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胆红素变化情况的测定的准确度,分析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选取10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值的检测和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呈现出线型的相关性。结论:经皮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对新生儿没有造成任何的创伤,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高,能够随时对新生儿的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动态地监测,能够快速地诊断出新生儿中的高胆红素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胆红素的测定仪 新生儿 血清胆红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HITACHI-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个项目结果一致性的比较与校正。方法分别使用定标液、质控液及患者血清为材料,测定钙(Ca)、总蛋白(TP)、尿素氮(BUN)、肌酐(CRE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糖(GLU),并通过校正因子,比较校正HITACHI-7060和TBA-120FR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结果HITACHI-7060和TBA-120FR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检测患者血清的结果比较,并使用校正因子校正,使得两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8个项目测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实验室在使用不同厂家、型号仪器、试剂、质控及定标液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校正因子校正,使检测结果保持一致性,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数据比对 校正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对凝血检测项目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的情况下进行PT、APTT、TT、Fib的检测。结果APTT和TT放置4h后测定结果与放置2h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min与离心10、15min相比,PT与APTT测定结果显著降低(P<0.05),严重溶血会使TT测定值明显延长(P<0.05)结论凝血检测项目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试验应规范操作,才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凝血 离心时间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肺炎患儿与健康小儿外周血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方法选择肺炎患儿,共计50例(研究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是此次研究的纳入时间段落,并同期选择健康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实验对象均进行外周血微量元素测定,对照组间实验对象的外周血中锌、铁、铜的含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外周血中锌、铁含量数据指标差异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且研究组外周血中锌、铁的含量均更低;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外周血中铜含量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结论若机体内部缺乏部分微量元素,如锌、铁等,则会增加引发肺炎发生的风险性。

  • 标签: 肺炎 健康小儿 外周血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的血清HDL-C测定结果,分析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血清HDL-C水平降低可增加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危险,是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HDL-C水平越高,其冠脉病变可能性越大且程度越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HDL-C可以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和冠脉病变程度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血清HDL-C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甘露醇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中甘露醇含量。结果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中甘露醇含量与其相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30-70μg/ml,回收率为95%-105%,重复性RSD≤5%,中间精密度RSD≤5%,耐用性RSD≤5%。结论用比色法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中的甘露醇含量,简单快捷,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及专属性好,耐用性高,可用于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中的甘露醇含量。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甘露醇含量 比色法。
  • 简介: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透析液中钠、钾、镁、钙的含量。方法:色谱柱: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淋洗液:20mmol/L甲烷磺酸溶液;流速:1.0mL/min;柱温:30?C;进样体积:25μL;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运行时间:15min。结果:钠、钾、镁、钙线性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00.4%、100.5%和100.4%,RSD均小于1.0%。结论: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透析液中钠、钾、镁、钙操作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血液透析液 钠、钾、镁、钙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静脉压测定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6月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依据干预方法差异分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指导临床用药,观察组根据肘静脉压测定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比较两组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静脉压测定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临床可行性高,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用药效果,缩短疗程,改善患者心功能。

  • 标签: 肘静脉压测定 心力衰竭 临床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及病毒性脑炎患者3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血液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D64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88%;TNF-α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66%,特异度为62%。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中性粒细胞CD64可以作为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 标签: 脑膜炎 CD64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片含量,为利巴韦林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在2016年6月1日一2017年5月31日期间对同一批次的利巴韦林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对比观察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方法测定的利巴韦林片含量经比较通过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可用于利巴韦林片含量的测定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巴韦林片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两种方法测定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批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的含量和两种方法检测的回收率,并用配对t检验检测两种方法的6统计学差异。结果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检测结果是一致的,两种方法检测同一种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测回收率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测定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中枸橼酸离子含量可选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任意一种方法。但比色法检测中,用到吡啶、醋酸酐等有毒有害试剂,对环境及人身都有危害,而高效液相色谱法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枸橼酸离子含量 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