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洛卡因联合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患者贫血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 82 例肾性贫血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用亮氨酸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贫血指标 [红细胞 (HCT)、 血红蛋白 (HGB)、 血清铁蛋白 (SF)、 血清白蛋白 (HSA)]、 炎症指标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C 反应蛋白 (CRP)、 白细胞介素-1β (IL-1β)],以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治疗后, 两组的 HCT、HGB、SF 和 HSA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亮氨酸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泌尿系贫血是安全的,可以增加血红蛋白、红细胞和铁蛋白的水平,并有助于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的量,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高。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联合使用罗沙司他和rhEPO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2023年3月的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rhEPO)和B组(rhEPO+罗沙司他),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95.00%、5.00%优于A组的77.50%、7.50%(x2=5.164、0.213,p=0.023、0.644);治疗后B组贫血指标、炎性因子指标、铁代谢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联合使用罗沙司他和rhEPO改善贫血和炎性反应症状效果更佳。

  • 标签: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治疗有效率 贫血指标 不良反应发生率 铁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两组,每组28例,实施常温常规方法进行医治作为对照组,实施亚低温法医治作为观察者。结果: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27.78%)相比,观察组(3.85%)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病患预后良好率,观察者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VS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脑内水肿的情况,改善预后。

  • 标签: 急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联合中医康复训练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医院2018.3-2022.3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60例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基于此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吞咽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接受针灸和中医康复训练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吞咽功能。

  • 标签: 针灸 中医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1550nm剥脱点阵激光的方法治疗痘坑痘印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于我院就诊的50例痘坑患者,在我院治疗时间为2022.02~2023.02,均采用1550nm剥脱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于带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的痘坑,总有效率为53.85%;而对于单纯的凹陷性痘坑,其总有效率仅为25.00%。表明带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的痘坑在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凹陷性痘坑(P<0.05)。接受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任何色斑沉着、水疱形成等不良反应,可能存在短暂红肿、疼痛和灼热感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1-3 d内自行消失。在红肿消退后,会出现像针孔一样的黑褐色细小薄痂,大约需要5-7 d才会长出新的皮肤。结论:对痘坑(带有黑褐色色素沉着痘坑、单纯凹洞性痘坑)患者,采用1550 nm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效果较好,减轻不良反应,应推广借鉴。

  • 标签: 1550nm点阵激光 非剥脱 痘坑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院内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作用。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6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1例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护理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方面、关节肿胀持续时间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对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能够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与肿胀程度,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医药手术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西药及牵引与蒙医药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VAS评分和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田中靖久症状量表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医药手术方法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麻木症状,加快其颈椎功能的恢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蒙医药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酸性终末期肾病患者疾病干预中不同剂量布司他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8例尿酸性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布司他治疗,其中对照组使用40mg布司他治疗,观察组使用20mg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Scr、ACR、eGFR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 SCr、ACR均降低,eGFR均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SCr、ACR、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酸性终末期肾病疾病治疗中利用不同剂量布司他效果差异不大,其中20mg布司他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利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非布司他 终末期肾病 高尿酸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卒中后认知障碍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  方法 将60名脑卒中患者随机组合成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现代康复方案(物理治疗+计算机辅助训练),功能训练:主要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翻身及坐起训练、站立及行走训练,还有日常活动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5次。治疗组(针刺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针刺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康复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训练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指标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来评价认知状况。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语言等方面进行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来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2月后,两组治疗后的NIHSS较前有下降;MMSE评分与MoCA评分较前有提高;Barthel评分均较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联合针灸治疗后评价指标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残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延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中医特色延续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干预前,两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S-QO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有助于肢体的快速康复、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卒中肢体功能患者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12月-2022年9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0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40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两方面。结果: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均少于常规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术 老年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