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叙事护理干预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选取于我院从事内分泌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共计64例,按照盲分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干预,对两组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管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应用叙事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护理服务水平,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叙事护理干预 内分泌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护理中应用叙事疗法的价值。方法:抽选2023年1月-2023年8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增加叙事疗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焦虑评分和HAMD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后,HAMA焦虑评分和HAMD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护理中应用叙事疗法的价值很高,可稳定患者的心态,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利于控制疾病发展,降低负面影响。

  • 标签: 叙事疗法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 心理疾病 情绪疾病
  • 简介:摘要:初产妇常常因为缺少分娩知识和经验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情绪变化导致体内激素异常变化,对子宫收缩有极大影响,可能出现产程停滞、产后出血,甚至难产,对母婴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因此,对初产妇的分娩前护理教育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叙事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初产妇的紧张和焦虑等情绪,因此,本文以叙事护理服务方案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研究为题,展开分析,为初产妇的叙事护理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护理,产妇,叙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叙事疗法在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心理护理中是否开展叙事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心理护理)与实验组(31例:开展叙事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慢性疾病病耻感(SSC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中开展叙事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同时降低患者病耻感。

  • 标签: 叙事疗法 焦虑症 病耻感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抑郁为常见情感障碍,易造成患者意志低下、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加大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及社交能力。基于时机理论的叙事护理是以医学人文理念为基础,将叙事方式及理论运用至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吸收、分析、回应患者故事,剖析其中的困扰,给予患者尊重、共情及充满生机的心理干预模式。本文介绍了时机理论的框架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综述了基于时机理论的叙事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时机理论 叙事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采用叙事护理的方式观察其对围手术期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叙事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中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行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2022年1月至3月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2022年4月至6月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观察组)。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资料、采用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收集患者术后不良反应,采用PHQ-9量表和GAD-7量表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结果:观察组返回病房后疼痛评分、术后6小时疼痛评分、术后头晕、术后恶心、PHQ-9量表和GAD-7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围手术期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减少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抑郁和焦虑的发生,为深入叙事护理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叙事护理 甲状腺癌 焦虑 抑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自2001年美国学者Chrone倡导叙事医学运动以来,叙事护理开始逐步发展并兴起。作为人文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一种新途径,叙事护理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护理运用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应用于新生儿科的较少,本文从叙事护理的定义、实施方法、临床运用出发,综述叙事护理在新生儿科应用的意义、现状与困境。增强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叙事护理理念的感知,为助力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叙事护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思路。

  • 标签: 叙事护理 新生儿护理 意义 现状 困境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叙事医学对晚期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及死亡认知态度的影响,探索晚期肿瘤患者多元化服务的安宁疗护措施。方法 收集2019年01月-2021年01月住院晚期癌症患者52例,按照患者(或家属)首诊意愿,接受叙事医学为研究组32例和不接受叙事医学为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终照护,包括口腔及会阴护理、缓解疼痛、进食困难及呼吸困难管理、心理支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叙事医学干预,通过叙事能力进行医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及死亡认知态度。结果 干预1周后,研究组抑郁情绪GDS-15为6.72±2.11,对照组8.15±1.94;研究组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发生9例占28.13%、中性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共23例占71.87%;对照组死亡恐惧和死亡逃避发生12例占60.00%、中性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共8例占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叙事医学 晚期癌症 抑郁情绪 死亡认知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科护理中运用叙事性心理护理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4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2例,以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叙事性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实验结果,研究组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叙事性心理护理在老年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其积极接受治疗,提高满意程度,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护理 叙事性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在全科医学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开展叙事护理的优质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数据;同时使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叙事护理后,全部患者SAS、SDS评分比实施前显著下降,满意度评分比实施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 叙事护理应用在全科医学优质护理中,可以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叙事护理 全科医学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能有效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治疗后的希望

  • 标签: []叙事护理 腹腔镜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叙事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5月参与本院抑郁症患者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提问应对方式及焦虑自评量表的差异。结果: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叙事护理的抑郁症患者抑郁自评分低于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叙事护理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自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同时在针对提问应对方式上,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叙事护理的抑郁症患者在求助、解决问题和自责等反应中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症 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提升精神科护士叙事护理能力与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研究。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0月,随机选取本院精神科的80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80位精神科护士展开叙事护理实践,并且运用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护士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后人文关怀品质得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叙事护理 人文关怀品质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呼吸症状群管理的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22年8月——2023年4月收诊的肺癌病人为统计对象,按照研究需求筛选共计68例。按照数字抽签分组法分成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SAS、SDS)评分、呼吸困难量表(AIR、mMRC)评分。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AIR、mMRC评分更低,P<0.05。结论:肺癌病人在叙事护理帮助下呼吸症状群管理良好,可改善负性情绪,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肺癌 叙事护理 负性情绪 呼吸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09月-2023年09月期间选取本院6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叙事护理),比较两组病耻感、冲动行为。结果:观察组的病耻感、冲动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够消除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耻感,改变患者的冲动行为,可推广。

  • 标签: 叙事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病耻感 冲动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加入科普、科研、叙事元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综合达标率等的作用,探索社区糖尿病管理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松江区车墩社区中心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1+X )就诊的216位患者,通过科普-科研-叙事有机融合,开展预约式个体化教育、自我管理小组式教育、大课堂教育、视频、情景剧等多形式的健康科普活动。结果 通过健康科普知识的推进、助力团队科研发展、叙事护理增进医患关系,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综合达标率有明显提升,随访率显著提升。结论 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健康科普教育是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助力,“科普-科研-叙事”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能有效、惠及更多的糖尿病患者。

  • 标签: 科普 科研 叙事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叙事护理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60位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叙事护理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0位: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0位: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均显著降低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叙事护理较于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心理弹性指标。

  • 标签: 叙事护理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干预技巧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确诊存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76例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盲目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联合叙事管理技巧干预。对2组患者管理前后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管理前2组患者HAMA、HA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数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患者自尊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尊水平中,行为自尊、社会自尊、外表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干预前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生活质量项目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存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在进行管理过程中配合叙事干预技巧能更好的构建护患的有效沟通渠道,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其机制更有利于患者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中,值得推广并逐渐完善。

  • 标签: 叙事干预 双向情感障碍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叙事护理联合家庭中心制护理模式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86例本院妇产科孕妇均分为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叙事护理联合家庭中心制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整体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孕妇易受各类因素影响,机体产生应激反应,需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叙事护理联合家庭中心制护理优势明显,能够提升护理水平,帮助孕妇保持积极心态,防止孕妇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进而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叙事护理 家庭中心制 产房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长期照护者心理压力的缓解作用。方法 选取88例老年痴呆患者的长期照护者(2022年1月~2023年1月)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叙事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照顾负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心理压力所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有助于减轻老年痴呆患者长期照护者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痴呆 长期照护者 心理压力 叙事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