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移植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 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给予青藤碱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移植疗法,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各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外周血 NO、 SOD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IL-8、 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 NO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移植疗法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利于重建肠道群,保护肠黏膜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粪菌移植疗法 炎症性肠病 各因子水平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内镜直视下进行移植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及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32例患者中13例出现腹痛隐痛,12例患者一次移植治疗效果明显,12例患者进行2次移植,8例患者进行3次移植,余未见其他异常。随访3个月,未出现其他不适。结论:移植术前充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充分的技术准备与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以及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炎性肠病 粪菌移植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鼠肠道群的变化,探讨结合益生菌移植干预急性严重肝损伤的结局。方法选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普通移植组10只,+益生菌移植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D-氨基半乳糖(3.0 g/kg)腹腔注射制备急性严重肝损伤模型,普通移植组和+益生菌移植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普通菌液和益生菌+菌液灌肠(1次/d),48 h后取血清用于检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取肝组织用于病理学检测。取结肠内容物用于提取DNA进行16S V3-V4区高通量测序,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分析,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线性判别分析找到不同分组小鼠的结肠内容物特征性差异细菌。临床生物化学指标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16S V3-V4区测序结果组间差异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肝脏生物化学指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模型组肝脏HE染色结果显示肝组织镜下呈严重炎性改变;普通移植组和+益生菌移植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炎症减轻。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小鼠群结构与其他3组的Shanno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served Speci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群构成差异大,移植增加小鼠肠道内物种数量。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与其他3组的组间差异大于疾病组之间的组间差异,+益生菌移植组改变疾病小鼠肠道群结构的差异细菌多为产丁酸盐细菌。结论+益生菌增强移植治疗效果,改善肝脏炎症,增加肠道内产丁酸盐细菌数量。

  • 标签: 益生菌 肝损伤,急性 粪菌移植
  • 简介:摘要肠道群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提高抗癌效果,还可减轻相关毒副反应。移植(FMT)作为重建肠道群的重要方法,其治疗适应证已从肠道疾病(如艰难梭感染、炎症性肠病)扩展到肠道外疾病。除了适应证的拓展,FMT领域在应用策略和制备上更加标准化、安全、可控。肠道群在肿瘤治疗中的有益作用促使微生态制剂迅速发展,但肠道群的复杂性、矛盾性和特异性又增加菌株制品研发的难度以及疗效和安全性的不确定。本文就移植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证据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 标签: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肿瘤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移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n=40)、观察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移植;n=40)。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BSF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移植在慢传输型便秘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单独治疗更为优越,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选择。

  • 标签: 粪菌移植 慢传输型便秘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及观察移植在放射性肠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将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入的放射性肠炎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6%,观察组为93.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放射性肠炎时采用移植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粪菌移植 放射性肠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时代背景下消化系统疾病不在少数,而且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特点。据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分析来看,多数患者存在肠道内动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肠道群紊乱便是最为直接的现象。人体肠道内群类型复杂多样,因此可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一旦出现消化疾病,便会导致肠道群紊乱。临床上对于存在肠道群紊乱的患者可以实施移植,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通过移植治疗,可以帮助重新建立肠道微生态,进而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中便围绕移植的临床应用及其护理进展进行了简单分析。

  • 标签: 粪菌移植 消化疾病 实际应用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CD)是临床难治性疾病,因病因不明,缺乏特效疗法。肠道菌群失调与CD密切相关。补充单一属治疗CD无明显疗效。移植是近年来治疗CD的新兴方法,它能增加CD患者肠道群多样性和丰度,有效诱导临床应答和缓解。然而,其临床确切疗效及灌注时机、剂量、频率和方式等方面存在争议,缺乏标准化方案。

  • 标签: 粪菌移植 克罗恩病 肠道菌群
  • 简介: 摘要:总结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行移植治疗的19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相关资料,根据患儿进行的61次移植总结一系列护理措施,记录患儿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追踪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各种临床表现。19例患儿出院随访的临床表现数据中,1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好转,2例无改变,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在ASD儿童行移植期间,根据患儿症状提供科学的护理措施,能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提高移植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ASD的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 粪菌移植 保留灌肠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对肠道群研究的深入,移植(FMT)的临床治疗价值已得到学者们的重新认识,目前FMT已被写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临床治疗指南。笔者在对FMT的探索中发现,其在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多代谢性疾病中均有不俗表现。该文现就FMT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代谢疾病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MS的发生风险逐渐升高。因此,防治MS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维持着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不仅与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而且与机体的代谢紊乱有关。移植(FMT)可用于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平衡,目前已用于治疗MS。但如今,我国在FMT过程、肠道微生物参与MS的可能机制及FMT用于治疗MS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应进一步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 标签: 肠道微生物 代谢综合征 粪菌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FMT)对砷染毒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及肠道群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月,选择36只8周龄SPF级SD大鼠,根据大鼠体重按随机区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砷染毒组(As组)、砷+生理盐水组(As+NaCl组)和As+FMT组,各组中雌鼠6只、雄鼠3只;选取对照组大鼠粪便作为菌液供体。大鼠饮用含75 mg/L亚砷酸钠的自来水1周后进行合笼,至子代大鼠出生终止砷暴露。雌鼠出现阴栓后在神经发育致畸窗口期进行菌液灌胃,灌胃体积为1 ml/100 g,间隔2 d 1次,共3次。子代大鼠断乳后每周记录体重变化,出生第6周后,采用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旷场试验观察大鼠自主探索行为与紧张度的神经行为表现;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As组和As+FMT组大鼠粪便样本中群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距离比和停留时间比,以及穿越平台的次数均明显下降,且大鼠在中心区的运动路程、进入次数和跨格数均明显降低(P<0.05);与As组比较,As+FMT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比,在中心区的运动路程和进入次数均明显升高(P<0.05)。肠道群多样性分析显示,As+FMT组大鼠粪便群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As组(68.34%比60.55%),厚壁门相对丰度低于As组(28.02%比33.48%);在属水平上,As+FMT组普氏相对丰度明显高于As组,成为优势属(42.08%比21.78%)。此外,对比As组,As+FMT组大鼠粪便群中有22个上升的属,21个下降的属(P<0.05)。LEfSe法分析结果显示,As+FMT组差异属中的优势为普氏和UCG_005,其相对丰度明显高于As组(P<0.05)。结论FMT可能缓解砷染毒子代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和焦虑样行为,改善紊乱肠道群。

  • 标签: 大鼠 子代 粪菌移植 神经行为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27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模型组(Dox组)、阿霉素+移植(FMT组),其中后两组使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构建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PBS或溶液灌胃,最后分别收集粪便标本以及24 h尿液标本,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检测24 h尿蛋白,16 s微生物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各组小鼠肠道群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ox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0.48±0.61 vs 1.71±0.63,P<0.001)明显升高,肠道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7.15±0.29 vs 6.98±0.49)呈减少趋势,肠道群紊乱;与Dox组小鼠相比,FMT组24 h尿蛋白定量(1.71±0.63 vs 0.91±0.48,P<0.05)和血肌酐水平(12.47±4.16 vs 7.77±0.75,P<0.05)显著下降,肠道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6.98±0.49 vs 7.09±0.28)呈现增加趋势,肠道群紊乱明显改善,产短链脂肪酸细菌富集增加。结论移植可减少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小鼠的尿蛋白,改善肠道群的紊乱。

  • 标签: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收治1例肾移植术后因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CRKP)引起复杂性难治性泌尿系感染的受者,给予多种抗感染方案治疗仍多次复发,效果欠佳;后通过改行移植(FMT)辅助治疗取得良好疗效,随访时间>3个月,期间体温正常,尿培养阴性,无腹泻、腹痛、恶心、尿路刺激及其他部位感染等不适,移植肾功能稳定。

  • 标签: 肾移植 泌尿系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摘要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肠道有效功能面积显著减少,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和生理需求,从而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等的临床综合征。SBS患者由于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变,加上长期的肠道摄入不足甚至禁食,往往伴随肠道菌群失调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肠道菌群失调和SIBO又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胆汁酸代谢紊乱、肠源性肝损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SBS患者的疾病转归及临床预后。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能够恢复肠道群平衡的新兴治疗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本文就FMT在SBS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救治SBS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肠道群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移植组(B组)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组(C组),每组10只。B、C组通过腺嘌呤灌胃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模型。建模后,B组进行移植干预,A、C两组进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生长情况、毛发、精神活动状态,并测量小鼠体重。干预结束后3 d处死小鼠,检测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光镜观察肾脏、结肠病理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单标法检测小鼠结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分布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小鼠的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小鼠的尿素氮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管管腔稍有扩张。C组小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疏松,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B组小鼠的结肠组织肠黏膜下层疏松水肿,间隙稍增大,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数量稍减少。C组小鼠的结肠组织肠黏膜下层明显疏松水肿,其间隙明显增大,出现局灶性肠黏膜坏死,杯状细胞被破坏,纤维组织增生。B、C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claudin-1表达均减少,C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部分claudin-1缺失。结论移植可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肠道群,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胃肠道结构以及对延缓小鼠肾脏衰竭的效果。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粪菌移植 小鼠 模型,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