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治疗的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柔性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柔性护理后明显好转的有30例,有好转的8例,无明显好转的2例;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明显好转的26例,有好转的8例,无明显好转的6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更明显,不仅肝胆外科患者的恢复率高,还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柔性护理 肝胆外科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5例,前者接受剖宫产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后者则接受剖宫产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好,差异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开展剖宫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着较高的治疗安全性,降低了宫缩及盆腔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妊娠 子宫肌瘤 分娩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芬太尼及舒芬太尼两类麻醉药在宫颈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对2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进行记录及对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更短(P<0.05),在追加镇痛药物例数明显更少(P<0.05),拔管10分钟后的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过程中,使用等效剂量的情况下,舒芬太尼效果较芬太尼在血流动力学上更为稳定,苏醒的速度更为快。

  • 标签: 芬太尼 舒芬太尼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以 86例牙列缺失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 n=43)与种植组( n=43)。常规组以常规修复方式治疗,种植组以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有关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修复体稳定性及咀嚼功能评分明显小于种植组( 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较常规修复更佳。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术后护理方案的差异,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前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后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开腹手术的术后护理难度降低,能够提高其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宫外孕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运用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检验,而观察组则运用生化检验,并且根据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检验有效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生化检验运用在糖尿病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核磁共振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CT扫描,研究组行核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的总诊断准确率以及对不同损伤位置的诊断准确率、对不同血肿厚度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对颞叶、额叶、额颞叶、顶枕叶等位置的诊断准确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7.5%,高于对照组77.5%的总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对血肿厚度<6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上核磁共振临床价值更加显著,其对较小的血肿厚度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核磁共振 急性颅脑损伤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方案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SIMV),观察组实施高频通气(HFOV)。比较和评估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氧合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氧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用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和高频两种通气方式在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临床治疗中均有效且安全,两种通气方式相比之下,高频通气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的氧合功能,减少设备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气胸 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CT检查;对照组、实施普通放射检查,分析两组诊断结果、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观察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良性肿瘤检出56例,所占比56.00%、肺癌检出23例,所占比23.00%、炎性病变检出11例,所占比11.00%、结核病检出2例,所占比2.00%、其他检出3例,所占比3.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误诊率2.00%、漏诊率3.00%均低于对照组误诊率14.00%、漏诊率11.00%,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0.05。结论CT与普通放射检查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前者更具有优势,检出率高、误诊率低,值得研究。

  • 标签: CT了 普通放射检查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应用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10例入组,时间截取于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与MRI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判断。结果与CT检查结果相比,MRI的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在腰椎间盘膨出、腰部神经压迫、腰部侧弯、脊髓变性等影像征象方面进行比较,MRI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的准确率较高,与CT诊断相比,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为准确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MRI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采用不同调脂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均数相同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不同组患者在药物使用后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与传统单药治疗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改善血脂各项水平,整体的安全性更加理想,对疾病进行更加科学的控制,进一步改善临床各项症状,全面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整体治疗的稳定性。

  • 标签: 冠心病 不同调脂治疗方案 有效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对照组保守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对患者的情绪影响效果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40例中,对于早期康复治疗后的效果,无效1例,总有效3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7.50%;对照组40例中,无效5例,总有效3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87.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实施手术治疗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治疗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手术治疗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保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对比不同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例86例,按照数字随机划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超声雾化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氧驱动雾化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同时,止咳、退烧等指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病例,选择氧驱动雾化方式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极大减少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超声雾化 氧驱动雾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比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骨科下肢骨折患者中抽选62例进行研究,根据临床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31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而31例观察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疼痛评分以及麻醉前后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在各个时段的止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麻醉后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小,数据结果有突出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龄骨折患者治疗时的麻醉方式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比全身麻醉的效果好,值得临床借鉴深究。

  • 标签: 高龄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骨科下肢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固化修复术与玻璃离子修复术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00 例(患牙 374 颗)楔状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牙 173 颗)采用光固化修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牙 201 颗)通过玻璃离子修复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修复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齿中敏感程度为 0 度的牙齿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牙齿;复诊时,研究组患者牙齿预后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牙齿的良好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用光固化修复术治疗牙齿楔状缺损,患牙的填充部位具有较高的审美性能与机械性能;用玻璃离子修复术治疗楔状缺损,患牙术后牙本质的敏感程度较低,且长期预后较好。临床治疗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与需求选择合适的修复术式。

  • 标签: 光固化修复术 玻璃离子修复术 楔状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 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空腹静脉血 6ml,分别注入到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比较两种方法各项生化指标检验情况。结果: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在钾检测数值方面高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 P< 0.05),而在葡萄糖检测数值方面低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 P< 0.05)。两种方法在企业 13项生化指标检验数值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 P> 0.05);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检验时均未出现凝血情况、纤维蛋白凝块情况,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检验未见溶血情况,而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检验时有 4例溶血情况。结论:生化检验时使用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会出现低钾、高糖情况,而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则会出现高钾低糖情况,两种容器均未见凝血情况、纤维蛋白凝块情况,而溶血情况只有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时才出现,建议临床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肝素锂 真空采血管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 生化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阳性结果对比。方法取衡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受血者样本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凝聚胺法组与微柱凝胶法组各600例,比较两组操作耗时与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结果与微柱凝胶法比较,凝聚胺法操作时长短;微柱凝胶法检出主侧阳性134例,次侧阳性412例,假阳性54例,凝聚胺法检出主侧阳性132例,次侧阳性390例,假阳性78例,微柱凝胶法较凝聚胺法具有较高的阳性标本检出率,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微柱凝胶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操作时间较长不适用至急诊配血流程,给予凝聚胺法操作易发生漏诊,在急诊配血流程较适用,值得借鉴。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