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小腿痉挛大都是由于剧烈运动,尤其是短距离赛跑、柔道、游泳、马拉松等较容易引起。但是在疲劳之时或远足回来就寝之时也会发生。痉挛时小腿会宛如铁一般硬直,尽管你用力拉也难以拉直,而且会感到痛苦难当。

  • 标签: 小腿 穴位 治疗 剧烈运动 短距离 马拉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游离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8例游离皮瓣手术移植修复小腿及足部缺损病人在围手术期通过采取系统的量化的护理方案,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区皮瓣护理、感染防控、营养指导等方面着手。结果本组28例,护理过程中发生血管危象5例,行手术探查后4例存活,1例坏死,治愈率9642%。结论认真细致做好皮瓣移植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采取量化指标,能有效而准确的观察术后皮瓣血供,及时发现动静脉危象,提高皮瓣存活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游离皮瓣 软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defect free skin flap in the repair of leg and foot soft tissue
  • 简介:[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髓内固定治疗小腿高能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腿高能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VSD联合二期髓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清创、换药结合二期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病例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康复、术后并发症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平均随访22个月。两组患肢功能康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较快,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VSD联合二期髓内固定治疗小腿高能量损伤安全可靠,并发症相对较少,总体疗效满意。

  • 标签: VSD 髓内固定 高能量损伤 小腿
  • 简介:摘要目的就TNF-α对损伤的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中BMP-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在2011年09~11月时间内所收集到的4例滑膜组织和交叉韧带标本,其中女2例,男2例,截肢膝关节相应组织是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和剪刀来取得。先细胞培养,其次,pET32a(+)-Tat-PTD-VP3重组质粒构建示,分别测定半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结果本组资料研究表明,TNF-α作用时间分别为24h、12h、6h、2h,作用浓度为5ng/ml。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M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也会出现逐步的下降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为117%、70%、62%、41%。而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A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从最初的69%,下降到最后的27%。结论TNF-α能够有效地下调ACL作用,以及前交叉韧带(ACL)和内侧副韧带(MCL)中BMP-1基因表达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本实验为有效促进ACL自我修复,早期抑制TNF-α浓度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 标签: TNF-&alpha 内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BMP-1 基因表达Effects of BMP-1 gene expression of TNF- on injury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吸引术(SFT)治疗小腿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小腿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行行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吸引术患者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5~56岁,平均428岁,观察术后创口平均愈合时间、创口疼痛评分、肿胀消退时间、减张切口是否植皮、骨折情况等。结果28例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15~20d,平均(16±184)d,肿胀消退时间为5~7d,平均(6±146)d,创口疼痛评分(3±124)分,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性愈合时间为18~26周,平均(20±256)周,均无需植皮。术后无感染、脂肪栓塞、肢体短缩或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P<005)结论运用筋骨并重理念治疗小腿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效果好。

  • 标签: 负压吸引术 骨筋膜间隙综合征 外固定支架 小腿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运动处方对促进膝关节内侧紧缩外侧松解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通过32例手术患者传统和干预康复训练计划对比参照。结果在医-护-患共同努力配合下干预后的患者肿胀积液明显减少,膝关节活动度与肌肉萎缩显著改善。结论运动处方的应用可增强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从而促进健康[1]。

  • 标签: 膝关节 内侧紧缩外侧松解术 运动处方 康复锻炼
  • 简介:目的:观察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治疗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带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缘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完全修复。随访6个月至3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设计简单,能理想地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部皮肤缺损。

  • 标签: 皮瓣修复术 隐神经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经辅助前内侧入口残端定位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科室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关节镜下经辅助前内侧入口残端定位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43例。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随访,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恢复好,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IKDC较术前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辅助前内侧入口残端定位单束解剖重建联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单束重建 中药熏洗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前内侧骨性关节炎采用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联合单髁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差异。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程度更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联合单髁置换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陇中消肿止痛合剂 单髁置换 前内侧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观察膝后内侧小切口带线锚钉固定加早期康复锻炼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48例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解剖复位,均达骨折愈合。术后6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后内侧小切口带线锚钉固定加早期康复锻炼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骨折 后交叉韧带 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