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理病理特点的中医儿科护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方法100例急性上消化出血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使用全方位的中医儿科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的中医儿科护理对于患儿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都具有临床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生理病理 儿科 中医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胃镜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比较,对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判定依据。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80例,时间段为2016.5.10-2017.5.10,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经过胃镜活检确诊,并给予手术治疗,依据手术病理组织样本给予活检,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差异性。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于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对胃癌分化程度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给予术前胃镜检查的意义重大,但是对于其分化程度、病理分型的判断准确性不高,需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将诊断效果提高。

  • 标签: 术后病理 胃癌 胃镜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病理技术HE染色应用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分析。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的石蜡切片中挑选50例纳入研究,均接受病理技术HE染色,并将病理技术改进前的HE染色结果与病理技术改进后的HE染色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病理技术改进后HE染色合格率(98.00%)高于病理技术改进前(80.00%%),2=8.2737,P=0.0040。结论在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成功合格的HE切片可以提高病理诊断准确度,因此,加强病理技术HE染色技术以及加强操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十分重要。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病理标本规范管理中信息化病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规范管理之后进行手术的1000例患者的病理标本作为观察组,选择规范管理之前的900例病理标本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信息化实施前后两组病理标本送检时间等。结果信息化实施之后病理标本送检时间明显缩短,且标签准确率名校提高,问题标本出现几率有效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病理标本规范管理中使用信息化病理标识,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出现问题标本的机率,手术室与病理科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较高,其对于提升病理标本管理质量与手术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手术室 病理标本 规范管理 信息化 病理标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外伤对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以期对鼻外伤的诊治产生新的社会及经济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该院因鼻外伤而在门急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通过对其解剖学形态、病理组织学、嗅觉功能测定、鼻腔通气试验等相关鼻腔生理功能检查,研究其影响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因。结果10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2.52±8.75)岁。鼻内镜观察鼻腔呼吸区和嗅区粘膜形态见100例患者中有72例出现鼻中隔脱位或偏曲。有80例患者出现粘膜撕裂或鼻腔血肿形成。取下鼻甲活检标本,100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组织表面纤毛部分断裂,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撕裂,黏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欠规则。鼻外伤患者治疗前嗅觉功能明显较术后恢复6个月患者差。术前患者鼻通气阻力值(8.32±1.21),术后6个月鼻通气阻力值(1.49±0.8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MTR(6.98±0.98),术后MTR(4.05±0.5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外伤对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存在一定影响,需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鼻外伤 生理功能 黏膜撕裂 鼻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芯片在临床病理技术的相关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患者肿瘤组织,了解其病理并针对了解到的病理情况进行相应针对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组织芯片技术有利于临床观察了解肿瘤患者病理,从而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组织芯片 临床病理技术 肿瘤
  • 简介:摘要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也是衔接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的桥梁。由于该学科包含大量微观形态,内容抽象难懂,加大学习难度,降低学习兴趣。因此,需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本文从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存在问题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口腔组织病理学 存在问题 改革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检验、分析,20例患者均做出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临床病理检验、分析,有助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与盆腔超声检查等,对其病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良性出血发生率;绝经时间大于20年的患者良性率最低且恶性率最高,绝经时间1—5年患者良性率较高且恶性率最低,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主要以良性炎症病变为主,但恶性出血率随着患者绝经时间延长而不断增高,必须引起重视,加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早期干预。

  • 标签: 临床病理分析 阴道出血 绝经后 恶性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江苏宝应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11年—2017年38例甲状腺手术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8例,全为女性,年龄30-72岁,合并甲状腺病变28例,其中有24例合并甲状腺肿和2例合并甲状腺腺瘤、2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多发性病灶10例。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女性占优势,体积小,隐匿,多发,常合并其他病变,诊断依靠组织结构及细胞学特征,必要时可辅以免疫组化及分子学检测。该肿瘤恶性程度低,预后好。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癌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转归,病理学是介于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形态学课程,通过病理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后续其他重难点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将课程的知识点等通过视频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进行课程的学习和巩固,教学效率显著提升。针对于此本文结合病理学的课程特点和微课授课模式的特点,就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 标签: 微课 病理学 教学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