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仲景《伤寒论》有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内虚因作痞气。又曰:阳证下之者,为结胸;阴证下之者,为痞气。夫结胸、痞气,因下而成,固人人能明之。独阴阳二字,未有能确辨之者,不能不致疑其间也。其阴阳,指表里之阴阳言乎?抑指风寒气血之阴阳言乎?抑指三阳三阴经脏腑之阴阳言乎?其言阳证阴证也,抑以阳邪之热为阳证乎?阴邪之寒为阴证乎?如以阴阳为表里之阴阳也,以病发于阳为阳证属表之证,不宜下,误下成结胸,固矣。若以病发于阴为阴证属里之证,正宜下,何云误下反成痞?则知此阴阳,非以表里之阴阳言也。如以阴阳为风寒气血之阴阳也,风为阳,阳邪伤卫,卫主气,气伤反成结胸;寒为阴,阴邪伤荣,荣主血,血伤反成痞气。夫结胸为实邪,为证重;痞气为虚邪,为证轻。岂有阳邪伤无形之气,成结胸之实证;阴邪伤有形之血,反成痞满之虚证乎?则知此阴阳,非以风寒伤气伤血之阴阳言也。如以阳证阴证为三阳三阴经言也,夫三阳经证为属腑,如太阳、阳明、少阳为病在表,当汗不当下,误下则邪入里而成结胸是矣。但三阴经证则属脏,如太阴、少阴、厥阴为病在里,正当下,当下而又言误下遂成痞气,则知此阴阳,非以三阴三阳之脏腑言也。

  • 标签: 《伤寒论》 结胸 阴证 阳证 三阴三阳 病发于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剥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正确处理,以减少母婴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的76例胎盘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胎盘剥发生率为073%。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3026%。其次为房事和外伤,占1711%。围产儿病死率为526%。腰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胎动异常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胎盘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大,易出现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极为重要,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胎盘早剥 早期 诊断 母婴结局
  • 简介:目前中国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为8.2%,其中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约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22.2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根据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的标准,一般将发病在34周前的重度子痫前期称为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近年来也有些学者把32周作为迟早型划分界限,研究大于34周和32—34周间患者的结局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小于32周则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并认为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围生儿预防判断价值。

  • 标签: 重度子痫 早发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胎膜破的原因及其对分娩、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9月间我院足月妊娠胎膜破的孕妇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选取足月妊娠无胎膜破的孕妇 100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过观察组孕产妇发生胎膜破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等;结果 观察组孕妇自然生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发生窘迫,窒息,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孕妇发生足月胎膜破主要与难产有关,并且这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发生破现象应得到及时的处理,方可减少胎膜破的危害以及引发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原则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7例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发现及治疗疝时间延长,疝分型越重。结论成人腹股沟疝应早发现、诊断、治疗。

  • 标签:
  • 简介: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理论上包含卵巢功能减退和卵巢早衰,描述持续性的卵巢功能变化,相当于中医的“经闭”“年未老经水断”等范畴。其发病主要涉及肾、脾、肝、心等多个脏腑,主要病机以肾虚为主。中医学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因此,临床上辨证论治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时,应兼顾从心论治,加用调理心气、安宁心神等药物,以达补肾宁心、健脾调心、柔肝舒心,同时配合对患者的情志疏解和人文关怀,以获佳效。

  • 标签: 原发性卵巢 功能不全心 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