患儿中,经单纯串联筛查分析发现阳性17例,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类疾病分别为8例、4例和5例。联合高通量测序,发现有13例患儿为阳性,4例患儿为阴性,串联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的符合率76.47%。结论: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时应用串联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能够有效提高筛查准确率,可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串联质谱技术 高通量测序 遗传代谢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串联检测技术(TMS)在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IMD)中的诊断价值,为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福建省龙岩市2019年1月~2021年12月出生的79687例新生儿为筛查对象,采用串联检测法对新生儿血液中的代谢物质进行检测,分析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探讨TMS在IM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79687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2303例,初筛阳性率为2.9%,对阳性新生儿实行召回重新采样,结合实验室再次检查结果,阳性者再利用生化检测,酶活性检测,分子检测,影像检查等相关技术,最终确诊瓜氨酸血症Ⅰ型(CTLN1)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4例、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原发性肉碱摄取障碍4例,丙酸血症1例,高精氨酸血症1例,高蛋氨酸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1例,神经退行性病伴脑铁沉积症1例。最终18例新生儿确诊为IMD,发病率为1/4427。目前对确诊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检查,随访,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及神经系统伤残。结论:串联检测技术存在快速、准确及高通量等优势,在新生儿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随着我国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新生儿数量在不断增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串联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应用效果显著, 有利于及早筛查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 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治疗措施提供有效帮助, 从而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血串联质谱技术 新生儿 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早期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自愿加入实验,于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接受手术,以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 n=40,实验组 n=40,分别以传统护理理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恢复各项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围手术期阶段配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并发症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加速康复 外科护理理念 LC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脑器性精神障碍治疗中利培酮口服与奥氮平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脑器性精神障碍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7月-2021年7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7例(应用奥氮平治疗)和实验组37例(应用利培酮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嗜睡、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失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器性精神障碍治疗中利培酮口服与奥氮平用药疗效相近,但利培酮口服与奥氮平用药不良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应结合患者实际病况合理选择用药。

  • 标签: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利培酮 奥氮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胆囊炎(AC)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C患者数量为78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39例。A组使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法,B组使用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法。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A组比B组低(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疾病治疗中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胆囊炎(AC)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C患者数量为78例,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39例。A组使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法,B组使用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法。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A组比B组低(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疾病治疗中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