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牡丹中丹酚含量。方法: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酚的含量,色谱柱:Hichrspner5-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一水(60:40),检测波长274nm,柱温25℃。结果:线性范围: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线性范围良好,丹酚的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为0.26%(n=5)。丹酚含量顺序为:安徽丹〉贵州丹〉四川丹〉云南丹〉河北丹。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牡丹皮 丹皮酚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刃厚移植术中采用气动取机联合湿性敷料与传统方式滚轴刀取刀联合凡士林纱布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50例行头部刃厚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气动取机头皮取,联合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组合应用于供区创面形成密闭湿润微环境,对照组为滚轴取刀联合凡士林纱布+棉垫组合覆盖供区创面,观察记录取用时、片大小形态、整齐和均匀程度、供区创面疼痛程度、细菌培养结果及愈合时问。结果气动取机组取用时较滚轴刀取组平均缩短58分钟,取下片大、均匀、边缘整齐、供区创面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7天。结论气动取机与藻酸盐敷料联合应用于头部取皮具有手术时间短、片大、厚度均匀、边缘整齐、供区疼痛减轻、愈合时间缩短等优点,优化了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路径,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动取皮机 刃厚皮片 藻酸盐敷料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掌洞穿伤后掌、背侧皮肤缺损的瓣转移外科治疗。方法12例洞穿伤,其中6例采用尺动脉腕上支哑铃状双叶岛状瓣修复,6例采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岛状瓣加指固有动脉岛状瓣分别修复洞穿伤背侧和掌侧。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功能恢复,疗效满意。结论本组病例修复方法可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洞穿伤 手掌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Flap transfer for palm penetrating woun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动取刀辅助切取大张刃厚头皮片覆盖以促进供区创面愈合、控制瘢痕增生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厚供区创面32例,随机分成两个区域,治疗组移植忍厚头皮片,对照组覆盖凡士林纱布,观察中厚供区愈合过程及愈合后的瘢痕生成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可愈合时间创面数增加,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经术后6月~1年随访,治疗组瘢痕增生不明显。头皮片供区无瘢痕形成,头发生长好。结论自体大张忍厚头皮片覆盖中厚片供区,能促进创面愈合较为困难的患者愈合,抑制瘢痕增生,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动取皮机 刃厚头皮片 供皮区 瘢痕增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深度烧伤创面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6月-2008年6月期间进行深度烧伤创面皮瓣修复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条件、烧伤创面的深度、部位、创面条件及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瓣进行创面修复术。结果:26例深度烧伤创面采用各种皮瓣修复后移植的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后,患者皮肤损伤修复处外观、功能评价良好,患者满意。结论:瓣修复深度烧伤患者创面,能使患者皮肤损伤修复处外观、功能恢复,提高了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修复 功能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mPCNL)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288例患者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护理的要点。结果261例患者一次取石成功,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27例一次取石后一周行二次取石,疗效满意。结论术期物品准备齐全,固定专科器械护士熟练配合手术,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及专科器械护士的准备及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 标签: 微创经皮肾 碎石 手术配合 专科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患者采用中药透疗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哮喘患者76例开展研究实验,选择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2月,随机数字表方法实施分组,即常规组、分析组,各38例患者,常规组实行对症疗法,分析组采取中药透疗法,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组高,97.37%临床总疗效较常规组优,P<0.05。结论:哮喘患者应用中药透疗法的临床效果更优异,可以促进生活质量,于阻止哮喘疾病进一步发展方面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哮喘 透皮治疗 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刃厚移植术中采用气动取机联合湿性敷料与传统方式滚轴刀取刀联合凡士林纱布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50例行头部刃厚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气动取机头皮取,联合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组合应用于供区创面形成密闭湿润微环境,对照组为滚轴取刀联合凡士林纱布+棉垫组合覆盖供区创面,观察记录取用时、片大小形态、整齐和均匀程度、供区创面疼痛程度、细菌培养结果及愈合时问。结果气动取机组取用时较滚轴刀取组平均缩短58分钟,取下片大、均匀、边缘整齐、供区创面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7天。结论气动李玉久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垂盆草颗粒中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三氟乙酸溶液(46:54),检测波长371nm,柱温30℃。结果:槲素在6.22μg/mL~62.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RSD=I.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垂盆苹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垂盆草颗粒 HPLC 槲皮素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