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作者: 汪奇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1期
  • 机构: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中心卫生院,重庆万州404199
  • 简介:目的:研究痹汤治疗肝肾亏虚证骨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84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肾亏虚证骨关节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肾亏虚证骨关节患者通过膝痹汤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膝痹汤;肝肾亏虚证;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关刺配合电针及中药封包治疗骨关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骨关节患者合计8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关刺配合电针及中药封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骨关节WOMAC评分和整体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相关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骨关节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配合电针及中药封包应用于治疗骨关节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疼痛感、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电针 中药封包 关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骨关节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在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来本院进行骨关节手术的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对其进行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2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骨关节炎 术后康复 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蒙药贴敷法治疗双骨性关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我院通过蒙药贴敷法治疗双骨性关节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对比其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通过蒙药贴敷法治疗双骨性关节的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研究组患者在经1个疗程蒙药贴敷法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23±6.23)分,较对照组评分(72.21±6.33)显著增高。结论:蒙药贴敷法对治疗双骨性关节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且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蒙药贴敷法 双膝骨性关节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进行分配,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中有着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头分析蒙药在风湿性关节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抽取风湿性关节患者96例,采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关节疼痛(VAS)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的应用可有效缓解风湿性关节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与改善,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可进行推广。

  • 标签: 蒙药 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蒙医针灸疗法结合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共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蒙药治疗结合乙酰氨基酚)与观察组(蒙医针灸疗法结合蒙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采用蒙医针灸疗法结合蒙药的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蒙医针灸疗法 蒙药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WOMAC评分的改善效果,评述其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11月-2022年6月内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1-80号,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每日下午13~15时常规穴位注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注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更低、功能障碍改善程度更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四项指标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 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痛风性关节患者的临床上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风湿免疫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痛风性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给予诊疗方案的不同将其进行临床分组,具体分组为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30例(蒙西医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痛风性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为了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须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蒙医药治疗,并将其用于临床推广工作。

  • 标签: 蒙医药 痛风性关节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类风湿性关节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4,女性患者占比较高。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式多种多样,蒙药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一种新疗法,主要包括抗风湿性药、糖皮质激素等,有整体调节、辩证治疗的特点。本文通过综述蒙医沙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方法、作用机制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蒙医沙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风湿性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风湿性关节患者实施蒙药治疗的疗效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法:选取确诊为风湿性关节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7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5例,常规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蒙药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症状指标、临床疗效情况加以对比。结果:(1)治疗前症状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风湿性关节治疗后晨僵时间较短、疼痛感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较之于对照组(74.29%)风湿性关节患者,其观察组(94.29%)的患者临床疗效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风湿性关节炎 蒙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录入的类风湿性关节患者44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抽签法,对照组实施单独西医治疗,实验组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指标评估为: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数据。结果:数据汇总可知,实验组的有效率为21(95.45),高于对照组数据15(68.18),差异较为明显,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两组无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性可得到保证,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得到抑制,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应用积极意义明显。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用于类风湿关节湿热痹阻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收治的类风湿关节湿热痹阻证住院患者的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的患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50例,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护理舒适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护理效果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中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段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每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加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治疗,比较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治疗中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的改善疾病症状、恢复患肢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子午流注纳子法 穴位注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寒性风湿性膝关节患者行蒙医银针配合蒙药治疗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自拟中药汤剂对于痛风急性关节期(G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间入院治疗的60例GA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0例开展自拟中药汤剂治疗;B组30例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前组间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A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B组(P<0.05)。结论:为GA患者实行自拟中药汤剂干预可以提升疗效,缓解中医症状。

  • 标签: 自拟中药汤剂 痛风急性关节炎期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前内侧骨性关节采用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联合单髁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前内侧骨性关节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关节指数(WOMAC)评分差异。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前内侧骨性关节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程度更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内侧骨性关节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联合单髁置换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陇中消肿止痛合剂 单髁置换 前内侧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40例根骨关节骨折的病人为研究目标,依据随机法将纳入人员分为两组,即病例组、对照组,组内各20例,病例组治疗方式:经跗骨窦入路微创,对照组治疗方式:广泛外侧 L 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术,评定两组治疗成果。结果:病例组治疗优良占比为(95%)、对照组为(65%),病例组治疗优良占比同预期目标相近(P

  • 标签: 经跗骨窦入路微创 跟骨关节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固本化瘀汤在TNF-α拮抗剂在治疗高原类风湿性关节中撤减过程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58例在本院接受TNF-α拮抗剂的高原类风湿性关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TNF-α拮抗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固本化瘀汤联合TNF-α拮抗剂治疗,每组分别治疗30天、60天、90天,比较2组的关节功能分级、DAS28评分、中医症候、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结果:2组在治疗后关节功能分级均有所改善,在治疗前结果无差异性(P>0.05),在治疗30天、60天、90天治疗组的关节功能分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2组在治疗后DAS28均有所降低,在治疗前、治疗30天、治疗60天结果无差异性(P>0.05),在治疗90天后治疗组的DAS28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总治愈率(96.55%)高于对照组(75.86%),结果具有差异性纳入统计(P<0.05);2组在治疗后ESR、 CRP、 RF、抗 CCP的各项数值都有所降低,但研究组的降低速度高于对照组,且2组ESR和抗 CCP在治疗30天、60天、90天结果无差异性(P>0.05); CRP、 RF在治疗90天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高原类风湿性关节患者应用固本化瘀汤进行治疗,能巩固前期靶向治疗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减轻症状。

  • 标签: 固本化瘀汤 TNF-α拮抗剂 高原类风湿性关节炎 撤减过程 干预作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