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临床手术技术不断发展,神经阻滞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临床中以往神经阻滞都是以斜角肌间沟法或腋路法进行麻醉阻滞,但是通过临床统计发现单一性阻滞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临床中有较高可能性发生阻滞不全现象。对此,为了更好提高临床手术水平,本文以某研究为例,探讨神经阻滞中斜角肌间沟复合腋路法应用价值,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斜角肌间沟复合腋路法 上肢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断指再植术中实施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给予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干预,对照组则给予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氯化钠注射液干预,对比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干预结果。结果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T1、T2、T3、T4时MAP、HR水平均较T0时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T1、T2、T3、T4时MAP、HR水平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5时SAS、SDS评分均较T0时所有明显下降,其中试验组SAS、SD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接受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啶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特点,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 标签: B超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啶 断指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膝关节以下手术麻醉效果。方法2018年1月~5月,医院收治择期膝关节以下手术患者8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入组40例,对照组腰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腰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改变麻醉方式,并发症、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术后开始训练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师麻醉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膝关节以下手术,可以提高麻醉质量,对那些麻醉质量要求较高对象,可能从复合麻醉中获益。

  • 标签: 膝关节 老年人 麻醉 腰丛 坐骨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手术采用连续麻醉术后镇痛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上肢手术患者7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连续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评分以及临床各项指标。结果对比2组患者麻醉效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94.4%高于参照组患者优良率77.8%,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加药次数以及运动神经组织完善时间与参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加药量以及镇痛评分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上肢手术患者给予连续麻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连续臂丛麻醉 上肢手术 术后镇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乳腺癌手术保留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临床研究。方法根据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90例乳腺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乳腺癌手术,观察组使用保留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乳腺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出血量和清除淋巴结数目没有差异性;观察组3例转移,对照组4例转移,观察组复发和并发这几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保留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乳腺癌手术具有较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几率。?

  • 标签: 肋间臂神经 胸前神经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患儿上肢骨折手术麻醉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100例上肢骨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则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并比较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在患儿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具有较好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 标签: 瑞芬太尼 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手术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硬膜外麻醉(epiduralanesthesia,EA)比较,探讨超声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6月84例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中和术后48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术后48h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h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48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清醒迅速没有躁动。两组均无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恶心8例、呕吐1例,嗜睡1例,皮肤瘙痒1例,苏醒延迟2例,拔管前躁动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观察组恶心3例、没有呕吐、躁动、嗜睡及苏醒延迟,但术中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其中16例使用血管活性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手术术中及术后应用效果确切,可发挥良好镇痛作用,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用药量,无严重不良事件。但应控制麻醉深度,严密监测血压,减少血压下降事件。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胸腔镜下手术 血压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外科手术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2组均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静滴丙泊酚。结果观察组麻醉后T1、T2及T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1h、3h、12h及24h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NE、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1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时静滴丙泊酚,剂量标准为OAA/S评分III级最佳,对患者应激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镇静深度 用量 外科手术 应激指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穿刺活检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实施探讨。方式采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100例肺部病变患者。结果97例获得细胞学标本,92例确诊,确诊率为92%;并发症17例气胸与6例咯血。结论肺穿刺活检技术对肺部病变安全性和成功率极高,诊断、治疗效果显著,都较高,临床应用更简单,并发症更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穿刺 活检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