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蛛网膜囊肿(IAC)的不同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蛛网膜囊肿35例患者,其中开颅囊肿全切除11例,囊肿部分切除-脑池开放术16例,开颅囊腔-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置管内引流术8例。结果手术过程均较顺利,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3年,复查头颅CT发现囊肿基本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缩小,神经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结论显微外科治疗蛛网膜囊肿,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开颅囊肿全切除术争取囊肿脏层剥离及壁层全切疗效最佳,囊肿部分切除-脑池开放术较开颅囊腔-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置管内引流术症状改善,打通囊肿与周围脑池及蛛网膜下腔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 标签: 显微手术 蛛网膜囊肿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地方版”医改的热与冷在国家医改大背景下,地方医改巳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种版本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作为试点的城市,更是新政一个接一爪。

  • 标签: 医疗体制改革 医院 医疗机构 医疗责任
  • 简介:大处方的最后期限作者:陈纪英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第46期2012年12月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文件由人社部、财政部、

  • 标签: 基本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部 《意见》 人力资源 大处方 财政部
  • 简介:结合当前医院科研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本文旨在为下一阶段构建大学附属医院的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思路和借鉴意义。

  • 标签: 附属医院 科研管理 绩效评估
  • 简介:目的比较纤维喉镜联合鼻镜与单纯鼻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纤维喉镜联合鼻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鼻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60/62)比80.65%(50/62)],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68%(6/62)比61.29%(38/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喉镜联合鼻镜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弥补单纯鼻镜手术治疗的不足,其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单纯鼻镜手术.

  • 标签: 内窥镜 喉镜 上颌窦囊肿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FMEA)与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的概念、应用介绍,并尝试通过两种方法的融合形成一种改良的分析,论述其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并对其分析步骤描述,以便为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提供思路。

  • 标签: FMEA RCA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鼻镜下不同开窗方式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疗效,以期为不同严重程度慢性上颌窦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60例确诊为单侧慢性上颌窦炎的患者,根据Lund.MackayCT评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颌窦Lund.MackayCT评分=1分的27例患者分为A组(13例)和B组(14例),上颌窦Lund.MackayCT评分=2分的33例患者分为C组(17例)和D组(16例)。开窗方式的选择:A组和C组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0em;B组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5—2.0cm;D组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即将上颌窦口扩大为〈1.0cm,同时行下鼻道开窗1.5~2.0cm。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比较各组主观症状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与鼻镜下Lund—Kennedy评分改善情况。结果A、B、C、D四组术前SNOT.20评分分别为(8.73±2.63)、(8.69±2.41)、(10.22±1.79)、(10.81±1.84)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3.07±1.32)、(2.79±1.47)、(4.33±1.56)、(2.27±0.98)分,四组术后6个月SNOT-20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术前与术后6个月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术前SNOT一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鼻镜下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术后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3.82±1.36)分和(2.57±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上颌窦炎病变较轻者(Lund.MackayCT评分:1分),上颌窦口扩大为〈1.0cm即可。对于病变较严重者(Lund.MackayCT评分=2分),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内窥镜 上颌窦炎 上颌窦口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清创联合智能负创伤疗法在糖尿病足溃疡Wagner分级2~3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Wagner2~3级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超声清创联合智能负创伤疗法组(负组,53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27例)。两组均辅以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负组愈合29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4%(50,53);常规组愈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组超声清创过程中发生疼痛9例,血红蛋白下降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清创后再对创面给予智能负创伤疗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Wagner2—3级中显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足 血气监测 经皮 超声清创 智能负压创伤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及全血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530自动血凝仪及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617例临产孕妇和1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四项及全血细胞检测。结果临产孕妇门、APl盯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FB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T与健康对照组接近(p〉0.05);RBC、HGB及MCV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WB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P〈0.01);PLT与健康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常伴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产孕妇进行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对妊娠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降低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风险。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四项 血常规
  • 简介:目的探讨液基膜式超薄细胞检测(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2879例,经TCT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将TCT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879例患者经TCT异常267例,其中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114例,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44例,鳞状上皮高度病变43例,鳞状上皮低度病变62例,鳞状细胞癌4例。267例TCT异常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宫颈炎94例,宫颈上皮瘤变(CIN)Ⅰ36例,CINⅡ56例,CINⅢ78例,鳞状细胞癌3例。结论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对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疾病 液基膜式超薄细胞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择临床分离出的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采用纸片协同法检测ESBLs,纸片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331株大肠埃希菌和25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3.8%(112/331)、37.9%(97,256),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哌拉西林耐药率在90.0%以上,其中两者均对头孢噻肟耐药最为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7.3%(109/112)、96.9%(94/97);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率在80.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0、5.2%(5/97)。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较为严重,临床应合理用药,控制耐菌株的出现及传播。

  • 标签: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 肺炎 大肠埃希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