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体的肠道内携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细菌群,它们与宿主之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对宿主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群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群总是和宿主保持动态平衡,但如果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则会引起各种生理疾病,导致人体功能紊乱。本文讲述了人类肠道群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疾病与肠道群的关系。

  • 标签: 肠道菌群 生理功能 疾病
  • 作者: 练新荣1 孙莉1 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21-02-0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20年第12期
  • 机构: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市 100021); 2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 518116)
  • 简介:[摘要] 肠道微生物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和中枢神经系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脑发育、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肠道微生物与大脑通过与循环炎症标志物和激素、传入和传出神经系统以及其他更多生态位、途径的双向相互作用,即是“微生物-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轴。MGB轴可以影响记忆受损、学习能力下降和心理障碍等行为,促进疾病的发展,加重当前症状,或有助于治疗和恢复。本文综述近些年来肠道群通过肠-脑轴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动物实验 和临床研究涉及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 标签: [] 肠-脑轴,肠道菌群失调,双向交流,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白色念珠引起小儿腹泻的临床检验与治疗。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70例白色念珠引起的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35例。对照组采用磷霉素钠治疗,治疗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激素、抗生素及活剂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与治疗效果。结果 对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观察发现,样本呈现出奶油色,有湿润、光滑的不透明菌落,没有杂菌,对菌落进行血清芽管和糖发酵试验,检查厚膜包子,结果均显示为白色念珠,治疗组患者在对症下药后治疗 7d有效率为 94.3%,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 P<0.05。结论 对白色念珠引起的小儿腹泻,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临床检验 小儿腹泻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粪移植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 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给予青藤碱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粪移植疗法,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各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外周血 NO、 SOD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IL-8、 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 NO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粪移植疗法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利于重建肠道群,保护肠黏膜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粪菌移植疗法 炎症性肠病 各因子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延长初发酵培养时间对大肠群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7月采集的 90分样品进行大肠群总数检测。结果 通过延长初发酵培养时间至 36~48h,大肠群检出率有明显提升,各类大肠群检出率提高显著。结论 延长初发酵培养时间可提升各类大肠群检出率。

  • 标签: 初发酵培养时间 大肠菌群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莆田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目的: 探究强化护理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症状、肠道群以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研究时段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以本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展开研究,收取例数为 80 例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强化护理 ),对比 2 组患儿护理前后肠道群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 。 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的肠道群水平并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护理后, 2 组患者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上升, 2 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另外,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退热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大便性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患儿的复发率为 5.00%, 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 20.00% ,数据对比: P < 0.05 。 结论: 强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尽快恢复肠道群稳定,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复发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 急性腹泻 肠道菌群 临床症状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与中西药合用治疗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多例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的妇女。将患者分为 2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阴道检查,对照组初始使用氟康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妇科洗与氟康唑联合使用。结果: 2组进行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1个疗程结束后,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下次月经结束后,疗效复查,2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妇科洗联合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近期治愈、显效率达 100%,远期治愈、显效率 97.35%,表明该疗法是一种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复发率降低,简便实用的方法,P< 0.05。结论:妇科洗可以在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临床治疗中配合西药积极使用。关键词:妇科洗 ;假丝酵母 ;阴道炎治疗疗效;复发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 所收治的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40 例,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 例,收治时间(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 美沙拉嗪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出现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利于降低头痛、下腹痛、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出现率 。

  • 标签: 美沙拉嗪 联合 酪酸梭菌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细菌性乳腺炎患者分泌物主要分离及耐药谱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医院内 2016年 03月至 2018年 09月收治的细菌性乳腺炎疾病患者送检分泌物的样本共分离出菌株 962株,同时利用药敏分析系统以及全自动细菌鉴定对其菌种进行药敏实验和鉴定,分析最终结果并观察。 结果:在 962 株菌株内, 革兰阳性合计949株,所占百分比为 98.65%,而革兰阴性合计 13株,所占百分比为 1.35%。并且,所有菌株中所占百分比最高的要属金黄色葡萄球菌( 80.30%),第二是表皮葡萄( 7.80%)。 16 年至 18年未成发现表皮葡萄球菌菌株、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一直处于≤ 9.3%,且不断上升。对利福平耐药率≤ 0.6%,对四环素耐药率≤ 20.4%;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对 对四环素耐药率≤ 22.3%,利福平耐药率≤ 11.2%。 结论:针对临床中细菌性乳腺炎患者,其分泌物分离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针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优先选择达福普丁、利奈唑烷、万古霉素以及替加环素等一系列药物给予治疗。并且在临床中还需要关注菌株耐药率不断上升的状况,给予有效的应多措施,从而延缓和降低耐药的形成,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细菌性乳腺炎 分泌物 分离菌 耐药谱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产后阴道炎采取妇肤康喷雾剂与乳杆菌活胶囊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76例产后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38例,对照组 38例。对照组采取妇肤康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杆菌活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 PH值、阴道健康状况评分、阴道炎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更优( 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1.05%,前者明显更高,( P<0.05);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产后阴道炎患者治疗,采用妇肤康喷雾剂联合乳杆菌活胶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阴道炎 妇肤康喷雾剂 乳杆菌活菌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益生菌在 HP 根除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对肠道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HP 感染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以双歧杆菌四联活 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相关指标。 结果: 观察组 HP 根除率 95.56% 高于对照组 84.56% ,不良反应发生率 6.66% 低于对照组 22.22% ;对照组治疗后有一定程度肠道群改变,观察组无异常变化。 结论: 益生菌可提高 HP 根除治疗的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加用益生菌可改善肠道群环境,促进患者康复,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HP 益生菌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制霉菌素与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口服氟康唑胶囊,临睡前于阴道深处放置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硝酸咪康唑栓 (达克宁栓 )阴道放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患者运用氟康唑 +制霉菌素阴道片的方式,治疗效果较佳,具备较大的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氟康唑 制霉菌素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的治疗过程中,研究观察臭氧妇科治疗仪联合药物使用所带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药物联合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药物联合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 标签: 臭氧妇科治疗仪 药物治疗 妇科疾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C arbapenem resistant k lebsiella pneumoniae , CRKP )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降低的相关外排泵基因研究。方法 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 50 株临床分离的 CR KP 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及外排泵抑制剂 CCCP 处理前后 菌株 对替加环素的最低抑浓度( M 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病原分离鉴定及其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从 2016年 5月开始进行研究对象选择,到 2020年 5月结束,收集 168例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病原培养,并且对病原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的分布,以及耐药性的情况。结果: 168例患者共分离培养 383例病原,其中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且均存在耐药情况。结论: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病原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和阳性,且大多数常见致病菌均存在耐药的情况,因此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 病原菌分离鉴定 抗生素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念珠性阴道炎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80 例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两组均给予清洗外阴,对照组采用乳酸菌素阴道胶囊( 0.25g , qd )治疗,观察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 0.5g , qod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孕妇妊娠情况。 结果 观察组阴道炎治疗总有效率为 95 。 00% ,对照组为 82.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胎儿均正常,早产、产褥感染、羊水过多或过少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念珠性阴道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对胎儿影响小。

  • 标签: 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 孕妇 克霉唑阴道片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 -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儿 8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 43 例。 对照组患儿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 组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措施的 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及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清 IL-6、 IL-17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7.5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清 IL-6 、 IL-17 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用药治疗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具有大力在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超标的儿童 10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 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儿童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判断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 p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证明双歧杆菌四联活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提升医院的治疗效率,是患者及患者家属放心的优质护理方案,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用。

  • 标签: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三联疗法 儿童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