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耳穴贴和口服西药治疗中年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中年失眠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耳穴贴组(32例)和地西泮组(31例)。耳穴贴组选取耳穴肝、脾、神门3穴,予单耳耳穴贴;地西泮组口服地西泮2.5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耳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优于地西泮组的61.3%(19/31)(P〈0.01)。耳穴贴组治疗后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地西泮组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总分亦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耳穴贴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均优于地西泮组(P〈0.05,P〈0.01);同时耳穴贴组还在阿森斯失眠评分中早醒、总睡眠时、白天情绪、白天状况、白天思睡5个方面较地西泮组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均P〈0.01)。结论:耳穴贴治疗失眠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地西泮。

  • 标签: 失眠症 耳穴贴压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贴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治疗采用针刺百会、上星、神庭、风池、神门等穴位,同时联合耳穴贴;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百优解),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减轻(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下降(P〈0.01),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疗效显著,优于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

  • 标签: 抑郁症 睡眠障碍 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言语治疗对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1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言语治疗同时配合针刺颈项部廉泉、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和完骨为主,对照组(31例)只给予言语治疗,治疗9周后评价言语和声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单词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均明显提高(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67.7%(21/31)(P〈0.01);治疗后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经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的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显著延长(均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配合言语治疗能改善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和声学水平

  • 标签: 构音障碍 针刺疗法 言语治疗 发音清晰度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鉴于科学原则和基本、临床的数据,为polycystic卵巢症候群(PCOS)总结针灸的治疗。相关文学通过MEDLINE计算机化被检索了。3诉讼的控制审判显示针灸感应的排卵。基本、临床的学习证实电镀物品针灸(EA)能在PCOS女人调整扰乱的endocrinal,neuroendocrinal和同情的神经系统[1]。因为一系列neuropeptids被释放,高级中央活动在针灸和EA治疗以后在人的身体被提高,这公开被知道因为一系列neuropeptids被释放轴和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2,3]。EA反复被用于作为PCOS毫无疑问被诊断并且在neuroendocrinal参数和排卵正式就职上被发现了长期的治疗学的效果的女人[4]。但是,这研究没解释这些功效的机制。EA上的实验室评估的基本学习[5-9]显示卵巢功能上的EA的规定与同情的神经系统活动的调整是相关的。

  • 标签: 针灸 治疗措施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痛经时针刺单穴十七椎和穴针刺治疗痛经的疗效差别,为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穴组,每组19例。单穴组取穴十七椎,穴组取十七椎、三阴交、地机、次醪,两组分别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每天针灸1次,1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并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oxMenstrualSymptomScale,CMSS)对患者痛经总频率、痛经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单穴组痊愈率为68.4%(13/19),有效率为31.6%(6/19),穴组分别为78.9%(15/19)、21.1%(4/19),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疼痛总频率评分、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1),但两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疼痛时进行针刺,只取一个穴位十七椎即可达到与选取穴相同的止痛效果。

  • 标签: 痛经 针刺疗法 取穴 十七椎
  • 简介:WFASInternationalAcupunctureConferencewasheldfrom25to27September2015attheInternationalPlazaHotel,Toronto,Ontario,Canada.Thisconferencewasco-sponsoredbyWorldFederationofAcupunctureMoxibustionSocieties(WFAS)and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CACMS),organizedbytheChineseMedicineandAcupunctureAssociationofCanada(CMAAC),andsupportedbyChinaAssociationof

  • 标签: 加拿大 多伦多 针灸 学会 世界 国际酒店
  • 简介: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常规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剌(每日1次,共4周)和西医常规治疗;常规组118例,接受常规针刺和西医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随访期末生存、治疗和复发情况。次要指标:随访期末神经功能评估,针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个月随访时醒脑组病死率(0.86%)、继续治疗率(36.21%)与常规组(1.69%、3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P=0.59;X^2=0.32,P=0.57),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醒脑组优于常规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是安全的,其远期疗效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 标签: 脑梗塞 针刺疗法 醒脑开窍 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对促排卵治疗的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脱氢表雄酮(DHEA)的麻油溶液制作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Con)同期皮下注射麻油。PCO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克罗米芬组(C)、克罗米芬+针刺组(C+A),其中M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各组均于80日龄起进行干预5天。治疗结束后,各组部分大鼠断头处死,留取血清、子宫和子宫内膜标本。各组另部分大鼠与雄鼠交配,于妊娠第8天处死,观察大鼠胚泡着床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C+A组大鼠血清E2水平较高,子宫内膜发育更好,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也更接近对照组(P〈0.01),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泡数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针刺能显著改善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导致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状态,促进胚泡着床,可能通过调节血清E2水平、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而实现。

  • 标签: 针刺 多囊卵巢综合征 克罗米芬 子宫内膜容受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筋排刺法结合皮肤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按计算机随机法以1:1比例随机分为2组:经筋排刺法结合皮肤针疗法组(A组,244例)和西药组(B组,244例)。在必要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取穴以五腧穴等特定穴位为主,其中手三阳经给予经筋排刺法,手三阴经采用七星针叩刺;B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采用脑复康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改良Asworth量表、Fud—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结果:Asworth评分方面,A组效果明显优于B组(3.04±1.29vs3.88±1.54,P〈0.05);Fugl-Meyer评分万面,A组效果亦明显优于B组(48.67±15.64vs42.96±14.72,P〈0.05);A组上肢关节运动状况缓解程度方面,眉关节内收缓解程度(90.5%)、前臂旋前缓解程度(70.7%)、肘关节屈曲缓解程度(73.1%)、腕关节屈曲缓解程度(80.9%)、手指屈曲缓解程度(88.1%)均优于B组(70.0%,60.O%,61.9%,57.4%,63.2%,均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结合皮肤针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状态,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经筋排刺法 皮肤针疗法 痉挛状态 上肢 中风后遗症 多中心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肽物质方面的作用,探讨艾灸治疗VD的部分机制。方法:87例VD患者随机分成艾灸组(43例)和西药组(44例)。艾灸组隔附子片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素片,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智能检查量表(HDS)、智能改变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与学习记忆相关脑脊液中的活性物质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1.4%(35/43),优于西药组的63.6%(28/44)(P〈0.01)。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P〈0.01),艾灸组MMSE、AD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SS、AV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艾灸组治疗后SS、AVP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还是在调控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肽物质方面均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素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生长抑素 精氨酸加压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治疗抑郁症的免疫机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组、电针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每组28例。电针观察组穴取百会、足三里;电针对照组穴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药物对照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电针观察组痊愈2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电针对照组分别为0例、16例、12例、0例;药物对照组分别为1例、17例、7例、3例,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提示电针观察组有较好的疗效(P〈0.05);3组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种治疗方法都能清除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IL-6,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 标签: 抑郁症 针刺疗法 百会 足三里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