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脊髓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10~15%,临床上有脊髓受压的表现,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分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发病从上肢开始,周围型发病从下肢开始。本病致残率较高,治疗颇为棘手,早期可保守治疗,病重者手术治疗。我院自1997年~2001年采用益督通络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通络汤 灸疗 中央型 例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小周天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患者采用“小周天泥”摊敷于腰腿部最痛点,对照组40例用牵引疗法,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80例中优24例,良33例,可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25%;对照组40例中优9例,良13例,可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P〈O.05)。结论:“小周天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周天泥灸” 临床研究
  • 简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包括髌骨软化症、创伤性关节炎和增生性关节炎,三者都是关节软骨退化引起以疼痛为主的症候群,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见原因有如下几点:①损伤,关节内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等原因导致关节软骨损伤;②过度负重,由于肥胖或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而致关节面过度负重;

  • 标签: 银针刺灸 郑氏强筋壮骨丸 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环枢关节错位,也称环枢关节半脱位,自1907年comer首次报道后,此后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症进行探讨与研究,此病症是上颈部常见病症,常可致患者出现头晕、颈痛及心慌不适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自20007年6月至2010年7月,作者共收治环枢关节错位患者128例,并进行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在整脊学理论指导下实施对比治疗,治疗组采用牵引、理筋、整脊、练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筋及练功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环枢关节错位 对照治疗 整脊疗法 临床观察 环枢关节半脱位 应用
  • 作者: 胡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骨伤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中医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 探析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骨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77.1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伤科患者的诊疗当中,补阳还五汤能够加快患者骨伤的治愈速度,改善骨伤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中医骨伤科;治疗有效性
  • 简介:颈部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大约有超过50%的人出现颈痛,多数病人颈部疼痛症状持续,导致严重不适,甚至影响正常工作。本病多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头痛、眩晕、耳鸣、视力障碍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出汗、恶心)等。目前的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推拿、理疗、锻炼、局部及硬膜下注射、健康教育等。但有相关系统评价显示,这些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我们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部疼痛 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 颈部活动受限 植物神经症状 常见症状
  • 简介:目的:了解早期非进行性脑损伤继发中枢性运动障碍所致瘫痪的儿童,颈椎和腰椎生理曲度发育情况。方法:随机抽样23例脑瘫儿童,年龄在出生后1岁至5岁之间,全部病例不能站立行走,其中不能坐立者13例,能坐立者10例,作颈椎、腰椎侧位x线照片,观察其椎曲状态。结果:能坐者,腰椎有生理弯曲,但颈椎无生理弯曲。不能坐者,颈腰椎均无生理弯曲。结论:腰曲是坐立后,在上半身重力和腹腔垂力作用形成,颈曲只有能站立行走,在腰大肌动力作用于前后纵韧带牵引力下形成。人类颈、腰曲发育形成是结构力学和运动力学作用,与遗传无关。

  • 标签: 脑瘫儿童 坐立 颈曲 腰曲 腰腹三角
  • 简介:在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和“元气一元论”的指导下,用振法治疗骨折,是一种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在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的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 简介:在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和“元气一元论”的指导下,用振法治疗骨折,是一种新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快速愈合。临床治疗24例,22例在7d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30d内24例全部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它打破了“伤筋动骨100d”的传统观念,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折 振法 疗效观察 快速愈合
  • 简介: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内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反射性三种类型。原发性者是坐骨神经本身的病变,多与感染因素有关,受寒冷常为诱发因素,如风湿或体内感染病灶(扁桃体炎、牙病)等。主要引起坐骨神经的间质炎,常与肌炎,及纤维组织炎伴同发生,继发性者,是因该神经通路的邻近组织病变所引起,如(1)骨与关节疾病;腰椎间盘脱出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此外,增生性脊柱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2)椎管内病变压迫,如马尾肿瘤,硬脊膜外转移癌等。(3)盆腔内病变压迫(子宫肿瘤等)。(4)中毒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等。反射性者,是由于背部的某些组织遭受外伤或炎症的刺激,冲动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坐骨神经痛。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一侧,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其疼痛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在大腿以上而不至小腿和足。

  • 标签: 坐骨神经痛 针刺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腰腿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腰腿痛方内服,对照组给予芬必得胶囊内服,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证实自拟腰腿痛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疗效明显。

  • 标签: 自拟腰腿痛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疗法
  • 简介: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人们屈颈机会的增加,颈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clopathy,简称CSM)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的5%-10%,且致瘫率高,其病理基础是脊萌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手法治疗 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 颈椎间盘退变
  • 简介:环枢关节错缝就是在外力、损伤、感染等因素下使环枢关节的正常位置发生变化,并刺激或压迫局部的神经、血管、肌肉出现头晕、头痛、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猝倒等症状。自2005年-2009年,我们以手法为主,配合牵引、中药辩证施治、颈围固定等方法治疗该病20例,受到比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法治疗 关节错缝 临床观察 环枢椎 2009年 正常位置
  • 简介:目的:观察牵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4080例。均采用牵引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其中病程最短9天,最长12年。年龄最小17岁,最大63岁。治疗时间最短7天,最长35天。结果:除186例中途停止治疗及效果不明显外,总有效率95%。结论:牵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满意。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 中药汤剂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笔者采用非手术疗法,辩证施用整脊手法为主,调整椎体位置,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取和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 整脊调椎法 推拿放松法 悬吊牵引法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手法组25例,采用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次要疗效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评价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利水消肿治疗足踝部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足踝部肿胀临床病例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并甘露醇和单独甘露醇,观察各组患者肿胀消退程度,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时间。结果:中药并甘露醇组疗效明显优于甘露醇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活血利水消肿合并甘露醇治疗术后肢体肿胀有着良好的作用。比单独应用甘露醇有一定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利水 足踝肿胀 甘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