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抑郁状态,寻找合理心理护理模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近期在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14例,入院行SDS抑郁量评估,而后根据评估结果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组,两周后再进行SDS评估,对比分析组内和组间情况。结果:所有入选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约70.17%入院时呈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经过有效护理后,各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容易发生抑郁,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 抑郁状态 个体化心理护理
  • 简介: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最早记载于我国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效成分女贞子多糖、齐墩果酸等,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加强体液免疫、调节细胞免疫、降低超敏反应引起的炎症等功效,并且涉及抗肿瘤的免疫调节。作为一种中药常用药,其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退虚热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等症。因此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其有降血糖,降血脂,消炎等作用。

  • 标签: 女贞子 免疫调节 抗肿瘤 降血糖 降血脂 消炎
  • 简介:目的研究TRFIA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同时对2963例临床标本及TP室间质控品进行TP抗体检测,对比分析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TRFIA检出率为100%,ELISA检出率为96.97%。筛查标本TRFIA法阳性率高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值阳性室间质控品及稀释后的质控品经TRFI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TRFIA法阳性检出率83.3396,高于ELISA法的66.6796。结论:TRFIA法比ELISA及TPPA法敏感度更高,对早早期及“窗口期”的梅毒患者能早期检出,避免漏检,同时有利于一些医疗纠纷的防范。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抗体 TRFIA ELISA TPPA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在改善肺癌患者免疫力方面的临床疗效,并借此探讨其对各炎性反应因子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予口服复方斑蝥胶囊750mg口服,3次/d,连用1周(7d),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推注,2次/d,持续7d。治疗7d后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免疫因子评分、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受益情况分析及血浆IL-2、IL-6、IL-10及TNF-α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8.89%,对照组有效率77.78%,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各免疫动能均较治疗前稍提高,但对照组较治疗前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对照组出现2例(4.44%),观察组2例(4.44%),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药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KPS和体重变化的稳定率和改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IL-6、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在治疗肺癌患者免疫力低下方面的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作用小,性价比高,值得临床上全面推广。

  • 标签: 复方斑蝥胶囊 肺癌 免疫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免疫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0例,西医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医组患者给予补肾消抗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4、IL-10、IFN-γ的变化、并对比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4、IL-10、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IL-4、IL-10、IFN-γ均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4项抗体总转阴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消抗汤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消除血清自身抗体,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 补肾消抗汤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 简介:《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内容抽象,逻辑性强,教学难度大。本文根据免疫学课程特点,通过重视绪论课程、免疫过程生物学意义、免疫反应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等措施,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免疫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复合法和化学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优劣,寻求更接近人类发病机制的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免疫复合组和化学组,免疫复合组前3周每周给予抗原乳化液(含异体抗原8mg)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4周免疫复合组和化学组均用100mgTNBS/kg+50%乙醇灌肠。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第14天、第56天取材,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病理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复合组与化学组在造模后第1天均出现稀溏便、溃疡、炎性反应等典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但免疫复合组黏膜下层炎性反应剧烈,维持时间长达8周,化学组溃疡较免疫复合组深,但黏膜下层炎性反应强度不及免疫复合组,溃疡持续时间短,2周后趋向自愈。结论:免疫复合法模型表现稳定,重复性好,病变持续时间长,发病机制更类似人类溃疡性结肠炎,是较为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 标签: 免疫复合法 化学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69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未实行精细化管理,该时期收治的17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开始实行精细化管理,其间收治的19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加强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成本,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风湿免疫性疾病 护理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病不同亚型,即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并探讨隐匿性HBV感染与ALDS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检测386例HBsAg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初诊血清标本(自身抗体、HBVM、HBV-DNA)等。结果发现有HBVM阳性患者168例,占43.52%,其中HBV-DNA阳性19例,占11.3%。168例隐匿性HBV感染患者中AIH、PBC和PSC患者分别为50.59%(85/168)、47.02%(79/168)和2.35%(4/168)。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隐匿性HBV感染率较高,ALDS与隐匿性HBV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炎,自身免疫性 隐匿性HBV,乙型 DNA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