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在采取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时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选取65例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取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采取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血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和心电图ST水平延长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现代冠心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ST水平延长(>0.12s)和对照组(≤0.12s)进行运动平板试验,采用Bruce方案。结果ST水平延长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1例,其中15例ST水平延长>0.16s;对照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5例;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ST水平延长>0.12s可作为预测运动试验阳性的参考指标;心电图ST水平延长>0.16s有症状者,可作为诊断冠心痛的重要指标;运动平板试验是现代冠心痛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心电图 冠心病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口减压+VSD持续负吸引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01-2022.12,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30例。对照组切口减压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VSD持续负吸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指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6%,对照组为3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口减压+VSD持续负吸引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效果确切,可加速患者好转,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

  • 标签: 多切口减压 VSD持续负压吸引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讨论面对肝门部高位多发多节性的胆管梗阻问题,选择支架引流方法以及 此方法应用到临床的意义。    方法:此次选取案例为高位胆管梗阻,共116例。梗阻部位:肝总管的上部,距离左肝管、右肝管汇合部1.5cm以内46例,肝管左边和右边部位及肝总管上部同时梗阻的案例47例,肝内右肝管,出现多发性梗阻9例,肝内左部肝管和右部肝管梗阻共记录14例。此篇文章记录在内的案例一共采用了五种不同的支架植入方法。53例是通过右腋中线,右肝管胆总管的地方植入了支架,油有29例手术是通过腋中线和剑突下,分别穿刺左肝管和右肝管,在肝门植入了呈"Y"型排列的两个支架。有13例在左肝管——右肝管间植入一个支架,接着在右肝管胆总管那个地方再植入支架,使两支架呈" v"字排列。有8例是右肝内,肝管有多发梗阻,手术中采取的是先在右肝内肝管间放置一个支架,然后在右肝管肝总管间放置第二个支架。还有8例手术是在右肝管放置支架,左肝管放置管进行外引流。最后5例手术是涉及到右肝内肝管多发梗阻的病例,手术时单纯安置多点位进行外引流。此篇文章记录了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进行t检验。结果:一共116例高位胆管梗阻手术,共采用了5种方法植入了支架,完全实现了胆汁内引流的问题,全部实现了外引流。101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计算后,比较差异略微有些显著(p

  • 标签: 胆管梗阻 支架 外引流 内引流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后牙折综合治疗后的保存效果.方法对96颗折后牙用临时牙冠、钢丝结扎或粘接固定,进行完善的牙髓牙周综合治疗后,用金属全冠、金属烤瓷冠修复.结果后牙折牙经综合治疗后,用全冠修复,得到了满意的保存效果.结论后牙折经过综合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

  • 标签: 后牙折裂 综合治疗 保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多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吸引和传统注射器抽吸后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吸引组22例和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压包扎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治愈时间和累计皮下积液量。结果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为(4.53±1.35)d明显短于注射器抽吸组(6.46±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7,P〈0.01);静脉留置针组平均累计皮下积液量(24.35±7.97)ml少于注射器抽吸组(30.89±9.68)ml,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342,P〈0.05)。结论侧孔静脉留置针负吸引是一种有效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创伤小不增加患者痛苦,易为患者接受。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皮下积液 乳腺癌改良根治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头蚴病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手术指征,显微手术治疗入路选择、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及术中、术后相关药物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例伴癫痫发作脑头蚴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病例术后病理学分析等确诊为脑头蚴病,且完全符合文献中提及的关于脑头蚴病的诊断标准。术后未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随访6~40个月,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化验未见复发,均无癫痫发作发生。结论个人史、MRI特点、病理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指标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脑头蚴病的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显微操作,术后药物治疗等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及脑头蚴复发可能。

  • 标签: 脑裂头蚴 癫痫 显微手术 皮层脑电图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牙在牙体病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口腔科过去的临床实践中,一般采用拔除后义齿修复[1]。近年来,对折牙的治疗报道不少,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折牙进行系统治疗后做全冠修复,其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全冠修复治疗 折裂牙 疗效观察 临床实践 义齿修复 系统治疗
  • 简介:基层医院在产科工作中经常遇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阴及阴道伤,如处理不当,便可引起感染,增加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现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292例会阴及阴道伤患者的处理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会阴裂伤 阴道裂伤 会阴感染 护理 阴道感染 阴道分娩
  • 简介:小儿颅脑损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脑挫伤,单纯以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诊断治疗更易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本院自1990年~1995年共收治小儿脑挫伤20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5例,占同期小儿急性颅脑损伤住院人数的68%,其中男150例,女55例。年龄2个月至14岁,平均7.08岁。坠落伤138例,交通事故伤52例,其它伤15例。1.2临床表现伤后无原发昏迷30例。昏迷时间少于30分钟32例,持续昏迷40例,有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20例,有神经定位体征30例,入院时清醒者均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GCS计分:13~15分57例,9~12分88例,6~8分49例,3~5分11例。合并颅骨骨折92例,颅内血肿92例,其它复合伤55例,休克10例。1.3影像学检查:头颅X片检查92例有颅骨骨折,其中线性骨折45例,凹陷骨折37例,粉碎骨折10例。颅脑CT检查示:单

  • 标签: 脑挫裂伤 治疗体会 好转期 颅内血肿 颅骨骨折 中间清醒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发生牙根纵的原因和规律,方法,对 38例患者 41颗牙齿进行临床研究,发现牙根纵大部分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多见,患根的牙周组织破坏明显 , 有深的牙周袋,存在咬合创伤,咬合疲劳,通过 X线片发现少数有牙根发育缺陷,牙合面均重度磨耗,结论,牙合面形态改变而导致的过大牙合力与异常方向牙合力可能是牙根纵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 ]牙根纵裂,牙合力因素
  • 简介:1临床资料孕妇20岁,孕1产0,20周。于我院行产前常规检查。我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胎头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侧脑室未见明显扩张,双顶径5.2cm,脊柱呈双排串珠状排列,连续完整,股骨长3.6cm,胎心率约150次/min,胎动好,前壁胎盘,厚2.2cm,成熟度Ⅰ级,最大羊水最暗区约4.8cm。

  • 标签: 超声诊断 胎儿 腹壁裂 畸形 临床资料 常规检查
  • 简介:大热天出汗很正常,但彭勇很苦恼,不知为何,不少人把流汗多与肾虚联系到一起,近来他经常收到半真半假的提醒。

  • 标签: 老年人 养生 保健法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