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小白鼠和大白鼠于明期08:00~20:00和暗期20:00~08:00腹腔注射三尖杉酯碱,发现暗期用药对小白鼠的急性死亡率、大白鼠的体重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均较明期用药显著.提示三尖衫酯碱的毒性具有时辰依赖性。

  • 标签: 三尖杉酯碱 药物毒性 时辰 实验 体重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本研究以中医学的五音与五脏对应关系,用心理学的技术手段,详细研究不同性别的个体施用不同音乐对“怒”情绪调节效果的差异,用科学研究数据为康复临床医疗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思路。方法:采用心理学研究手段,从标准化的中国情绪材料数据库中选取影像素材,通过视觉诱导诱发被试“怒”的情绪体验,通过不同的音乐进行调节后对比初始情绪和情绪改进量,被试697名。结果:①男性和女性被试“怒”的情绪状态,民乐的调节效果好于西乐(男性:W=16177,p-value*=0.04043;女性:W=17038,p-value*=0.02949)。②对于男性被试“怒”的情绪状态,民乐中各种不同曲风的调节效果没有显著差异。③对于女性被试“怒”的情绪状态,民乐中各种不同曲风的调节效果如下:欢快型曲风的调节效果显著优于亢奋型和悲伤型,亢奋型和悲伤型曲风的调节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亢奋&欢快:W=1999,p-value***=0.002537;欢快&悲伤:W=2185.5,p-value*=0.03764;亢奋&悲伤:W=1569.5,p-value=0.1778)。结论:在对“怒”情绪的心理康复中,不论男女,民乐的调节效果要显著好于西乐。男性民乐不同曲风无显著差异,女性民乐中欢快型曲风对“怒”的调节效果优势显著。

  • 标签: 音乐治疗 性别 民乐 西乐
  • 简介:目的:这个研究是评估刺五加根水提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相的影响。方法:通过记录大鼠脑电图评估刺五加根水提液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相的影响。结果:刺五加根水提液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来说,延长了大鼠睡眠时间,增加了REMS和SWS2的作用时间,减少了W,对SWS1的作用时间无影响;相对于阳性对照组增加了REMS的时间。结论:刺五加能够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脑电 睡眠时相 刺五加根 唑吡坦
  • 简介: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采用四血蕾结扎击和城血压法复制急性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生善对宰兔脑缺血再灌注粕伤总扰氧化活性的彩响.结果表明生姜和尼莫地平均能明显地提高大脑组织的总核氧化活性.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尼莫地平 生姜 结扎 大脑组织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吴茱萸挥发油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毒、量一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剂量分组给药,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毒”关系研究表明:小鼠单次灌服1.35ml/kg的吴茱萸挥发油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也不同,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小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6h达到高峰;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吴茱萸挥发油可在给药8-72h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量-毒”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吴莱萸挥发油不同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鼠单次灌服吴茱萸挥发油可造成小鼠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程度呈现有一定的“量--毒”关系。

  • 标签: 吴茱萸 挥发油 单次给药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 简介:二至煎剂连续7天ig10、20g/kg,能明显增加幼年小鼠胸腺重量,对抗环磷酰胺所引起的胸腺、脾脏的缩小,且能明显促进碳粒廓清速率,显著提高血清及脾细胞分泌的溶血素抗体含量,增加SRBC所致的小鼠足垫肿胀度,但对DNCB所致接触性皮炎无明显影响。二至煎剂ig20g/kg能增加白细胞及T淋巴细胞百分率。上述表明二至煎剂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二至丸 碳粒廓清 溶血素 T淋巴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
  • 简介:中药复方系统研究包括方剂的来源、组成药物的品种、资源、配伍原理、用量比例、确定主治病证的药效物质基础、科学的质控指标、毒理、制剂工艺、临床研究等方面,本文结合前期相关实践进行论述,为创制现代中药新药提供思路和方法。

  • 标签: 中药复方 系统研究 生脉散 当归芍药散
  • 简介:三黄泻心汤具有加重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所致的急性肺拴塞和缩短凝血时间作用.主要作用干内源性凝血系统。方剂中各组成药物作用不尽相同,大黄具有明显的促凝血或止血作用。

  • 标签: 三黄泻心汤 凝血系统 组方 成药 凝血时间 止血作用
  • 简介:以中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在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具有化学药物所欠缺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这一特点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天然药物将会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然而正如大家所知,要充分发挥天然药物的优势,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是必须解决的科学问题,对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水平、多层次协同作用发挥临床疗效的特点已达成共识,但深入的了解和明确的阐述还远远不够。基于免疫系统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标签: 天然药物 免疫系统 人类疾病谱 药效物质基础 临床疗效 协同作用
  • 简介: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系统科学在工程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有人提出系统生物学的概念。系统科学的先驱,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就提出从整体上研究系统问题,被称为整体方法论。半个世纪后,随着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取得长足进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各类组学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系统生物学(SystemsBiology)重新引起重视。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复杂体系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药 系统科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交泰丸出自汪昴的《医方集解》,有较好的安神、镇静效果。我们研究了交泰丸及其拆方各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与结果一、镇静作用1.对小白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体重18~22g小白鼠50只,雌雄各半,分5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戊巴比妥钠、交泰丸、肉桂及黄连,30分钟后,于活动盒

  • 标签: 交泰丸 中枢神经系统 拆方 镇静效果 镇静作用 药对
  • 简介:半夏为我国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半夏药理活性丰富,除具有传统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能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治疗冠心病等药理作用。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半夏的部分药理作用与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因此本文综述了半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相关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半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半夏 药理 神经系统 毒性
  • 简介:以中药材麦冬的现代研究为例,通过对本课题组20多年来进行麦冬类中药材系统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经验的实例分析,探讨中药材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以此文纪念徐国钧院士诞辰84周年。

  • 标签: 中药材 现代研究 思路与方法 麦冬
  • 简介:2006年代谢组学的香山科学会议以来,代谢组学的中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交流活跃。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等在2007年召开的“环渤海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论坛”以中药代谢组学为主题研讨会展示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的成就和问题,也看到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药的前景和艰巨性。《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辑部第二次组织了“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专栏,这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应用代谢组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方剂的近况、问题和前景。

  • 标签: 中药复杂系统 代谢组学 中国工程院 香山科学会议 中药研究 合作交流
  • 简介: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遵循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体内研究和体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系统生物学与网络生物学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尝试提出包括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研究在内的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并结合中药复方的具体研究实例,对该研究体系指导下的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提出的复方研究体系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 标签: 中药复方 中药现代化 系统生物学 网络生物学
  • 简介:目的: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研究何首乌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方法:建立何首乌分布区数据库,在ArcGIS9.3软件中制作何首乌分布区的县界多边形电子地图,利用空间分析法提取何首乌分布县市的气象数据,利用Kira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徐文铎湿润指数及其他气候因子综合研究何首乌的地理分布与环境气候的关系。结果:7月平均最高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期、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为何首乌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何首乌地理分布的水热指标作用的相对次序是:热量因子、高温条件、干燥度。结论:何首乌喜温暖湿润且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适应性强。

  • 标签: 何首乌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分布 气候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肾络通对阿霉素诱导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mRNA袁达和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采用生化、放射免疫法及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大鼠肾功能,肾组织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TGF-β1、FN、LN的蛋白表达和TGF-β1mRNA表达.结果:肾络通及缬沙坦组肾功能明显改善,肾素活性、ANGⅡ水平有所下降,TGF-β1、FN、LN的蛋白表达及TF-β1mfRNA减少.结论:肾络通可能通过调节RAS,抑制TGF-β1和TGF-β1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

  • 标签: 肾络通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连接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