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经验及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与此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治疗患者。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来总结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150例患者均病愈出院,但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比实验组占有优势,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另外在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实验组以1.33%,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4%)而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3.33%,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20%)。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并且使用该手术方法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100-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总结两组患者腹股沟疝的恢复效果。结果采用常规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100%,复发率为16%,并发症产生率为14%,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100%,复发率为4%,无并发症产生,对比数据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显著,应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腹股沟疝时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中选出58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疝修补手术,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数据、术后恢复数据以及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0.00%,明显低于对比组13.79%(4/29);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04%(1/49),明显低于对比组20.69%(6/29)。同时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和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40例椎管内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试验组注入0.25%罗哌卡因20ml,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术后所有产妇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4,8,12和24h动态、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VAS、镇痛泵按压次数等。记录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和8h动态VAS试验组为(4.1±1.7)和(5.3±1.8)分,对照组为(6.3±2.0)和(7.0±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和8h切口VAS试验组为(0.9±0.4)和(1.2±0.8)分,对照组为(3.6±2.1)和(6.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试验组(2.8±1.4)次,对照组(4.0±1.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镇痛曲马多用量试验组(214±12)mg,对照组(224±1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镇痛效果明确,且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 标签: 超声检查 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提睾肌原有解剖位置后腹股沟疝复发和保留提睾肌的生理作用。方法笔者应用聚丙烯疝修补平片,对285例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修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斜疝165例,直疝105例(其中双侧疝35例),复发疝15例(均为传统修补术后复发),其中二次复发者3例。结果全部腹股沟管原发疝和复发疝患者手术全部一期成功,经平均14.8个月随访无术后复发。结论保留提睾肌的原有解剖位置的腹股沟疝可以减少腹股沟疝复发保留提睾肌的生理作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提睾肌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在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通过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5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平均愈合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通过锁定钢板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阑尾炎患者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观察伤口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阑尾炎患者100例,將10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使用常规治疗与红外线照射,并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治疗患者伤口,对照组仅仅使用常规治疗与红外线照射。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时间更短,治疗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结论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能够有效的帮助医护人员治疗阑尾炎,能够快速消除患者的炎症,自然的令伤口愈合,还能很好的隐藏患者的伤口,减少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压力,使患者早日康复,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着很好的临床意义,理应被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 红外线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使得临床护理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转变,使得人们对于护患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的价值观和自主性及维权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护患关系中,沟通成为其最为重要的调解作用。护士在护理管理中的沟通技巧、沟通水平等均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印象。本文将以护患关系为起点,分析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标签: 护患关系 沟通技巧 沟通水平 影响因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于我院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入选实验组,另25例同期行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入选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优良率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96.0%、8.0%,与对照组的64.0%、36.0%相比差显著,通过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收效明显优于固定支架治疗,且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适合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41-02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医患双方进行调查,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期望,探讨继续医学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2014年7-9月按方便抽样的原则对靖江市人民医院在岗医务人员和同期住院患者各4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医务人员中88.8%处理医患关系时自感力不从心,76.1%认为有必在工作中接受培训以改善医患关系。接受调查的患者15.2%对医疗技术不满,11.3%对医患沟通不满,52.5%最期望医务人员医德好,96.3%赞成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结论医务人员应参加持续整个职业生涯的继续医学教育。医务人员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服务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一步。

  • 标签: 医务人员 继续医学教育 医患关系<
  • 简介:目的研究肠营养联合化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未给予特殊处理,观察组在化疗期间根据胃肠功能给予肠营养支持,统计4个疗程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转铁蛋白、前白蛋白、IgA、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2.41±0.53)g/L比(2.15±0.57)g/L、(0.28±0.07)叽比(0.20±0.08)g/L、(3.25±1.19)g,L比(2.85±1.01)g/L、0.403±0.065比0.323±0.083、2.15±1.02比1.35±0.73],IgM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35)g/L比(1.48±0.7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白蛋白、IgG、C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营养联合化疗能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化疗期间给予肠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胃肠外营养 药物疗法 联合 肿瘤 继发原发性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脊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的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SDAVF并右下肢神经源性皮肤溃疡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16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1年,加重伴右下肢皮肤溃疡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脱髓鞘脊髓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在我院经脊髓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SDAVF并右下肢神经源性皮肤溃疡,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双下肢麻木、乏力症状得到控制。结论SDAVF起病隐匿,青少年少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脊髓MRI检查可提示诊断,脊髓DSA检查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瘘 皮肤溃疡 误诊 脊髓炎 横贯性
  • 简介:医患关系始终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双方都大有可为。笔者从完善临床一线服务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今公立医院临床一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例,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包括推行便民惠民举措、充实一线值班力量、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完善医院总值班制度、建立医院服务的无缝对接。

  • 标签: 临床一线服务 医患关系 SAFE-CARE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长骨创伤采用三维多功能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对74例四肢长骨创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维多功能固定架治疗,对照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0.2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4.32%,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长骨创伤采用三维多功能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四肢长骨创伤 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的重新构建与互信要建立在医生、患者、媒体工作者“心中有良知”的基础上,医疗体系的建设推进要建立在管理者“明明德于天下”的胸襟上。一代大儒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提倡人们时时致良知,并将自我明转化为外向开展的自觉明,人文素质的提升在今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同样适用。

  • 标签: 医患关系,心学,良知,知行合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的关系,为辨证治疗思路及方法的运用提供量化标准。方法依据中医辨证标准、肝硬化诊断(1993年)要求,对入住我院的128例肝胆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应用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各项参数及肝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究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硬化营养不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规律。结果从研究中发现各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肝气郁结组最轻;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次之;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血瘀组最重。结论从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评估,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提供量化依据,为改善病程、病情提供客观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 标签: 中医辨证分型 肝硬化 营养不良 临床指标 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244-01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Gissane角的恢复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单侧跟骨骨折、Gissane角改变大于15。的患者40例,均进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25例(试验组)参考健侧足跟骨X线片,术中将Gissane角恢复。另15例(对照组)术中未将Gissane角恢复。在术后1周通过X线片测量两组跟骨高长比,术后6和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Maryland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跟骨高长比高于对照组(0.60±0.04比0.5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和12个月,试验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88.9±5.7)分比(80.5±7.3)分和(89.5±5.5)分比(82.5±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Gissane角有利于跟骨骨折的预后,在临床上跟骨骨折手术需要尽可能参照健侧来恢复Gissane角。

  • 标签: 跟骨 骨折 Gissane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